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邀请的阮玺老师,2016年8月30日晚上与我们分享了他的作品与创作过程,以下是回顾节选。
作品分享环节
这张照片是我在2014年去日本京都拍的照片,这里是日本的鸭川,那一天很浪漫,京都的冬天是很少下雪的,那一次去竟然在下雪,风在吹,雪在飘,石头在晃动。这个时候有一群日本女高中生在那边慢跑,她们把鸭川当成上体育课的地方。她们跑着跑着累了,有四个女高中生在那边休息,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会有事情发生,我就在旁边等着她们,原来她们是踏着石阶去对岸找她们的同学。
这照片对我来讲,我觉得是街头摄影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表现。一个我先“看”,再来我“观察”,就是用心看,最后等待,因为我预期她们会发生事情,最后的结果她们跳过去超过我的预期。对我来讲,这张照片是一个转折点,它让我知道以后我的标准在什么地方,我希望以后我拍的照片都以这张照片为标准。
半年后我再回到鸭川,我再也找不到半年前获得的感动。摄影就是这样,有时候在当下你感受到了你就要赶快把它捕捉下来,时间,空间一变,整个都不一样了。
这张照片里,有两个小朋友在钓鱼,其中一个在川上的石阶,有了石阶和川上的倒影,我当下看到很震撼。我到底要怎样把当下获得的震撼把它记录下来,我觉这也是摄影最有趣的地方,因为有时候我们每个人拍的照片都是因为我们被某个画面感动,但是我们要怎么样让照片跟看的人产生情感的联结,让一般人看到这照片你会愿意多看它两眼。
为什么我用手机拍照,因为最好的相机就是你身边的那一台,我的摄影记录是从手机开始的。手机就像是眼睛的延伸,因为它太方便了,在口袋里可以随时拿出来,手机本身也会有一些独特的视角。
问答环节
Q1
阮义忠老师对您的摄影有哪些影响?您两位的拍摄有什么不同么?
首先我们的器材不一样,他是用最传统的胶片相机,而我是用最新的数码,手机来拍照。第二是,父亲的作品风格比较严肃、深沉,而我的作品比较幽默、诙谐,比较喜欢开个玩笑。
我父亲从来没有教过我摄影,我是自己摸索,我拍了一年拿照片给他看的。如果我一开始跟他学摄影,我可能就不是现在的风格了。
但父亲的言传身教、他拍的作品,从小那么多的摄影大师的作品深深影响我,这些耳濡目染,都会内化在我的身体里面。
Q2
您为什么倾向于手机摄影?
我的摄影之路是从手机开始的。我是2012年拍照,2014年发表,2015年1月出了我第一本摄影集《院喜》,开始确定我要走摄影这条路,才开始真正思索摄影的意义。
我现在也用彩色底片拍摄。但因为手机和数码对我太熟悉了,我想给自己一些限制当我愿意尝试用不同器材的时候,我才能更进步。但能表达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Q3
对于手机这种媒介的新型现代化产物在当下冲击着每个人的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相对于传统摄影您是如何看待这种创作媒介或创作方式对当下社会的一种冲击?
我只是单纯地想用他来记录,并没有想那么多事情。
当我开始用其他相机,数位、120底片、135相机等,我开始知道这些器材的差别在哪里了。后来比较之后才知道手机摄影好的地方,包括它的隐秘性和轻便性。
以前都是大相机,到30年代开始才有了徕卡的小相机,才可以戴在身上去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一直到后来的数位相机,改变了我们很多对摄影的看法。以前只能先选后拍,我们要好好调光圈快门,数位相机克服了这些问题,甚至当下就看到你拍的照片。
手机消解了对人的侵略性。手机就好像人的双眼相机,像禄来,同样是从下往上的视角,你低着头,人家不会察觉到你在拍他,会拍到很多很自然的画面。
但是器材的便利并不代表思想的进步,我觉得还是要跟传统取经。大家都用手机拍照,手机摄影这个词会慢慢地不见,最后大家主要看的是作品。
Q4
您的作品像是手机拍摄的日常快照?您如何看待快照摄影的?
我非常喜欢快照,但除了拍照之外,我日常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我是不断在移动的,快照是最能体现这种无时无刻的生活。我是依照我所在的环境,看见的人、事、物去拍。对我来说,快照就是我生活的延伸,所以快照对我来说能确实地表达我是谁。
Q5
用手机拍摄相比较相机拍摄,像素与画幅有一些局限,您是否在展览和收藏方面遇到这样的问题?您是如何解决的呢?
我第一次输出照片到那么大,有一米二乘一米二,这是iPhone4s拍的照片。当你找到对的厂商,就可以把照片输出到这么大,这需要很好的技术、输出、用墨、纸张,就可以输出到比较大。
当可以输出到这么大时,我就知道,太好了,我可以做很多事情。出版社也是看到手机可以输出这么大的照片,才找我出书。后来也办了展览,现在在准备出第二本书。
Q6
您是否有喜欢的手机摄影师?能否与我们分享几位?
我很少看到创作型的手机摄影作品,但是倒有个马格南的摄影师——Alex Webb,他用手机拍摄而且拍得很好。
直到大陆有个摄影师用手机拍鸟(何雄),还有一个无锡的摄影师叫倪梁 ,他用手机拍的也不错。
Q7
能否与我们分享之后的创作方向或主题?
我的第一本书叫《院喜》,第二本叫《院囍》,都是手机摄影集,但我已经在创作一个新的系列,是用彩色胶片拍的,暂定叫《台湾嘻嘻嘻 Taiwan hahaha》,把我眼中的台湾风景表现出来。
台湾有很多有趣的风景,之前有些摄影师表达,但都是比较批判,比较严肃、政治的,那我希望能用比较幽默、比较温暖的方式,比较尊重、肯定的状态去表现,这是我第三本在做的作品。
希望用照片与照片这样的连结做对比。
内容标签: 手机 我是 相机 快照 都是 作品 三影堂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