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G20杭州神韵_西子湖畔的美育理想,国美薪火相传88载_-教学-美术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1993年学校更名  88年前,西湖千百年来的艺术特质和文化气候吸引了蔡元培等人的目光,他们引进西方学院制,将“美育”的理想安放在西子湖

    1993年学校更名

      88年前,西湖千百年来的艺术特质和文化气候吸引了蔡元培等人的目光,他们引进西方学院制,将“美育”的理想安放在西子湖畔,于是有了1928年成立的“国立艺术院”。蔡元培先进的艺术教育观念为国美的美术教学走向现代教育体系照进了一丝光亮。

      循着这一缕光明,国美的先辈们一直在尝试着不同的教学改革道路。建院伊始,林风眠提倡以“中西调和”为主要思想对中国画进行融合,为国美的中国画教学带来了自由开放的风气。

    1945年潘天寿与师生合影

      之后,潘天寿成为中国画教学的核心人物,他表明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这一思想观念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决定了国美的中国画教学要走“传统出新”的路子。沿着这条路线的方向,历经国美几代人的努力,将中国画传统、西方学院制体制和时代潮流完美地嫁接在一起,探索出了独一无二的国美教学之路。国美的美术教学也随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中青年艺术家。

      在一次次翻阅这些珍贵的历史材料时,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代又一代国美人不辞劳苦、意气风发的身影,听到了一个又一个大师深沉而又和善的教诲。

    1928年建校伊始大门

      位于西子湖畔柳浪闻莺的中国美术学院,景色秀丽,环境幽雅。置身其中,一代代美院学子留下的青春记忆,已然融注在心灵的成长中。光阴荏苒,88个春秋,数迁其址,几易其名,风风雨雨,历尽沧桑。

      在过去的近百年中,这所名校推开了中国现代美术启蒙大门,融会贯通中西方文化艺术,创立创建中国现代美术的伟大历程,成为了20世纪中国艺术新思潮、新教育的发祥地。

    1929年5月艺术运动社展览会场

    上一页 123 下一页关键字:教学,美术,
    内容标签: 教学 美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