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脊髓损伤患者在中国已超过500万人。南通大学教授、课题组成员于彬介绍,临床上超过90%的脊髓损伤病患在解剖学上不是全横断的,损伤后仍有部分残留的神经纤维连接着受损脊髓的两端,然而超过一半的病患在功能性上却完全丧失。目前,临床上脊髓损伤后功能性恢复是世界尚未解决的重大医学难题,临床治疗的手段及疗效非常有限,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脊髓损伤后阻碍功能性恢复的机制不清楚。
近5年,顾晓松院士和何志刚研究组共同聚焦脊髓损伤后功能性恢复机制的研究,以直接筛选小分子药物为突破口,研究并建立了一整套完备且全球领先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研究系统和方法。他们研究发现,通过调控细胞膜离子通道蛋白KCC2,可以有效拮抗抑制性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性,改善由脊髓损伤引起的中间神经元兴奋性紊乱和失衡状况,加强“脑—脊髓”神经旁路信号的传递,从而有效增强运动性功能的恢复。
于彬介绍,该发现颠覆了传统的脊髓损伤后促进功能性恢复机制研究的思路,将研究方向和重点从传统的加强神经元的兴奋性刺激,聚焦到平衡神经元的兴奋性上。该发现有望成为研究脊髓损伤机制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及治疗脊髓损伤病人新的靶点,为脊髓损伤的病患神经功能性恢复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可在临床上给脊髓损伤病患带来新的治疗措施。(通讯员王莹 特约记者沈大雷)
关键字:兴奋性,神经元,脊髓,损伤,恢复,治疗,南通,内容标签: 兴奋性 神经元 脊髓 损伤 恢复 治疗 南通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