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陕西宝鸡市魏家崖村八组村民魏炳祥在其家后院清理危崖取土时发现土中暴露出青铜器,便同家人将已露出的12件青铜器细心取出保护。随后,他又向当地文物保护部门上报,宝鸡市文物旅游局立即派遣专人赶赴现场,进行抢救性清理。
经清理发现,出土文物的地点为一座春秋早期竖穴土坑墓,长4.6米,宽2.6米,东西向,一棺一椁。该墓葬的墓室大半已被挖残,仅存东西两角和北边部分。出土青铜礼器12件,其中铜鼎4件、铜簋4件、铜壶2件、铜盘1件、铜盉1件;铜铃8件、玉玦1件、石手柄1件、石串饰6枚、残陶豆1件、陶珠1组356件,此外还有部分漆器残片。
此次出土了4件鼎4件簋,推断墓主人是士大夫。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辛怡华认为,鼎和簋的数量代表着古人身份的高低。商周时期,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但对于为何只发现了4件鼎,辛怡华推断,可能当时没有埋够数量,或者后期损毁,亦或被盗,具体原因仍待进一步发掘清理和研究。
“这批文物的发现对秦国早期的历史研究,特别是对找寻秦国都邑“汧渭之会”提供了实物资料和新线索。”汧渭之会,也作“千渭之会”、“千渭之汇”,为秦人从甘肃天水向咸阳逐步东迁过程中所建的都邑。有专家考证,其具体地点为今千河与渭河的交汇地带。
辛怡华表示,“‘汧渭之会’见证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全新部族——秦族的诞生,是大秦王朝的发端,意义重大。而此次在此发现春秋早期士大夫墓葬,并不能直接证明秦朝强盛之前的都邑就在于此,但有助于对‘汧渭之会’具体地点的研究”。(完)
关键字:宝鸡市,墓葬,青铜器
内容标签: 宝鸡市 墓葬 青铜器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