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文物局27日通报,该市鸡泽县发现的唐古墓群中共有64座墓葬,因安禄山曾在此地建大燕国,此发现为燕国历史及“安史之乱”研究提供难得实物和重要地理信息。
据邯郸市文物局局长王兴介绍,墓葬位于鸡泽县城东北4公里、魏青村东南130米处的邯黄铁路取土场范围内,共出土文物431件(套)。
王兴介绍说,在清理出的64座古墓葬中,以砖室为主,仅一座为土洞结构,且排列有序。墓葬形制较复杂,除少数发现有棺木痕迹外,大部分无棺椁等葬具,多数墓葬内发现有数量不等的随葬品。
王兴称,如此众多的唐代墓葬集中发现,在河北省尚属首例。所见墓葬排列有序,墓向一致,形制多样,有的具有明确纪年,不仅为唐代墓葬的断代确立了标尺,也为唐代丧葬制度、墓葬结构及家族墓地特点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发现数百件随葬品,其中不乏青瓷瓶、白瓷碗、三彩盂、三彩盒和香炉等制作精美的器物,为研究当时的陶瓷生产、窑口工艺水平提供了实物。
王兴认为,墓葬所在地唐代原属冰洁乡东合义村,“安史之乱”期间,曾属安禄山所建大燕国所辖,此次发现为研究安禄山及“安史之乱”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和地理文化信息。(马继前)
关键字:墓葬,安史之乱,唐代
内容标签: 墓葬 安史之乱 唐代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