孕早期增大的子宫逐渐侵占盆腔有限的空间,膀胱受到压迫,变成“受气包”,容量会随之减少,以往装了300毫升尿时,启动“交水费”的开关,此时可能200毫升时开关就被打开了,于是,孕妈妈变得尿频,上厕所的次数明显增加。
孕12周以后,进一步增大的子宫将大脑袋从盆腔探入腹腔,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不再喜欢盆腔这个狭小的空间,膀胱也终于收回自己的领土,可以重新找回300毫升的启动按钮。
到了孕晚期,胎宝宝越来越大。胎宝宝的大脑袋作为开路先锋,通常位于妈妈的子宫口方向,且随着胎宝宝的长大,胎头有可能再次进入盆腔(通常在孕32周~34周),膀胱再次成为被压迫阶级,容量减少,200毫升按钮启动,孕妈妈再次出现尿频。
假设一天尿量1800ml,需要放水6次搞定,膀胱被压迫后,每次最多装到200毫升尿就启动放水按钮,1800ml尿量需要9次才能排完,因此会出现尿频。其实,出现上面的情况,如果没有其他不适,孕妈妈大可放心,这是正常生理现象。
还有一些孕妈妈会担心,频繁跑厕所,不会是泌尿系感染了吧?那么,发生尿频时,如何识别是正常现象还是泌尿系感染呢?如果孕妈妈除了尿频以外,还伴有尿痛(小便时疼痛)、尿不尽(即小便后还有尿意)、发热、腰痛等症状,就需要警惕了。这时,孕妈妈除了多喝水以外,必须尽早到医院就诊。
孕期生理性尿频可以通过调整来缓解。
1.科学饮水,掌握时间孕妈妈切不可因为尿频就不敢喝水了,毕竟水是我们正常代谢很重要的一部分,每天2000ml左右的水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如果是夏季多汗还要适当增加饮水量。但饮水应以少量多次为主,且尽量少喝高渗水,比如各种甜饮料。临睡前1小时~2小时,尽量少喝水或不喝水,以减少起夜次数,保障睡眠质量。
2.及时排尿,不要憋尿 孕妈妈只要有尿意就要及时排尿,千万不要憋尿,防止发生尿潴留或者泌尿系感染等。
3.骨盆运动,调节肌肉孕妈妈调节尿频,可以训练骨盆及盆底的肌肉功能,通过锻炼盆底肌肉,加强控尿肌肉的功能,达到改善排尿状况的目的。
4.调整睡姿,避免仰卧随着孕妈妈腹部的增大,睡眠时的姿势也要多加注意。一般建议各位孕妈妈选择侧卧位,这样可减轻子宫对输尿管的压迫,防止肾盂、输尿管积存尿液而发生感染。除了尿频以外,还有其他症状,或者本身存在某些基础疾病的孕妈妈,还应该及时就诊。(邹丽颖)
关键字:泌尿系,尿频,排尿,盆腔,膀胱,感染,妈妈,内容标签: 泌尿系 尿频 排尿 盆腔 膀胱 感染 妈妈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