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邓村北。考古勘查结果显示,该墓是一座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龛的单室砖券墓,坐北朝南,由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水平全长36.5米,深10.1米。甬道内放置墓志一合(左上图),墓志保存完好,盖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志文楷书,近1000字,记载上官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可以确定墓主人的身份。此次考古队队长耿庆刚认为,“近千字的墓志虽不是最多的,但也不少”。
“墓志上,她的生平写得很简单,死因和文献记载的一样,公元710年死于唐朝政变,终年47岁。”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明说。而对于大家最为关注的评价,李明表示,墓志多采用春秋笔法,文学色彩浓重,溢美之词较多,所以持肯定态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该墓陪葬品很少,多为常见的陶俑(左下图),没有金银玉器等奢华陪葬品。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耿庆刚表示,最为奇特的是墓室中没有发现棺椁的痕迹,更没有发现完整尸骨。
目前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专家正在对该墓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证。(张远)
关键字:墓志,陕西省,上官
内容标签: 墓志 陕西省 上官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