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30多年来,有效发挥了“保护文物有法可依,管理文物依法行政”的重要作用,文物工作日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重视。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责任不清,违法不究”的问题。因此,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认真履行文物保护的法定职责,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
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
法律规定的关键词:
——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
——纳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等。
——公布。《文物保护法》就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公布、制定城乡建设规划时应将文物保护措施纳入其中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处罚。历史文化名城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等遭到严重破坏的,由国务院撤销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历史文化城镇、街道、村庄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等遭到严重破坏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撤销其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称号;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因此,对照法定职责,地方各级政府领导应当做到:一是带头学法,依法行政,同时要有所作为,接受监督。二是履行职责,狠抓落实。重视文物保护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对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法律责任,正确处理建设与保护的矛盾,坚决制止各类破坏文物行为的发生。三是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及时向社会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好地惠及民众。
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
法律要求的关键词:
——监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担文物保护工作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文物保护工作。
——秩序。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海关、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法认真履行所承担的保护文物的职责,维护文物管理秩序。
——措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不同文物的保护需要,制定文物保护单位和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具体保护措施,并公告施行。
——追责。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海关、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和其他国家机关,违反本法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外,法律还就文物行政许可、文物安全监管、文物执法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这就要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做到:一是加强协作,齐抓共管。树立只要有利于文物安全保护和利用,就应该多尽到责任多创造条件的观念。二是强化监管,履职尽责。对文物保护的各项行政审批实施严格把关,行政审批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文物破坏行为坚决依法予以打击。三是注重基础,常抓不懈。认真做好“四有”及文物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加强文物法制宣传,引导建立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义务看护员等群众性组织,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四是努力创新,破解难题。要在部门之间建立协作机制,如行政许可联合审批、安全工作联合检查、突出问题联合会商等。要建立综合管理机制,如共同建设共同保护、共同监督共同管理等。要建立执法联盟机制,如联合办案综合执法、联合巡查综合整治等。
上一页 12 下一页关键字:保护,责任,人民政府,文物保护单位,县级以上,工作,文物保护内容标签: 保护 责任 人民政府 文物保护单位 县级以上 工作 文物保护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