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对于区域古气候的研究,主要以沉积岩石、古土壤等来作为判断,这次新发现的木化石,为推断气候变化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依据。”王军介绍,树木从一出生就和周围的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的过程,吸收的化学成分、温度、水分的差异都会影响着树木的生长,比如雨水多,温度高的时候,树木生长的就会比较快,植物细胞也会比较大,而如果气候冷,天气比较干的时候,树木生长就会比较慢,植物细胞就会比较致密。
这种木化石还保存着2.55亿年前松柏“树干”的原貌,王军和团队在长1.5米的木化石中截取30厘米的中间段,从中切出60—70块1.5厘米宽、3厘米长薄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树木的细胞。通过研究,专家发现,它的“树干”和现在的树木不一样,没有明显的年轮,而是有大量的生长间断,而且化石上的细胞大小也是渐变的,这些表明,在2.55亿年前,吐鲁番—哈密盆地气温在12℃至13℃左右,气候比较潮湿,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气候变化。
王军说,此次木化石还原的仅仅是一个小区域的气候变化,接下来,专家们还在致力发现更多的木化石,研究其中的气候信息,或许可能还原全球的古气候变化过程,对当今的环境保护很有意义。(记者 毛庆)
关键字:木化石,吐鲁番,树木
内容标签: 木化石 吐鲁番 树木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