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太原当地的专业登山探险爱好者经过7个多小时的攀爬,进入位于阳曲县东黄水村红峗山悬崖峭壁上的千佛洞。洞中发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刻佛像千余尊,佛像中最大的约25厘米,最小的约12厘米,两块碑刻上也记载着山洞的凿刻年代等信息。
记者28日向太原市阳曲县文物旅游局核实后了解到,佛像所在的千佛洞位于红峗山,始为道教场所,后佛教逐步渗入。该山主建筑群为奶奶洞,该主建筑始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载明嘉靖、万历,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均有修茸。
“奶奶洞北侧对面山如斧劈,崖层中有上中下三洞,上洞就是千佛洞,洞深6米,宽3米,高4米,洞三面壁上刻有大小不等的千尊浮雕佛像。中洞为六仙洞,供有道家六仙,现在已毁。下洞叫地佛洞,现有碑无像。千佛洞距地14米高,又叫天佛洞,一般人很难登入。”阳曲县文物旅游局文物科科长张俊草说。
据《阳曲县志》记载,天峗佛洞石窟(即“千佛洞”)建成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洞中四角地面上有4尊铁铸佛像,通高0.81-1.16米,宽0.54-0.62米,均为结迦跌座式。后背刻有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二十二年(1543年)的铸造时间及功德人姓名。“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这些佛像至少要凿于明代之前。”张俊草说。
“目前,这些佛像及周边建筑于去年一同列入阳曲县红峗山自然风景区的规划。由于此地山路崎岖,非专业登山人士还很难前往。前段时间,已修出了一条盘山公路,接下来还将逐步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太原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长常一民曾表示,中国的石头造像非常多,像这样的三处佛洞同处一地、分布又相对零散的情况还比较少见。(完)
关键字:阳曲县,佛像,太原市
内容标签: 阳曲县 佛像 太原市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