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苏天赐先生的油画艺术教学_-油画-学生-构图-天赐-都是-太湖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苏天赐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一代名家,中国油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和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他以毕生的努力,创造了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和东方意韵的油画风格,

      “苏天赐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一代名家,中国油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和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他以毕生的努力,创造了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和东方意韵的油画风格,为中国油画的发展特别是油画中国学派的建设作了独特的贡献。”这是范迪安先生在2008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东方意韵一一苏天赐艺术回顾展”致辞中的一段话。纵观苏先生的艺术生涯,作画与教书贯穿他几乎整个艺术生命的历程。苏先生执教60多年,是一位有着深厚的艺术学养、高超的艺术技巧和高尚师德的美术教育家。

      苏天赐先生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在艺术修养方面的提高。他说:“所有名家都是从前人走过来并超越过去的。当然,要超越,‘多识’是为了‘增胆’。”“因此,艺术家还必须有‘识’,有渊博的知识、清醒的识别能力……’[1]苏先生经常教导学生“要多读书,还要精读,要多思考。”多次谈起他年轻时的求学之路和求学心态,以此来启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苏先生在年轻时就读过很多书,艺术的、文学的、哲学的都有,那是在旧中国十分动荡的年代,非常不容易。从苏先生的自述文章中我们看到,苏先生将读书作为“获得一种精神向上追求的激励”,并在求学期间“每天受教,并不只限于作画的方法、技巧,有时似乎与绘画无关,却关联到很多问题,如文化的‘源’与‘流’、‘表现’和‘本质’、‘理性’与‘隋感”[2]苏先生的这些经历和观点对于我们有很多的启示和激励。苏先生一生受到过许多挫折,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艺术理想的追求。改革开放后,苏先生焕发了艺术青春,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中去。1978年以后,他多次举办艺术讲座和开设专业技法理论课,如题为《艺术的长河》、《从油画风景到名族形式的探索》、《林风眠的绘画艺术》、《艺术贵在“胆”与“识”》、《油画创作》,旅法归来的讲座《巴黎散记》以及在《中国意象油画展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等。苏先生在1978年下半年所作题为《艺术的长河》讲座给我印象很深。当时我们78级学生刚进校,是听的第一场讲座。那时文革刚结束,我们这代青年美术学生只知“画”还不知“理”,理论方面几乎是空白。聆听了苏先生的讲座后明白了许多道理,犹如在心灵上打开了艺术的天窗。在根据演讲稿整理的文章中,苏先生说:“文化如长河,源和流是无法割断的,即使现代欧洲绘画诸流派标榜反传统,它仍然不是凭空冒出的新芽,不少流派都渊源于塞尚,塞尚与印象派关系密切,而印象派又得力于某些现实主义前辈的诱发,这都是隔不断的渊源关系。”又说:“长河不流则必成一潭死水,因循守旧必然会违背事物向前发展的客观规律,重复的艺术既无生命也没有什么意义,艺术的传统必然要随着时代的进程而发展。”[3]苏先生重视艺术的“传承”关系,要求学生需要了解熟知艺术发展的脉络,也要求学生培养自己在艺术创造方面的“求变”意识。

      我们学的专业是油画,油画的传统在欧洲,但苏先生要求我们需要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传统。一方面从书本上学,一方面也要到实地学习和考察,需要看原作、临原画。1979年下半年,苏先生安排我们班同学去了一次西北,到洛阳、西安、黄河一带参观考察,到山西永乐宫临摹壁画。苏先生对我们说:“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艺术发源地。要早去,你们现在二年级去正是时候,要用心地去学习、考察、体验,认真地临摹壁画原作,这是一种艺术修养的积淀。有些东西现在不起作用,还看不出来,将来一定会起作用。”苏先生还说:“要将自己的感受及时记录下来,要养成写日记、记笔记的习惯。”那次西北之行我们跑了很多地方,写了很多篇日记、笔记,随时记录下了自己的感受。在永乐宫临摹壁画,用国画临,也用油画临,收益很大。

      苏先生在教学中对绘画基础课理论十分重视,在他教的每门专业课都要讲授理论。一次油画创作课,苏先生专门给我们讲授创作构图。苏先生讲解了创作的要点,构图的含义,构图的一般法则和构图形式的视觉心理。强调构图在创作开始阶段的重要性,强调构图法则中变化和统一关系的重要性,他一边讲一边用画册的范画来做针对性阐释。我印象较深的是苏先生在“非对称式均衡”方面做了重点讲解。内容大意是:“‘非对称式均衡’是构图中均衡因素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许多的经典绘画作品中都显示出此种形式。画面上的均衡,都是感觉上的均衡,视觉上的和心理上的。需要了解这些绘画视觉上的特殊规律,为我所用,用得恰当,是非常之好的(非常之好是苏先生口语中的常用词)。”我记得他当时拿出一幅宋人山水画作来分析,那幅画是横幅画面,画中有一大片水面,约占画幅的三分之二,左下部分是一片岸边的树林,墨色较深些,有一只小船在画面居中下位置,右上部分为远处的堤岸树丛,墨色较淡些。水面有虚虚实实的水纹线条。苏先生说:“这幅画的主体部分放在左下位置非常之好,中间有一条小船进行连接,远处的堤岸树丛在右上部分产生了平衡,是变化中求统一,视觉感觉仍然均衡的‘非对称形式’范例,符合‘黄金分割律’。”此时,苏先生用黄金分割律来解析中国画作品。开始我有些不解,但随后觉得有道理。“黄金分割律”是数学上的一种比例关系,在艺术上运用有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这些规则是形式美的基础和依据。

      1980年代初,有一次苏先生给我们上油画人像课,晚上在美术系大会议室开讲座,外专业的很多学生也去听了,会场座无虚席。苏先生一边放幻灯,一边讲解,给我们观摩了大量的欧洲经典油画,论述了各流派艺术形式美感和在造型色彩方面的技法特点,其中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在后面的讲解中提出了一个要点,即“明暗交界线”问题。他讲的大意是:“明暗交界线”分割是造型中的一个重要法则,是刻画形体起伏的分割点、是产生造型丰富性的一个重要手段。看欧洲油画大师许多经典名作中都有所体现,古典的、现实主义的和印象派的自不用说,在“明暗交界线”上视觉效果体现较为明显,后印象派、表现主义画家的作品中也有体现,只是程度的不同。除了一些纯粹平面装饰性绘画,所有写实具象表现的形象塑造,为了能表现形体产生一定的丰富性都离不开对物体明暗交界线的观察和表现。所以,不管你怎样画,明暗交界线是作画时必须重视的。之后,我们又仔细地阅读了一些大师作品,发现在凡·高、高更、马蒂斯、毕加索、莫迪尼安尼等大师的作品中都有。苏先生用一两句话揭示了欧洲油画在造型方面的某一个重要规律和特点,这是学生在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新派”作品的模仿,有不少学生只注意表象、未去探究内在的奥秘,作业面貌显得“空”、“浮”。

      苏先生十分重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和对大自然的感悟能力。1981年秋由苏先生主带我们去苏州东山写生,白天出去画画,晚上常和我们坐在一起谈论,内容包含很多话题,我们犹如天天听“讲座”。我们都画了很多画,进步很大。苏先生经常讲他年轻时求学经历,对家乡的感情和在艺术上的许多见解。经常晚上看学生作业讲评画作。苏先生在评画时讲话不多却是一针见血,提出的意见都是关键性的,有时也表扬但很少。对学生的作业面貌从不提具体要求,而看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领悟能力。那次我们都是第一次画太湖风景,没什么经验,苏先生常说:“要多观察,取景要选好,考虑熟悉之后再动笔”,“到一个地方要画出特点,要画出这里空气的湿度”,“画太湖阴雨天最好”,“画银杏树林黄色要浓艳些,要突出晚秋的特点、意境”,“雨后的树干深色很美”,“阴天的天比水亮,水比天暖”,“画民居色彩要单纯些,江南民居房屋就是黑、白、灰关系”,“要有主观处理的能力,要画的活气,有生命力”等等,这些苏先生个人经验的提示,犹如一把把钥匙,不断地开启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和艺术表现方法。那次的太湖写生,苏先生也画了不少画,但苏先生从不主动叫学生去看他作画,一切由学生自愿,自己去领悟。他作画时很专注,很少讲话,也很少替学生改画,我想他一定是不想束缚学生的个人感受。但我们还是很想经常看苏先生写生作画,有时悄悄地跟他跑,看他怎样选景、怎样作画。苏先生有时为了选景而跑很多路,我记得苏先生那幅著名的《冬日的鱼塘》就是跑到离小镇很远的地方画的。苏先生将鱼塘这样一个极普通的场景画得十分的生动、美妙。苏先生写生时站着画,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那时苏先生也是快60岁的人了。苏先生画油画主要用的是大号笔,画时心中很有数,很有步骤地进行,勾好轮廓后,先铺几块大色块,然后从远景开始画,再向前景逐步推进,某些局部用小笔勾勒,如画树枝。苏先生的油画工具有自创性,在他的一些作品中,某些地方甚至用刮刀和其它代用工具画。如他画竹林时是使用甘蔗渣画的,画得自然、生动,肌理质感效果独特,别人都不知道是怎样画出来的。苏先生在画完某一部分后基本上不再回笔,以保持画面的生动性和色彩的透明润泽感,只是在最后阶段根据需要稍许改动某些局部,以调整画面的整体效果。他画的油画画面色彩明丽、线条洒脱画面灵动,整幅画一气呵成。苏先生画太湖江南题材画了5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的文章中写道:“我在苏州画风景时,感觉到江南的风景最美的时候是在薄云遮日之时,下着蒙蒙细雨之时,层次特别丰富,色彩十分微妙,江南风景的特点才能显现出来。”“万物的更替中自有一种永恒的东西,那就是生命的律动。”“我倾心于西方的求实精神,更珍视我们民族气度宏大的浪漫精神和富于表现力的艺术方法。”[4]那次太湖东山之行的经历和与苏先生朝夕相处,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难忘的回忆。

      1981年下半年始,苏先生带我们的毕业创作课和毕业论文写作。对于创作,苏先生说:“真正的创作它必须发自内心、发自挚情。”[5]“毕业创作是你们四年的学习总结,要认真对待,要画出精品,要发挥你们最大的能力。”按照学校的教学大纲课程安排,我们在大四上学期就要出去采风写生,搜集创作素材,在这之前,需要有构想构图然后再选择采风点。苏先生对创作过程的阶段性教学是很重视的,要求很严格的。在讲授完创作理论课后要求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草图,实际上是要同学们考虑创作思路、表现题材、表现手法和练习构图的能力,草图不要求太复杂,只要体现一定的意图和构图能力就行,只是一种练习,这是一个规范的创作训练步骤。我们大部分同学都有了构思构图,但有少部分同学还没有完成,苏先生见有学生没交草图有些生气,希望能尽快地完成。通过努力未完成的同学有了较明确的设想和构图后,苏先生这才放下心来。苏先生是十分尊重艺术教育规律的,对于创作课,苏先生说:“创作课与创作的差别在于作为一个课程,它只是一种练习,确切地讲,也是一种习作。”[6]对于学生对创作课的应有的态度是:“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可以海阔天空,爱画什么,爱怎么画,都是自己考虑的问题,作为习作性质的创作课,就是要有个目的:要解决几个基本问题,这多少有点强制一一主题、生活点等,不一定是每个同学都喜欢,但要按计划执行。”[7]在这里,苏先生将创作课的性质定位是准确的、科学的。他又说:“从习作到创作,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能因此而决定其艺术价值。”其观点是非常鲜明贴切的。接下来,由学生自由组合选点去体验生活,分成了几个小组。苏先生考虑得十分周到,给每组的同学都写一封信给他沿途所熟识的老同学和朋友,算是“介绍信”,希望他们能给予各方面关照,这体现了一位长辈的关心和爱护,使我们很感动。苏先生在我们临走前又给我们开了会,嘱咐了一些要点,对我们说:“你们这次外出路途远,时间长,一切都要自己注意,画要画好,生活和安全方面也要多加注意,年龄大的同学要多关心年龄小的同学,在外要互相照顾、互相帮助,一切要多加小心啊!”我们听着苏先生这些话心里暖暖的。我们那次外出还是较顺利的,共有五十多天时间,采集了丰富的素材,画了很多的写生,见了很多世面。返回后我们进行了定稿,之后都投入到放大创作制作中去了,苏先生不断地到画室来指导,在每个创作环节上都给予了启迪性的指点。我们那一届的油画班的学生毕业创作完成得较好,毕业汇报展获得了好评。

      苏先生的画是灵动的,苏先生的教学也是灵动的。他因材施教,尊重艺术教学规律,具有较强的启迪性。他注重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要求学生博识中西方艺术传统,既重视艺术的传承又鼓励创新意识,不束缚学生,尊重学生自身的特点,鼓励学生追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他说:“人的才能有各个方面,适合他发挥的,他就发挥得好,不适合他的,一定要走这条路就不行。教学是另外一个问题,因人施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教学,要提出要求,而不是方法。”[8]苏先生60多年的教学生涯,他渊博的学识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学生,苏先生的教学是丰富多彩的。

      注释:

      [1]刘伟冬主编:《苏天赐文集》(一),南京,东南大学出版杜,2009年,第137页。

      [2]刘伟冬主编:《苏天赐文集》(一),第29页。

      [3]刘伟冬主编:《苏天赐文集》(一),第19页。

      [4]刘伟冬主编:《苏天赐文集》(一),第107页。

      [5]刘伟冬主编:《苏天赐文集》(一),第138页。

      [6]刘伟冬主编:《苏天赐文集》(一),第137页。

      [7]刘伟冬主编:《苏天赐文集》(一),第119页。

      [8]刘伟冬主编:《苏天赐文集》(一),第119页。

    关键字:油画,学生,构图,天赐,都是,太湖,
    内容标签: 油画 学生 构图 天赐 都是 太湖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