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说谁
椿昇:日本当代艺术家。1953年出生于京都,现生活于兵库县,1977年于京都市立艺术大学绘画系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任东京森美术馆董事会成员,3331千代田艺术区董事会成员,京都国际现代艺术文化节专业顾问。曾任京都艺术与设计大学美术与应用艺术系主任。从1992年至2015年,先后在美国、日本、台北等地举办11次个展。
正在华·美术馆展出的“新物种”展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展览,它让公众基于当今社会的种种现实,眺望未来,同时对人类与物种的关系、人类的命运展开了形象化的思考。
日本艺术家椿昇的作品,就是这其中最具象征性,也格外引人注目的。他的软雕塑《哺乳动物》(MA MA LLIA N ),占住了美术馆的前厅。椿昇说:“我的工作一直与把希腊悲剧反射到现代社会相关,因为我相信刺痛疯狂的现代社会和全球化的人类想法的唯一途径就是成为奥德修斯和创造一个新的特洛伊木马。这项创作基于人口爆炸,提出人类本身可能就是一种怪物这一思考。”
椿昇的《哺乳动物》有9米高、6米宽,在华·美术馆的展厅内,因为展厅空间所限,这个肉色的大猩猩形象其实并没有完全展开,是屈在展馆前厅内,不过观众一进入展馆侧身往馆内走便能看到。
椿昇表示,因为空间的限制,作品的形态有所变化,这个作品9月份还会在台北美术馆展出。谈起这个作品的创作缘由,椿昇说:“长久以来,与福岛核灾难有关的艺术品很少可以在日本的任何博物馆展出,对于这一点,我一直非常失望。我于2012年创作的这个系列作品,也很有可能被拒绝展出,但我对展示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有着强烈的向往。在地球人口继续增长达到70亿时,扭曲的哺乳智人的肖像《哺乳动物》(M A M A LLIA N )诞生了。”
椿昇的作品不仅以智人、大猩猩等形态呈现,而且以昆虫、机器人等多种不可辨认的“新物种”的样貌展现在公众面前,而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体型庞大,并且大多以充气球式的材料,以软雕塑的形式展现。
“我最大的一个作品达到50米高,很庞大,所以有时候会很难在各个地方展出,这次在中国是第一次展出大型的作品,我感觉非常荣幸。”椿昇说。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最初的时候他做了很多的创作型的作品,在乡下和农民一起生活的那段时间,看到一些非常恶心的虫子,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最初以虫子形态创作的作品在美国展出,成为他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
“那个展览会是介绍日本文化艺术的一个展览会,叫做A gainst nature,大家都知道的村上春树,还有日本其他著名的艺术家都参加过这个展览会。1989年,我在美国的第一个个展,被命名为‘新鲜汽油’的概念。通过这次展览会,我的作品就被介绍到美国以及欧洲。”椿昇介绍说。
椿昇做过的最大作品,是一只蝗虫,它头朝下,斜爬在横滨的洲际酒店的外墙上。这只巨大的蝗虫有50米高,眼睛圆睁睁地注视着地表的一切。
“把这个展品展示在外墙上面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我那时候都负债了,所以我当时很受打击,心里也很沉重。这个是我比较著名的一个作品,这个蝗虫所代表的是什么理念,可以看到它是在现代化的建筑当中,我们知道整个世界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当中,就会造成社会的贫富分化非常严重,蝗虫代表的是一种侵蚀的东西,它会把所有都会侵蚀掉。”
针对全球化、国际化问题,椿昇还做过很作品,比如他做过一件展品,高度有5米,外形像小熊,其实是地雷,喻意伊拉克战争中孩子们没有玩具,因战争而丧生。可以说,椿昇的每一件作品都有现实针对性,不仅给人视觉的冲击,且引人深思。
访谈
梦想是把作品充满气,在作品中间喝酒
每个作品都会对历史产生一种作用和意义
南都:你如何理解“新物种”这个展览主题与概念?
椿昇:从1980年代开始,我的工作一直与把希腊悲剧反射到现代社会相关,因为我相信刺痛疯狂的现代社会和全球化的人类想法的唯一途径就是成为奥德修斯和创造一个新的特洛伊木马。这项创作基于人口爆炸,提出人类本身可能就是一种怪物这一思考。
南都:你的作品跟核电站与核武器有关,日本的民众对你这些作品有何反应?有什么样的看法?你怎样去看这些作品在现实生活中的有效性,能否促进环境的改变,它达到你预期的效果了吗?
椿昇:用核电站理念设计的作品没有在日本进行展览,因为是被禁止的。这个作品只在首尔与上海展出过,很多日本的公立美术馆都是在日本政府的掌控之下,现在日本的一个状况是我们并不能够很自由地去创造一些关于原子发电所的一些作品,日本的媒体和其他的行业都会给艺术家施与一种隐形的压力,刚才您问的作品对日本当代社会有何意义,每个作品都会对历史产生一种作用和意义。
之所以艺术作品会非常吸引人,非常有意思,是因为他们想要留住时间的历史,核电站的话题可能会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这个作品我也会一直进行下去,让历史找到一种根据。
作品为公众存在,不看重著作权
南都:你的作品很多都是用充气的方式做材料,你在做作品的过程中,对这种材料有个人独特的体验或者认知没有?
椿昇:使用充气球的素材,因为它很环保。首先它的材质非常环保,通过我们手工的合成,作品展示之后,折叠起来非常小。在月球上面做展览是非常难的,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如果有空气的地方都能做展览,只要有空气,只要有电我们就能把这个形象带给大家。我对著作权不是很看重,你们可以拍照,可以去改我的作品,我的作品是为公众而存在的。
打算做一个400米高的作品
南都:你的作品很有视觉冲击力,不管是从形体看,还是从内容看,你刚才讲到的关于蝗虫这个作品,怎么会出现在酒店这种建筑上,它们在性质上很难融合,又为什么采用斜着俯冲的姿态附着在建筑上?
椿昇:在洲际酒店外墙蝗虫的作品,这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在2001年我向100个人提出了一个问卷,有90%的人都提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是蝗虫,我的想法是为什么你们会问是蝗虫,为什么你们不能接受呢?或许这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我认为人类对于昆虫这种物种,迁移到市里面会有一种印象。至于你问为什么会想到蝗虫来跟它结合,我就不能够解释给你听。政府希望用这个作品来进行旅游推广,竖着放会追加一部分的预算给我。
南都:你为何迷恋把作品做成很大,或者说无限放大这种方式?
椿昇:这个可能跟我母亲很胖有关系。我这样的作品大概有30个,我的梦想就是把它们全部充满气,然后在它们中间喝酒,也不是单纯为了大家的观赏,也是为了自己。下次我打算做一个400米高的作品,现在很缺钱。
关键字:日本,展出,京都,美术馆,人类,创作,艺术家 装置内容标签: 日本 展出 京都 美术馆 人类 创作 艺术家 装置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