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4日,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戴伦·克诺尔教授和云南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的吉学平研究员等17位学者,联名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上发表长篇论文,公布了中国西南两个洞穴,即云南的马鹿洞和广西的隆林洞所发现的古人类化石。
据测定,云南马鹿洞人距今13500-14500年,广西隆林洞人距今11500年。虽然距今只有一万多年,但是他们在解剖学特征上与现代人明显不同。这些化石除呈现有原始和现代镶嵌的形态表现外,还具有一些不同于更新世晚期人类及近代人类的特征。这种镶嵌特征在全球范围内极其罕见,可能代表世界上过去从未知晓的一种或几种古老型人群。
对于这种现象,目前的研究还不能作出充分的解释,但分支系统学分析表明:这些人群在中更新世就已经分出。他们可能代表着一种或数种残留存活下来的古老人群,或者非洲的早期现代人在扩散到欧亚大陆之前就经历了内部的人群分化,然后在更新世时期多次迁徙,而马鹿洞和隆林洞人类化石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可能反映了来自非洲的现代人群迁入之前的次级人群的原始状态。
这方面还有大量未解之谜。继续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将逐步破解这些谜团,并将对解释东亚地区古代居民的多样性和演化,检验全球人类进化的假设提供极大的帮助。
有关这一发现和研究的中文正式报告与论文尚未发表,不过作家恺蒂曾深入发掘和研究现场进行采访,并撰写了长篇访谈录《吉学平谈隆林人及马鹿洞人》。
过去10年来,亚洲一系列石器时代古人类的发现,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如2003年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学者的联合团队在印尼弗洛勒斯岛上发现的体形小的弗洛勒斯人(俗称小矮人)曾与现代人类共生,约在12000年前灭绝。 (徐文堪)
关键字:人群,人类,考古
内容标签: 人群 人类 考古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