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泓告诉记者,该项目以中原地区出土的人骨材料为研究对象,经过两年多的信息搜集和数据分析发现,中原地区汉族体质特征古今差异明显,并从宋代开始进入“混血”状态。“这两点发现从生物考古学角度证明,汉民族确实为多民族融合而来。”这一研究成果为丰富中国汉民族形成过程中各个古代民族的迁徙和融合模式,以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等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积累了体质人类学方面的科学证据。
据介绍,古代中原地区的汉民族与现今当地汉族体质特征差异较大,反而更趋同于今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南方省份汉族。“经过几十个遗址、数以千计的数据测量得出,古中原类型人面部具有‘低面、阔鼻、低眶’的特征,与现代北方汉族面部狭窄而高,鼻宽、眼眶宽度和面部扁平度均为中等形成反差,”朱泓表示,“中原汉民族面部特征的古今差异表明,古代汉民族必然在某些阶段经历过其他民族血统的融入。”
经研究发现,从前秦时期至汉代,中原地区居民均属于古中原类型。但从宋代开始,当地汉族体质特征开始偏离该类型,出现了较大的遗传学距离,显示出更为混合的体质性状。朱泓说:“混合体质性状的出现,是因为宋墓里的人骨,在原有古中原类型基础上,接受了较多来自其他族群的遗传学因素,包括古西北类型和古华北类型的古代戎狄族群,也就是融合了其他古代民族。”
朱泓表示,汉族以古华夏族为主体、由历史上多个民族融合而来,这已是一般常识。但以往的研究多以历史文献记载为基础,脉络形成并不精准。此次依托生物考古学的考察,汉族为“混血民族”已被证实,意义重大。
据介绍,《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中的生物考古学考察》2011年立项,以汉民族形成过程中各地区古代居民及动植物遗存的形态学特征、遗传学形状为研究重点,意在探索各古代民族的迁徙和融合模式。(记者孙阳 陈晨)
关键字:汉民,汉族,中原地区
内容标签: 汉民 汉族 中原地区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