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陈刚:_负暄观画记_陈刚--盐业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在冬日的暖阳下,手托一盏佳茗,读曹念的《梦回张家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在自贡人口中的沱,是说河流自然弯曲形成回水的地方,河面较宽,可以用来做码

        

      在冬日的暖阳下,手托一盏佳茗,读曹念的《梦回张家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在自贡人口中的沱,是说河流自然弯曲形成回水的地方,河面较宽,可以用来做码头。张家沱就是滏溪河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码头。在农耕文明时代,水路是最为重要的交通线路。货物运输,跑滩卖艺,生意往来,走亲访友,无不以水路为首选。一来水路成本低,二来沿河两岸都有城镇聚落,方便办事。张家沱就是滏溪河由北向南,穿过新桥后,突然向东一折,形成的一个回水沱。在自贡盐业上千年的漫长发展时期,滏溪河这条水道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自贡各大盐场的食盐外运,煤炭竹器、桐油石灰等大量生产资料的买卖绝大部分都是靠了这条水路之力。在张家沱往上约一公里的路边井,便有滏溪河上最大的货运装卸码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有平板缆车装满盐包,从高高的码头仓库缓缓放下,然后装船远行,通江达海。在盐业兴旺发达的时候,张家沱帆樯林立,泊满往来船只,岸上一块空地,是一个很大的生资交易市场,旁边还有盐业工人聚会议事的火神庙。如果你运气好,还能遇见一位奇人。这个留着两片八字胡的痩高个男人,便是《厚黑学》的作者,号称厚黑教主的李宗吾,他就住在张家沱旁边的汇柴口。在张家沱这一片不大的地方,茶肆酒楼店铺林立,商贾贩夫,猪牛羊马往来穿梭,市井嘈嘈一派兴旺繁荣。昔日的张家沱是自贡的风流繁华所,是富人发家致富的淘金地,也是穷人养家糊口的生死场。张家沱是老自贡的见证,更是老自贡人挥之不去的烙印。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张家沱仍旧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还有鳞次栉比的商铺,各类物资,各色人等依然摩肩接踵纷繁杂陈。历史的惯性很难一下刹得住车。我的出生地在路边井,曾在张家沱一带生活过一段时间,那些码头河湾,石板小路,青瓦楼台,背街小巷不知留下了多少少年的足迹。

      

      曹念的巨幅国画《梦回张家沱》,勾起我缕缕幽思,让我感到亲切。这幅7米长,2米高的鸿篇巨制,试图史诗般再现张家沱的昔日繁华。画面的章法也颇为别致,既有传统山水的布白构成,又有市井人物的典型再现。这种画法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也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通过汴梁城沿河两岸的风情人物,再现了大宋京城的富丽繁华,是用长卷式满构图完成的。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过明人仇英的临作,逶迤连绵,精巧绝伦。曹念也许借鉴过这种画法,但他的巧思在于扬长避短。他把自己多年来研习中国山水画的心得,运用在这幅巨制当中,用大量虚实对比、兼工带写的手法,很好地呈现了昔日张家沱的风貌。在这幅巨制中,有大块的泼墨点染,有细心的勾摹描绘,有高耸的天车,有蜿蜒的笕管,有辐辏车马,有贩夫走卒,有盐商巨子,有千金小姐,有新派小生,有遗老阔少······200多个人物情态各异,生动有趣。这其中,既有画家根据史料传说的忠实刻画,也有画家展开想象翅膀的再创与重建。但是,作为一个读者,我看了他的画,感觉是真实的,可信的。计白当黑,虚实相生,怡情遣兴,艺术的高妙介乎于此。

      

      读这幅画,让我有两点感受,一是曹念的题材在变,过去看到他的作品是以山水为主,这幅画在山水中更多的注入了人文的元素,使得画面更加丰富耐看,图写家乡山水,记录家乡人文成为他的一种新的追求。二是曹念的画风在变,他以前更多画大写意,逸笔草草,追求一种文人画的洒脱与清远,而这张画篇幅巨大,画得却很扎实,有很多细节,我以为这是一种可取的姿态。

      自贡有千年的盐业史,在这片流淌着先辈们血泪与汗水的光荣大地上,演绎过许许多多感天动地,锥心泣血的传奇故事。以此为背景,作家李锐写过《银城故事》,武志刚写过《自流井》,伍松乔写过《大盐商》,廖时香写过《还我河山》,王锐、张剑、赵应也写过类似的故事。在绘画方面,老画家陆坚也曾用巨幅长卷表现过新时代的自贡风貌。今天,我们又欣喜的看到曹念的巨制《梦回张家沱》。但是,还不够,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挖掘。人们希望看到的不仅是故事,抑或一种简单的构成,更希望看到一种精神,一种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执著奋进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恰好是自贡这座城市不断发展,繁荣兴旺的依据所在。我曾在浙江美术馆看过一次画展,是新中国油画经典作品,包括《井岗山会师》《开国大典》《地道战》《攻占一江山岛》等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例外的都与国家民族的重大事件相关联。而文学亦复如此,且不论“三红一创”,周克勤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概莫如此。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曹念曾经和我说起过要总结推出自贡画派的事,我觉得这是一个大课题。说起一个画派,我们自然会联想到这个画派的代表性人物和他们的一些代表作。而这一切,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功夫的锤炼。近年来,自贡画坛呈现出一派良好势头,收获颇丰。这不仅体现在他们的作品经常在全国全省参展获奖,渐为画坛所知,更体现在他们勤勉奋发,孜孜以求,在个人修养和技法上的砥砺与提升。石涛讲,“笔墨当随时代”,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福克纳一辈子只写他的故乡田纳西“邮票大的一块地方”,同样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自贡画家如果好好研究一下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梳理一下我们的思路,选准我们的题材,研究一下川南山水的机理构成和笔墨关系,我以为在不久的将来自贡就会出现一个为画坛所公认的画派。

      自贡市文联主席 书法家 作家 陈 刚

      2015-12-17

    关键字:盐业,曹念 陈刚
    内容标签: 盐业 曹念 陈刚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