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主人出身皇家
据了解,这一墓葬是当地文物部门在今年9月份巡查过程中发现的。该墓葬位于平泉县北五十家子镇,因雨水冲刷,古墓于早期封堵的盗洞处出现塌陷,导致墓室暴露。县文保所立即组织人员对墓葬进行勘查。该墓葬为砖室墓,位置与早年发现的辽大长公主墓相距不远,同属于八王沟墓群。建筑形制也与大长公主墓相同,建筑规模略小,墓室内遗存壁画。因墓室内堆满淤积的泥土和石块,详细情况暂不明确。文保人员据此推测,该墓葬为一处辽代时期的贵族墓。
为确保国有文物的安全,平泉县文保所经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决定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多日发掘,该墓葬共出土墓志铭2盒,酱釉鸡腿瓶、黄釉陶罐、铜锁各一件。其中的一盒墓志铭主人为辽“政事令魏王”萧绍宗,男性,即辽秦晋国大长公主的长子;另一盒墓志铭主人为辽“秦国长公主”玄堂,女性,即辽圣宗文武孝宣皇帝长女。据专家初步研究推断,墓中合葬男女系夫妻关系,是大长公主的儿子和儿媳。
石刻精品墓志铭
此次出土的墓志铭为正方形,由志盖和志石两部分组成,志盖为盝顶式,青砂岩石质。“政事令魏王”墓志铭边长103厘米,通体厚17厘米。志盖正面方框内阴刻竖写篆体汉字“故政事令魏王墓志铭”;“秦国长公主”墓志铭边长98.5厘米,通体厚20厘米。志盖正面方框内阴刻竖写篆体汉字“故秦国长公主墓志铭”。方框四周各饰三组宽4厘米的缠枝莲纹饰,斜面四角装饰牡丹纹。四边斜面各饰三个手持笏板、身穿长袍的官员,每个官员头顶各顶一个十二属相中的动物,排列顺序按照十二属相排列;石刻四边用菊花纹装饰。志盖上的纹饰皆以线刻手法雕刻,图案生动形象,线条纤细流畅,为不可多得的石刻艺术精品。
据平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李剑介绍,经过专家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考证,平泉县是古辽国中京畿地,为契丹祖地和契丹族发祥地之一。特别是位于平泉县蒙合乌苏乡(今北五十家子镇)八王沟村大长公主墓的发现,更为这一历史提供了佐证。按照契丹习俗,亲人无论亡故何处,都要归葬故乡。作为萧太后长女的大长公主死于龙化州(今辽宁省境内),归葬于平泉,便鉴于此。而今又发现其儿子、儿媳的合葬墓,更能够证明,平泉北部的八王沟墓群,应该就是契丹皇族萧氏家族的墓地。
专家表示,此次发现的这一辽代贵族墓葬及出土文物,为研究契丹文化提供了文字及实物资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契丹丧葬习俗及官职制度提供了材料。(记者 红珊 通讯员 陈彦华)
关键字:墓志铭,契丹,墓葬
内容标签: 墓志铭 契丹 墓葬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