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景帝阳陵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考古钻探和发掘以来,清理了陵园建筑基址、外藏坑、陪葬墓等诸多遗存,出土了极其丰富的各种遗物,其中陶猪、陶羊、陶狗、陶鸡、陶牛等为一大宗。相对而言,在这些陶塑动物中,陶牛数量不是很多,但仔细分析,它却有着多重的葬仪内涵。陶牛分别出自帝陵封土东侧外藏坑、帝陵南区外藏坑和陪葬墓园,它们随葬于不同的区域,当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一、帝陵封土东侧外藏坑出土陶牛的象征意义
现已探明,帝陵封土四周分布有86个外藏坑,发掘了东侧的11个(第11~21号坑)「1」。出土陶牛的外藏坑有第14、15、19、20、21号坑。在这些外藏坑内,除出土有木车马、陶俑、陶塑动物以及陶、铜、铁等器具外,大多还伴出有印章和封泥,这就为推断各个外藏坑的性质提供了难得的依据。
第14号坑有两处木隔断,将坑分成三段,西段放置木车马、陶俑、陶塑动物和陶器等,中段放置漆木器、陶器及发现一些动物骨骼,东段则有大量的动物骨架。出土有封泥“太官令印”4枚,还有一枚铜质官印,印文为“仓”。太官令为汉代中央朝廷九卿之一少府的属官,《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云:“太官主膳食”。依此可知,其主要职能是掌管皇帝的饮食。而“仓”印,焦南峰、马永嬴先生认为应是太官下属负责仓储的官员的印信,并推断14号坑可能象征太官下属的储藏机构「2」。结合坑内出土的陶塑动物鸡、狗、猪和陶羊、陶牛残块,以及大量的鸡、狗、猪、羊、牛、鹿、兔和大型鸟类骨架等,这一结论应是正确的。坑西段放置的木车马和陶俑,应当就是象征太官府下属的储藏管理机构及其人员。坑的中段是大量排列有序的漆盒,南北共3排,北排37件,南排38件,中间一排因部分叠压于其他器物之下,具体数量未能确定。不过以南北两侧的数量推测,中间一排亦应与之相当。这样,三排漆盒的总数当在百余件,“太官令印”封泥即嵌在漆盒上。漆盒内盛有动物骨骼,这些动物骨骼和坑东段出土的大量动物骨架,无疑是为皇帝亡灵在另一个世界准备的肉食的遗存。而伴出的同类的陶塑动物应与之有着相同的象征意义。如此,则出土的陶牛残块当是作为肉食的一种象征。
牛作为人们的肉食之一早已有之。《周礼•天官冢宰》曰:“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据郑玄注:六牲包括“马、牛、羊、豕、犬、鸡”。不过马主要用于交通、军需,所谓“甲兵之本,国之大用”,是不轻易宰杀食用的,所以《周礼•天官冢宰》中食医职掌所举六牲为牛、羊、豕、犬、雁、鱼,而无马。这里的雁,应泛指包括鸡在内的禽类。其中牛则是周代礼制中最高规格的“太牢”之首要牲肉。到了汉代,牛肉仍然是贵族阶层食品中的上等食物。《汉官仪》载:“腊赐,大将军、三公钱各二十万,牛肉二百斤,粳米二百斛……”,一次对王公大臣赏赐牛肉就多达二百斤,可见汉代贵族对牛肉的消费程度。
上一页 123456 下一页关键字:动物,封泥,封土,陶俑,周礼,车马,汉阳陵 陶牛 葬仪内涵内容标签: 动物 封泥 封土 陶俑 周礼 车马 汉阳陵 陶牛 葬仪内涵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