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峗山,位于阳曲县东黄水村东北五公里处,山如斧劈,直插云霄,此次发现石佛造像的千佛洞、六仙洞和地佛洞就位于悬崖峭壁之上。这三处佛洞均以天然石洞修造而成,山峰险峻,无路可达。据当地村民讲,传说中这里曾搭有软梯,但由于风化严重,早已损毁,所以几乎无人踏足。
4月13日、14日,太原广播电视台《新闻快车》和阳曲县文物旅游局,组织专业的登山探险队员和两名记者历经7个多小时的攀爬,最终成功进入洞内。在最高处的千佛洞内,发现了凿刻于三面石壁之上的一千多尊浮雕佛像和两块碑刻,石刻佛像中最大的约25厘米,最小的约12厘米,盘腿而坐、神态安详,部分佛祖造像的雕刻手法有元代风格。据石碑记载,千佛洞与六仙洞、地佛洞的重修年代为明崇祯年间,凿刻年代至少早于明代。据记载,千佛洞的四角及中央曾塑有东方五佛,除中间佛像为泥塑之外,四角为四尊铁佛。遗憾的是,中间的泥塑佛像遭到了破坏,四尊铁佛不知去向。
此外,探险登山队员在六仙洞和地佛洞也发现了两块石碑及一尊塑像。目前文物考古人员正在根据记者和探险队员拍摄到的视频及照片资料进行研究,进一步确定佛洞凿刻年代及文物价值。太原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长常一民表示,我国的石头造像非常多,像这样的三处佛洞同处一地、分布又相对零散的情况比较少见。 (记者 王芳)
关键字:阳曲县,造像,佛像
内容标签: 阳曲县 造像 佛像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