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许多城市却显得笨拙又被动。比如每逢“XX年一遇”的暴雨,面对内涝,许多城市除了归因于老旧的排涝设施之外,能做的并不多。
2014年,哥本哈根建筑公司“第三自然”(THIRD NATURE)收到了 Realdania基金会的资助,参与了一个三年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第三自然研发了一款可以铺设在人行道上的新型透水砖“气候砖”(the Climate Tile)。
“气候砖”其实是一整套雨水收集和分流系统。砖面多孔,降水进入地下储水器,一部分被直接用于绿化带植物的灌溉,一部分存储在多功能的“水银行”(water banks)中,有的通过蒸腾调节街道的微气候,或是在冬季缓解土壤盐碱化。
根据第三自然公布的数据,测试阶段,面对暴雨,“气候砖”可以“消化” 30%的降水,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暴雨对城市排涝设施的压力——无法及时排涝会造成更多危险。
“气候砖”和人行道上既有地砖的结合
人行道下雨水收集循环系统模型
目前,“气候砖”已经进入试点阶段。第三自然与哥本哈根市政厅合作,选择在Nørrebro大街一段 50米长的人行道上进行铺设,并在地下植入整套系统。这一阶段将继续测量“气候砖”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表现,能收集的降水量、承重能力、盐碱化程度等等。
“我们相信街道是城市的血管,人们在这里相遇。但街道的另一个身份常常为人所忽略,它是城市的基础设施”,第三自然的合伙人 Flemming Rafn Thomsen表示,无论是可见范围还是不可见的区域,街道的潜力都尚未被发掘。
“今天许多街道给人的体验是无趣的,它更像是停车位,连街角的咖啡馆都像是个摆设。许多咖啡店都有兴趣把桌子摆到人行道上,像是把客厅开放在户外。我们相信‘气候砖’同样可以帮助改善这些街角社会的环境。”
Jeppe Ecklon是“气候砖”计划的负责人,他在第三自然的官网中称,“我们希望展示给大家,气候应对和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什么隐秘的高科技,而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改善我们的日常空间,认识和了解城市的基础设施,以更好地为我们所用。”
试点街道
图片来源:Third Nature
文章来源:好奇心日报
文章链接:http://www.qdaily.com/articles/56979.html
关键字:哥本哈根,盐碱化,气候,排涝,城市,透水,降水,设计内容标签: 哥本哈根 盐碱化 气候 排涝 城市 透水 降水 设计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