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彭德_|_老态美与病态美——中国传统艺术的两大审美嗜好_-老态-都是-老人-假山-艺术-斗拱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欣赏老态和病态,是史前人类普遍存在的习俗,比如拔牙摹仿老态,黥面形同病态。在中国,这两大相互关联的审美嗜好,由于有制度设计和文献记载作为纽带,体现得最为鲜明

      欣赏老态和病态,是史前人类普遍存在的习俗,比如拔牙摹仿老态,黥面形同病态。在中国,这两大相互关联的审美嗜好,由于有制度设计和文献记载作为纽带,体现得最为鲜明和持久。中国古代农业文明需要经验,老人是经验的化身。从家族、私有制到国家的起源与发展,始终是以老人为轴心的文明模式。老态美和病态美不能说毫无意义,但在走向现代文明的中国,到了反思这种特殊审美趣味的时候了。

      老态美

      老,本指高龄女人,它的同义词是考,即高龄男人。历史文献中的老人,多指六七十岁左右的男人[i]。舜帝执政,在都城的上庠,也就是帝国的大学,供养有名望的老男人,让他们教导贵族子弟并尊称为国老[ii]。国家的勋臣名叫元老[iii],王室宗族岁数最大的长辈名叫宗老[iv]。朝廷的三公称为三老,地位往往比宰相还高。各地区有名望的高寿者称为长老[v]。基层人士的家乡,乡有乡老[vi],家有家老[vii]。在祖先崇拜贯穿文明史的古代中国,老就是权威与经典的代词。中国历朝历代对老人的恭敬,古人称为孝。孝道的孝字,同老与考一样,在甲骨文或金文中都带有共同的字根:爻。爻是表示易占爻象的卦具。爻指代的易学,分为夏易、殷易和周易。三代易学的基础知识都是爻。甲骨文或金文的孝、教、學三字都带爻,意思相通,以學字最为直观。所谓學,就是孩子趴在老人的膝下听老人手持卦具讲易学。

      中国文明范式定型的西汉时期,儒家思想被尊崇为正统的官方思想。到了东汉,官方选定的儒家七部经典,有《易经》、《尚书》、《诗经》、《礼经》、《春秋》、《论语》、《孝经》。它们都是老态美的理论背景。其中《孝经》谈论的孝道,重点是善待老人和父母,延伸为厚葬。父母去世,子女不能做官、娶嫁、应考、赴宴,官员必须请假辞官回家,最长守丧三年。这个制度叫做丁忧[viii]。丁忧的表现,成为官员任免升降的依据。无论情愿还是被迫,老人们去世,子女给予的待遇远远超过对他们生前的供养,以致汉代厚葬留下了数量惊人的墓室壁画和工艺美术品。它们为尊老以及老态美提供了实证。

      故宫太和殿悬挂的球形镜,据称轩辕黄帝创制,号称轩辕镜,用以垂临朝廷。它是崇老制度的象征。

      清宫交秦殿、养心殿也悬挂有轩辕镜。皇帝休闲的后花园春秋亭,也悬挂着这种监视器,让皇帝时刻不能逃脱先帝的法眼。

      儒家做人与做官的思想都强调中庸。以中庸思想制作的人形工艺美术品叫做不倒翁。不倒翁是历代朝廷元老的写照,人称“头锐能钻,腹空能受,冠带尊严,面和心垢,状似易倒,实立不扑”[ix]。中国民众喜爱的舞蹈式运动,首推太极拳。缓慢的节奏,弯曲的四肢,融通的动作,不倒翁的架势,体现的是老人的姿态与心态。

      中国古典建筑的明显特征是大屋项。北方帝王宫殿、楼阁、亭榭和木构架牌坊的造型,如同老人的颈椎不能直立而耷拉着头颅的样子。大屋顶的关键部件是斗拱。斗拱配廊柱,形同拐杖。商朝官式建筑,斗拱一重;宋朝官式建筑,斗拱三重;清朝发展为九重,使得古老的建筑样式变得越来越沉重和委琐。人气最旺的中国古代男子汉,首推关羽。关羽故乡营造的关帝庙,繁琐的七重斗拱仿佛是资深女子的纪念物。

      山西运城清代关帝庙牌坊,需要十根柱子支撑

      宋代是中国学术思想集大成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化品质日益懦弱的开端。宋朝最有名的营造物是艮岳皇家园林,园林中最突出的物象是太湖石。太湖石讲究皱、瘦、雅、透,或者皱、瘦、漏、透。皮肤起皱,体格瘦弱,小便漏而不尽,牙齿透风,都是老年人的标准体征。历代王侯将相和富豪,退休之后,通常会营造私家园林。保留至今的私家园林,以苏州和扬州最为集中和典型。王侯将相在朝当官,在野当仙,所造园林追求别有洞天,号称“一壶天地”,也就是仙境的别名[x]。园林造境,纳天地、山水、植被、建筑于一体,用苍凉的假山石寓意天荒地老,用曲径通幽象征园主老迈坎坷的人生道路。

      清代苏州园林

      中国古典音乐是五音系统。角、徵、宫、商、羽五音,对应东、南、中、西、北五方,木、火、土、金、水五行。五行指构成物质世界的五种元素。五音中的宫音,对应五方之中,五行之土,象征中土帝王之音,音质最为老沉浑浊。中土是中国的别名,中国多指中原或洛阳。中土宫音又称雅音,用人的喉咙表达,声音低沉,鼻音很重,如同老奶妈的腔调。[xi]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气韵生动[xii]。气韵指画中人的生命状态和气质。在气韵这个词作为绘画的审美范畴时,画中人物通常都是帝王将相、高人雅士。评说一个对象“不韵”[xiii],言下之意是不雅。雅字从牙从隹,隹泛指短尾鸟,概指雀。在周朝,雀、爵同义。被敕封爵位的人通常是功勋卓著的老人。中国绘画与书法艺术,同源同理,按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造字方式开张。汉字书写过程讲究藏锋。比如写一横,不是径直朝右书写,而是先朝左边起笔,再终止于右边,到了右边的终端再拐回左边。其结果,本来是平稳的一横,书写轨迹却是一个平躺着的S形,形同老人的蹒跚步履。竖画同样如此,讲究欲下先上。书写本来是传达思想的方式,效率第一,可是上下左右摆动而费时的树懒式书法,显然背离了这个要求。这类作风,同含蓄、内敛、融通的国民性格互为因果。

      唐代书法的体式,真、草、隶、篆已经完备,出现了一批大家,以致后人要想超越,倾一生一世的时间都很困难。书坛开始出现老辣、人书俱老之类的说词[xiv]。比如颜真卿的《颜家庙碑》,一向被书家津津乐道。颜真卿写这铺碑文时,已经71岁,在古代属于高龄老人。此前,北方出生的颜真卿被朝臣排挤,下放到炎热潮湿的长江流域,致使体弱多病,返京后继续受到打压。《颜家庙碑》的字迹,间架结构松松垮垮,书写痕迹跌跌撞撞,章法显得紊乱。他毕生追求的书家的“屋漏痕”,在这铺碑文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屋漏痕就是粗粗细细、断断续续、曲里拐弯的形态。它是建筑物老化的结果,对应的形态是老男人患前列腺炎晚期的临床症状,即小便断断续续而又淋漓不止。千百年来,书法家迷恋这种老态龙钟的作风,从来没有停息和厌倦。

      颜真卿《颜家庙碑》拓片

      中国画的笔触,一是线描,一是皴法。皴的本义是皮肤起皱,体现出老人的特征。绘画同书法一样,描法和皴法,大都老气横秋。比如五代兴起的颤笔,笔画的痕迹如同垂垂老者颤颤抖抖的样子。五代画家周文矩是使用颤笔的高手,他笔下的柔弱仕女像,如同提前得了畏寒的老年妇科病瑟瑟发抖。

      颤笔描《蝴蝶秋斋所藏画册》,钱慧安等画,清光绪刊本

      老态美的另一表现方式是做旧。仿古书画做旧,假古董做旧,文物复制品做旧,自古以来就是一门产业,而今更是被发扬光大。众多民众参与收藏古老艺术品的业余爱好,致使CCTV第2频道开辟常设节目,专门面对古、老、陈、旧的玩物,成年累月地鉴真辨伪。

      徐悲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画坛的泰斗,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和中国美术家团体的主席。他主张画画“宁方勿圆,宁脏勿光,宁拙勿巧”,也是追求老态美的说词。老迈的动物才笨拙,老旧的东西才会脏,老弱的躯体方硬嶙峋才会丧失圆润。徐悲鸿的这个信条至今在中国学院派绘画中依旧被遵循,成为美术学院新生和毕业生应试的金科玉律,也是学院派绘画创作和评奖的审美标准。中国美术界一向崇尚写生,可是写生的指向,不是生龙活虎的竞技场,不是充满阳光的青少年,而是前往穷乡僻壤或陈旧老街,描绘歪歪扭扭的斑驳老屋,刻画五官变形的皱巴巴的高龄老人。画家在北京不是画三里屯的当代风情而是画圆明园的残墙断壁,在上海不是画浦东景观而是画周庄古镇。这帮啃老族画家的写生,从来不是为了揭露和反思而是陶醉和欣赏。中国艺术家这类重口味的意趣根深蒂固,无法撼动,同众多国民认可的异食癖类似。

      病态美

      身体的症状,轻者叫疾,重者叫病[xv]。病态美是传统艺术显见的特征。“病”字从疒从丙。按许慎的解释,甲、乙、丙等十天干,实为人体的各个部分:甲像头,乙像颈,丙像肩。老病者最直观的形态是肩背佝偻。比如传世的老子和孔子的造像,通常都是肩背佝偻。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国的精神领袖,都是老态龙钟的病人,肩不病和背不驼,就不像精神领袖。

      十天干构成的人体图,丙像肩。笔者据许慎《说文解字·丙部》绘制

      〔元〕赵孟頫画老子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孔圣家语图》孔子像,程起龙画

      〔西汉〕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主仆像

      中国远古最具影响的帝王是大禹。大禹治水,老是在露天睡觉,得了偏枯病,也就是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走路一拐一拐,成了瘸子[xvi]。大禹是伟人,伟人的病态也是美的。国人敬畏伟人,以致正常人走路,也摹仿他一拐一拐,表示不同凡响。巫师和道人把大禹的步伐变成趋吉避凶的步履程式,名叫禹步[xvii]。在道教道场艺术中,禹步是配音的艺术行为,乐曲流传至今,名叫《步虚》。步虚翻译成白话,就是步履踏空,原因在于腿脚不能用劲。禹步流传到民间,变成了纯形式的扭秧歌。扭秧歌的步伐,同文献记录的禹步类似[xviii]。随着中国文化走向国际,传统舞蹈找不到别的全民舞蹈,扭秧歌和扭秧歌的变体,通过各国孔子学院和广场舞表演,开始走出国门。

      老人身体患病或生命力下降后的柔弱状态,在儒家和道家的心目中,不是负面的。以老子为精神领袖的道家,认为“柔弱胜刚强”[xix];而儒的本义就是柔[xx]。原始人的动物性演化为人性,有感染,有诱导,有强制,以便弃野从文。整个封建时代的臣民,都是变刚为柔。中国的杂技艺术,最典型的是柔术。柔术可以作为中国教化的象征。杂技柔术训练一个正常的女孩儿,需要长久的残忍折磨,改变常人的脊梁骨,使之能自由弯曲。比如后仰270度,让头部从胯下伸出。这是一种人工造就的变形体态,其代价是女孩儿多年的汗水和泪水,可是柔术在文明社会仍然有无数的观众,并且广播海内外。

      最早描述书法笔画的文本,名叫《笔阵图》,相传出自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之手。《笔阵图》描述横画的形状如同千里阵云,竖画的形态如同万岁枯藤。万岁枯藤是标准的病变老朽结果,千里阵云是象征战争的云朵,其勾连扭曲的形状同人和社会的病态关系同构。

      绘画的皴法有各种形态。披麻皴、骷髅皴、鬼脸皴等等,听着都有点吓人[xxi]。其形态有的像人体的静脉曲张,有的像角质增生,有的像牛皮癣,有的像麻风病,局部地看很奇特,联想起来很可怕。1986年,中国美协为擅长鬼脸皴的黄秋园举办画展,用以抑制新潮美术的势头。李可染参观后说“国有颜回而不知,深以为耻”。这话与其说是自责,不如说是在训导背离传统的年轻人。

      黄秋园的鬼皮皴图像

      盆景树,中国传统园艺的一个品种。它不断地把新枝掐掉,让几十年上百年的老树长得如同侏儒。不让它疙疙瘩瘩、弯弯曲曲如同痀瘘病患者,绝不罢休。国人很少欣赏茁壮成长的幼苗和挺拔的大树,却一窝蜂地留恋枯藤、老树、昏鸦,千百年来赞叹不已,习以为常。

      驼背式与残疾式盒景树,供陈设的天价树瘤,其鉴赏标准是丑、老、怪、奇

      〔明〕李士达《三驼图》局部,画面上方题诗:张驼提盒去探亲,李驼遇见问缘因。赵驼拍手呵呵笑:世上原来无直人。

      北宋书画家米芾,带有轻度精神强迫症状,酷爱奇形怪状的石头。他在无为县见到一块奇石,一边下拜一边口称石兄。拜石作为典型的精神孱弱的怪异行为,同米芾的母亲是皇帝奶妈不无关系。宋徽宗为了揶揄他,曾派人赠银九百银。宋朝人说九百,表示痴呆[xxii]。痴也是一种病态,这个字的字根是疒。不过,宋徽宗赵佶也爱太湖石,在艮岳的太湖石上题字并镌刻,一共62块[xxiii]。他画的垂垂老矣的《祥龙石图》,至今还保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被视为国宝。宋徽宗热爱这些病态的艺术,后人曾写诗加以嘲讽,认为这类艺术呈现的是败国之象。酷爱这类病态艺术的皇帝,不仅有亡国之君隋炀帝、陈后主,也有明智的乾隆皇帝。

      〔宋〕赵佶《祥龙石图》

      〔清〕乾隆皇帝《青莲朵诗画图》

      在古代,长辈去世,入殓前后,死者的亲人要反复哭踊。哭踊就是手拍胸口、单脚或双脚跺地,号啕大哭[xxiv]。这种哭法,形成上气不接下气的间歇起伏的拖延式哭腔,演化为中国早期戏曲的基调。中国地方戏曲音乐中的哭腔,典型的有秦腔和楚剧。秦腔的风格比京剧早出一千五百年到二千年,正宗的传统艺术。秦腔是悲壮的号啕大哭,同淒厉如诉的楚剧一样令人伤心。陕西民间为去世的老人做道场,演奏的乐曲,以秦腔为主,让人听了痛不欲生。

      戏曲中的旦、末、净、丑四类角色,国人最感兴趣的是丑角。人丑是基因病变或后天残疾的产物,丑角可以排遣每个人都带有的外在或内在的丑陋。丑角的存在和审丑的心理是让我们放松了自省,无非是彼此都有病。

      山水画的图形来源,很多都出自园林或案头的假山石。已知最早的假山,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时期[xxv];出土的实物,见于洛阳唐代上阳宫遗址,武则天晚年的居所。宫内假山主要以太湖石叠垒,紧靠水池两岸,呈犬牙交错之势[xxvi]。山水画中的山水如同园林中的假山水,这在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有所表现。唐代李昭道山水画摹本,五代荆浩、关仝,宋代李唐、马远,元代吴镇、王蒙,清代王原祁等山水画家的作品尤为突出。这些画家画山,山峰的形状一如园林中的假山怪石。

      〔明〕林有麟《素园石谱》雪浪石

      〔明〕钱贡《环翠堂园景图》局部,明万历间刊本

      〔明〕文徵明《真赏斋图卷》中绘制的园林假山

      〔明〕《三才图会》所载仙山图,形同老人掉下的牙齿

      〔明〕《三才图会》地理九卷,《三衢山》山门石形同驼背老人

      中国古代的美女,首推西施。按《庄子》天运的描述,西施给人印象最深的样子是病心皱眉[xxvii]。《西廂记》女主角崔莺莺,《红楼梦》女主角林黛玉,也都是病心皱眉。古文称皱眉叫做颦,因而林黛玉别名颦儿。

     

      《红楼梦》林黛玉画像,一身病容,却曾是中国男人们的梦中情人

      清朝雍正皇帝宠妃画像,可作林黛玉式的美女类型的佐证

      中国文化积弱不振,同艺术中的老态美和病态美彼此呼应,同国外游客备感惊诧的食品臭豆腐、皮蛋、毛鸡蛋一样[xxviii],它们蕴含的特质是需要追问的。残忍手段造就的三寸金莲在中国推行了一千年,男宠似的太监歌喉和男扮女装的戏子在中国始终受到热捧。小品艺术迷恋病态与残疾的表演,在国外受到蔑视,可是在中国却大行其道。这类促使阳刚之气日益丧失的文化癖好所形成的集体无意识,如何化解,很少有人追究。

      明代小脚图

      清代女子小脚与男子脚对照图

      唐太宗昭陵陪葬墓阿史那忠墓壁画太监像

      中国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大多数家庭,尤其是知识界、文化界的家庭,再过几代大都会绝后,家谱将失去实际意义。即便还有保持血缘关系的家族文化,哪怕是历代名流的家族秘笈,保密的范围都在迅速萎缩。从唐太宗的《帝范》到吕本中的《官箴》,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所有历史名人的治国理念和家教诀窍都已经出版或上网。众多家庭和家族的祖传秘方,大都被披露。以前有关人生理念、人生经验、社会礼仪、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现象等各类知识,都不必由老年人口授了。在互联网时代,农业文明造就的老人经验已经变得没有实际意义。狭隘的血缘关系硬性维持,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艺术发展的屏障。这种情形在先行一步的日本、韩国和台湾社会,负面作用越来越明显。崇尚老态美和病态美的历史情怀,从我们的时代开始,应当逐渐地悬置起来。

    关键字:老态,都是,老人,假山,艺术,斗拱,
    内容标签: 老态 都是 老人 假山 艺术 斗拱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