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黄学林主任医师表示,发现孩子有“斗鸡眼”时,家长最好能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诊治。如果确定是病理性的,需尽早处理,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
孩子“斗鸡眼”? 也可能是假的!
黄学林介绍,正常情况下,人两眼直视前方时,两只眼睛的黑眼珠应该是分别在两眼中间位置呈平行状态的,但如果两眼的黑眼珠都往鼻根部靠,则形成“内斜视”,俗称“斗鸡眼”。
“斗鸡眼”的发生,有生理性的原因,也有病理性的原因,两者的差别主要是眼睛的协调性是否正常、角膜反光点是否对称。
生理性斗鸡眼,即假性内斜视,不是真正的斜视,仅双眼外观上像“斗鸡眼”。“它的发生可能跟一些孩子的鼻梁比较偏平(俗称塌鼻梁)、内眦角(内眼角)之间距离比较宽有关。”黄学林解释,以上原因使得这些孩子在一出生的时候看上去好像是“斗鸡眼”,但他们眼睛的协调性实际上是正常的,双眼角膜反光点是对称的。随着鼻梁慢慢长得高挺一些后,这类孩子的“斗鸡眼”会慢慢消失。
还有一些孩子在双眼协调能力较差的月龄(半岁前)时,也可能形成“斗鸡眼”。黄学林支招,这种情况所致的“斗鸡眼”,家长可以带孩子多到户外去看看远一点的事物,使眼睛慢慢调整过来。他提醒,一旦形成真性“斗鸡眼”时,则需请专业的医生进行医学干预。
“病理原因所致的‘斗鸡眼’可能跟负责眼肌活动的脑神经或者脑神经核发育有关。”黄学林解释说,眼球的活动主要是受三对脑神经的支配,即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以及外展神经,最终由大脑皮层中枢予以协调,使两眼球灵活地活动。当这三对神经中的任何一对或者是大脑中枢出现了问题,则可能会导致斜视发生。它可表现为两眼球向鼻根部偏斜,即内斜,也即俗称的“斗鸡眼”,也可表现为眼球向颞侧偏斜,即外斜,也就是“斜白眼”。
发现孩子“斗鸡眼”
请专科医生辨真假
由于偏斜的眼睛无法提供正常的影像,“斗鸡眼”的孩子在看东西时是没有立体感的,他们不能很好地分辨出眼前事物的远近。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久而久之,孩子的视力发育可能受到阻碍,甚至使得以后的视力无法恢复到正常。
此外,有“斗鸡眼”的孩子,如果一直得不到纠正,等他们慢慢长大进行更多的人际交往时,很可能会因眼位不正而遭到其他人的不礼貌对待,从而有可能使得自尊心受到损害。
黄学林提醒,当发现孩子有“斗鸡眼”时,家长最好能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诊治,看看是否需要处理。如果是生理性的,可以先观察下再处理,如果确定是病理性的,则需尽早处理,以免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全媒体记者王婧通讯员林惠芳)
关键字:偏斜,脑神经,眼球,黑眼珠,慢慢,眼睛,孩子,内容标签: 偏斜 脑神经 眼球 黑眼珠 慢慢 眼睛 孩子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