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CoBo专访Dirty_Paper:从青春躁动到成年的迷惘_-展览-游水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对于香港会考制的一代而言,中学七年往往是人生组成最重要的部分;个性、社交圈子、兴趣事业,往往是在这个阶段酝酿成形,成年后回首这分情意结,又怎能是一句「集体回

      对于香港会考制的一代而言,中学七年往往是人生组成最重要的部分;个性、社交圈子、兴趣事业,往往是在这个阶段酝酿成形,成年后回首这分情意结,又怎能是一句「集体回忆」所能够总结。由大男孩强、立所组成的二人艺术组合Dirty Paper,便敏感地捕捉了这分青春的玩味与躁动,画纸上的铅笔画具象地画出校服、男女体的器官等青春期的符号,脏兮兮的笔触和色调,像回忆一般沉淀出味道。

      TEXT: CoBo Editorial Force

      IMAGES: Courtesy of the artists and K11 Art Foundation

      

      艺术组合Dirty Paper

      校园生活、青春情怀,一直是二人的标志,成功引起不少年青人的共鸣。但时间会推着人长大,大男孩也不愿再活在回忆中。正在chi art space展览的新个展《你在烦恼什么》,便记录了他们作为「成人」的挣扎和烦恼,经历了一段创作的停滞期后,他们带来一系列装置、绘画及雕塑,除了过去的「青春时期」作品,也展出了空旷沉静的游泳池画作、将面书上的朋友实体化的名片装置等新作;创作风格的转变,正也是二人成长的证明。

      当初为何以组合为单位发表作品?Dirty Paper有什么喻意?

      压力没那么大!我们各有专长,就如过往画学生妹或人像,阿立多负责画五官、造型,他擅于把人的特征描绘出来,而阿强则比较喜欢观察人的动态、形态,透过一些细节如穿的鞋、动作,来表现角色的特质。

      我们画画是彼此传来传去的,一部分是他,一部分是我,而这正是最有趣的地方。只有一个人,就完全是自己的东西,对方的加入却产生不一样的变化。加上我们多用铅笔画画,传来传去很容易把画弄脏,所以直接叫作Dirty Paper。另一原因是阿立会用环保纸来画画--白纸本身就是空白,画上我们肮脏的思想,所以是Dirty Paper!

      从过去的校园和青春题材,这次展览的创作主题有明显的改变,这是否与你们的思考及个人经历有关?

      

      其实这次展览也有校园题材作品,但围绕的是大学生活,不再是中学回忆,谈论的是社会认同、个人身份等问题。

      做创作的经常会被问到在哪里毕业,别人会质疑我们读设计而不是读艺术出身,但是不是读艺术才可以做艺术?由此出现我们大学那组作品《不获取录》--我俩均没考A-Level,没有接触大学联招,作品假想若参加联招选科会如何选择。我们想透过此打破社会给我们的框框,在九间大专中任意选择。当下年青人和社会常关心别人在哪里毕业、读什么、做什么、收入多少,但其实选科取向也反映了这些价值观,是社会现象的缩影。

      我们的作品一向予人关于学校、回忆的印象,这些也是过去我们比较有感觉的题材。但今天我们已28岁,不可以再装年青了,是时候作出改变。加上之前在Osage Gallery的展览总结了过去的校园回忆,再做学校题材已没甚新意。这几年我们均在经历和沉淀,这次展览题材也随着成长开始转变,是关于当下发生的事情。

      上次展览结束后,经历了一个长达三年的创作停滞期。当时觉得最好还是别想太多,愈想愈压抑,便开始去做一些跟画画无关的事情,例如自学游泳,多些出去玩,后来才明白要多些经历才可以继续创作。上一个展览是过去式,今次展览就是现在式:「你在烦恼什么?」我们的烦恼就是画不出东西,还有其他其他……28岁不老也不小,正是尴尬的年龄。

      加上现在做创作,跟身边人的思想好像很不一样,生活圈子也不同,那我们烦恼的东西又是否一样?我们希望探讨一下。所以直接把烦恼变成展览主题,即当下的状态。

      近年香港乃至国际上的社会气氛的改变,有没有影响你们的创作?

      「游池」系列作品其实想表达我们如何逃避社会不同问题,我俩过往很怕游泳,觉得在香港游水压力很大,旅行游水就很轻松,可以暂时躲避世事,泳池是一片净土。

      画不出东西时曾经很着急,我们选择了创作,不像别人朝九晚五收入稳定,但要是我们不画东西,那便是怠慢人生,人家每一天指定上班,一星期六天,但我们的工作、时间都由自己掌握,自己松懈就是耽误自己的时间,所以我以游泳来逃避问题;画不出画就去游水,好像对自己有一个交代。但泡在游池就会想到底该画什么,之后游池慢慢变成一个思考的地方。那个空间没有电话、没有包袱、没有纸笔,那一刻可以最直接质问自己想做什么,于是便想不如直接将那个状态画出来。我们开始去数游池的阶砖格,数完就开始画,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法,也最能反映我们的状态。

      这组作品取名《维持漂白》,虽然去游水会晒黑,但它漂白了我们的头脑,感觉清晰了,帮助我们解决难题;画中将游池边留白,就像我们在游泳时,希望可以多点空间去思考。作品中的是李郑屋游池,是阿立从小到大都会去的地方,从儿童池、练习池、中池到大池,不同泳池为不同年龄、泳技而设,这也是一个成长过程。我们俩一起数格仔,数完以后再决定如何建构作品,成为一种整理思绪的过程。游泳不再单纯是逃避现实的方法,也是整理思绪的方式。

    关键字:展览,游水,
    内容标签: 展览 游水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