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沉睡3500年商代独木舟完成脱水处理 未来将再现全貌_脱水-淮河-独木舟-浸渍-中原-河南省

    分类栏目:文明演化

    条评论

    中新社郑州8月7日电(董飞)记者7日从河南省文物部门了解到,历经两年的“脱水浸渍”处理,现陈列在信阳博物馆的“中原第一中新社郑州8月7日电 (董飞)记者7日从河南省文物部门了解到,历经两年的“脱水浸渍”处理,现陈列在信阳博物馆的“中原第一舟”终于“出浴”。 


      作为信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淮河独木舟,2009年7月发现于息县城郊淮河西岸。舟长9.28米,最宽处0.78米,高0.6米,整个舟体由一圆木剖凿而成,经测定,其树种为母生树,系热带树种,现江淮地区已经绝迹。


      信阳博物馆人员李捷春介绍,在对舟体树轮校正后,沉舟年代为距今3500年前,是中国迄今考古发现最大、最完整的商代独木舟,堪称“中原第一舟”。


      由于独木舟沉于淮河水底数千年,舟体绝对含水率普遍在200-300%之间,局部腐蚀严重的部位,其绝对含水率可达600%以上,木纤维素含量只有正常木材的20-30%。为能长期保护,河南文保部门于2012年开始脱水处理。 


      李捷春说,就古沉舟脱水而言,全部工作主要分“脱盐清洗”、“脱水浸渍”、“定型加固”、“修复补全”及“防霉封护”等5个阶段,整个保护过程约需5年以上时间。此次完成的是“脱水浸渍”处理阶段。


      历经两年的“洗澡”,古沉舟终于“出浴”。据主持该保护项目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家昌介绍,接下来将陆续进行定型加固、修复补全、防霉杀菌及封护处理。待上述阶段完成后,沉睡千年的古舟全貌将再现世人面前。(完)
    关键字:脱水,淮河,独木舟
    内容标签: 脱水 淮河 独木舟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