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王羲之书写兰亭序1660年,绍兴博物馆在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了 “兰亭的故事” 特展,得到了国内专家、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从2013年5月起,“兰亭的故事” 开始在浙江省内博物馆巡展,从2015年开始,又在国内巡展。截止2016年7月,该展已在国内29家博物馆展出。4年来,随着展览流动和展地的增多,对巡展的意义和问题、对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有新的体会。
一、巡展是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中国的博物馆尤其是地方博物馆而言,一个好的展览推出之后,巡展并不普遍。无论是从资源共享、扩大效益,还是从专业队伍的培养、提升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来看,博物馆缺少巡展都是一种欠缺。客观上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博物馆硬件设施都有改善,而软件条件略有欠缺,尤其是欠缺好的展览。有的地方新馆建成开放后,缺少新展览造成观众井喷之后的骤减是不争的事实。让展览流动起来,对于解决中小博物馆展览资源和办展资金的匮乏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主管部门和省级大馆,似乎还没有鼓励博物馆举办优秀展览的巡展机制,因此,许多优秀展览在当地举办之后往往销声匿迹。如果有一套激励机制鼓励博物馆把优秀展览(在确保文物安全的情况下)送到基层博物馆展出,将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当然,策划巡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协调处理好许多问题。如展览的资金、档期、场地设施、安全运输、内容的调整和展场的重新规划设计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大馆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务,但对于多数中小型博物馆来说都是新课题。这里撇开资金问题,余下的基本都是巡展实际操作中要遇到的问题。例如 “兰亭的故事” 在上海、山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外博物馆巡展,展厅面积从150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不等,展柜、灯光和制作条件也不尽相同。特别是有些中小馆其形式设计力量薄弱,在短期内无法吃透展览大纲要领。为了保证展览效果,绍兴博物馆制定了展前必须派工作人员实地勘察与合作方取得共识之后,才可以正式启动巡展的原则。几十场巡展下来,“兰亭的故事” 在合作中还有新的提升,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合理调配档期。展览档期是巡展首要考虑的问题。合适的档期不仅会节省资金,还会提高展览的辐射面,扩大社会效益。一般而言,博物馆每年的展览档期早就在前一年或者年初规划确定。这就要求策展人在展览策划之初就应该把展讯通知相关博物馆。利用网络是中小型博物馆推介巡展或寻找展览资源的方便方法。
规划巡展场地。巡展和档期确认之后,主办单位最好前往实地了解展览场地和展览其他硬件条件,以保证展线合理和展览内容增减适当,使巡展的核心内容得以正确的展示,以达到最佳展出效果。工作人员实地堪测后,会根据现场数据重新绘制展览平面图、立面图,展品布置图,展线效果图,广告宣传图等,在双方都确认之后即可开展下一步工作。可以说,绍兴博物馆每一次巡展都是根据当地实际场馆量身定做。
采用专业包装运输。随着展览交流越来越频繁,文物藏品的运输和包装也从以往自行解决发展到雇请专业公司完成。但在国内大多数中小博物馆目前因为资金等问题,无法雇请专业的包装运输公司。巡展运输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中小型博物馆的高度重视,没有巡展中的文物安全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
制定完备的巡展文物装箱单和点交单。巡展涉及到文物、展版、展具多方面,制定完备的点交清单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方便包装运输过程中的识别,也保证了在新场地布展工作的有序进行。
各地馆藏品的友情参与。因当地博物馆熟悉地方文化,了解地方观众的需求。所以,兰亭巡展每到一站,都会融入当地馆的文化资源,在该馆藏中选取部分晋代文人使用的文房用具、生活用具和具有王羲之那个时代特征的文物藏品来丰富展览,使展览既有新展品,又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也使展览不断丰富完善。
二、巡展是加强博物馆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培养专业队伍的专业素养。展览的形式设计关系到巡展质量,因此巡展的策展方尽量会统一规划形式设计和陈列布展。在巡展过程,各地条件不同,绍兴博物馆制作了多套可组合的展板,制作的展板坚固、美观、轻便、实用,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巡展多了成本就降低了。组合方便、坚固美观的绿色环保展版,可以根据展线、场地、环境的需要重新组合和搭配,这不仅保持了展览的原味,也为借展单位节省了制作成本。
统一布展,不断完善展陈理念。为了原汁原味地体现展览,在每站巡展中,博物馆都会派出专职陈列人员全程参与巡展的各个环节,如展览运输、宣传策划、形式设计和布、撤展。相对当地馆的同事,绍兴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整个展览内容、元素更为熟悉和了解,布置和安装起来更为得心应手。同时,博物馆也吸收其他馆的优点丰富下一步的巡展实践,实现共享共赢。
加强宣传互动,不断满足大众需求。展览宣传是各博物馆的重点任务。“兰亭的故事” 在巡展中从三个方面来实施。一是推出语音导览和专家导览的服务项目;二是在各地展厅统一安排现场临摹展示区与互动区,如针对12岁以下少年儿童的 “永字八法” 结构拼图,告诉孩子们写好汉字笔画是关键。针对12岁以上青少年的 “曲水流觞” 版画印制、“兰亭雅集” 青砖拓片、《兰亭的故事》卡通智力拼图、绍兴原创的动画片《兰亭小精灵》等,动手而动脑,我们力图通过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激发青少年儿童对 “兰亭的故事”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理解和感悟;三是开发 “兰亭的故事” 的文创产品,目前已有40余种,其中不少是兄弟馆的创意。
三、巡展中的问题和体会
随着巡展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问题逐渐增多,绍兴博物馆对巡展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主要有以下几点:
展品的风险问题。展品在移动中风险较大。在巡展过程中,各地的场馆安全措施不一样,在巡展中如果出现因场地设施不完善引起展品受损,会影响到下一步的巡展推广。建设是否可以由上级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参考国外行业的有效的规范,先出台一些暂行办法,分清责任便于巡展双方操作,到时机成熟时再上升为博物馆文物巡展的条例。
巡展速度不易太快。从目前的巡展速度来看,在4年的时间中巡展了29个博物馆,疲于奔命。曾经希望巡展100家博物馆,但是如果有数字化的硬性指标,很容易粗制滥造,尤其是可能带来文物安全问题。因此巡展不能搞成指标运动速度不易太快。
巡展中需要组建专业机构。瑞典博物馆的一个巡回展览,实践30多年来,主办了100多场的巡回展,从开始操作的3人秘书处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55人的现代制作与发行的文化公司。如果有合适的机制,可以吸收国外经验,组建专业的机构,从专业性和经费保障方面解决博物馆之间的巡展工作,使各个博物馆的优秀展览能够良好的流动起来。
巡展中的社会教育问题。国外巡展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项目,期间安排有短期课程。课程一方面是针对社会大众的教育项目,另一方面是针对博物馆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从 “兰亭的故事” 巡展看,还缺乏这样的教育安排。在未来的巡展策划中,如何安排教育活的是关注的重点。通过展览的教育活动,文博工作人员和观众均可从中受益。
做好巡展评估。一些博物馆的巡展,有的是为巡展而巡展,有的是为了人员能够出去交流而巡展,如果没有合适的社会效益和展览评估,巡展就成为一个重复性的工作,难有进步。
讲好中国故事。“兰亭的故事” 巡展每到一站,都有若干新的改进。针对当地观众习惯和参观特点,把各种设计和奇思妙想不断融入巡展之中,丰富了巡展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几年的巡展下来,深切地感到,正是由于巡展这一形式促进了绍兴博物馆与各地博物馆的相互合作,使绍兴纪念馆讲的 “兰亭的故事”,变成了本馆与各地博物馆共同讲的中国故事。“兰亭的故事” 不仅是宣传绍兴传统文化的代表,更是绍兴博物馆与兄弟博物馆共同讲好中国故事的平台。
通过 “兰亭的故事” 的展览, 感到一个优秀的展览,没有巡展的预想,没有展览的流动,再好的原创性展览生命也有限。如果各博物馆的优秀展览都能流动起来,加上相应的鼓励机制,不但会丰富中小博物馆的展览资源,也为建设绿色博物馆和节约型社会作出贡献。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单位,肩负着建立和谐社会的责任,让原创性展览流动起来是博物馆的应有之义。
关键字:兰亭,展览,绍兴,故事,档期,文物,兰亭内容标签: 兰亭 展览 绍兴 故事 档期 文物 兰亭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