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平 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自任馆长以来主持策划《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等60多个中外展览。近十年来,出版专著、编辑画册19部。中国画《山水》被广东美术馆收藏。
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坦言——陈丹青说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美术馆 我认为他讲得有道理,并不偏激
■本版采写: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韩帮文
这是一个寒冷的清晨,正在为新年的一系列展览做紧张部署的罗一平,会议刚一结束,就在办公室接受了收藏周刊的专访。他说,“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美术馆”这话不偏激,现在很多美术馆的确变成了出租场地的展览馆。据其介绍,广东美术馆一年的收藏经费仅为900万元,用起来很不宽裕。采访快结束时,罗一平把刚才会上讨论的规划表拿过来,指着其中一个展览说:“这里还需要一百多万,我还不知道去哪里找。”
谈藏品
美术馆的灵魂是收藏,很多年来中国忽略掉了这一块
收藏周刊:陈丹青曾说,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美术馆,很多美术馆更像出租场地的展览馆。您怎样看待他的观点?
罗一平:陈丹青讲的是有道理的,我并不认为他讲得偏激。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美术馆应该叫做美术博物馆。它的前提是必须有丰富的藏品,这些藏品决定着美术馆的学术高度,对藏品的研究则决定着美术馆学术视野的广度和深度。一个美术馆的根基和灵魂是收藏与藏品。中国的美术馆在很多年来忽略掉了这一块,成为了一个以场地和作品展出为主体的美术馆。值得一提的是,策展人制度正在使美术馆慢慢走出这一模式,开始有了一种思想和学术的注入,中国的美术馆也在这个层面上开始了和国际的接轨。
收藏周刊:现在的美术馆对藏品的拥有和研究水平如何?
罗一平:对藏品的运用和研究,目前还是美术馆的弱项。这首先是认识问题,长期以来的认识不足导致对藏品的收购、珍藏重视不够。20世纪90年代,广东美术馆的藏品经费在全国来说还是可以的,有了七百万元的一次性专项资金,这也使得我们有引以为豪的收藏建树,目前有三万件(套)的藏品。
上一页 123 下一页关键字:中国,广东,收藏,广东美术馆 展览内容标签: 中国 广东 收藏 广东美术馆 展览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