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如何近距离欣赏一幅中国书画?_古代绘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董源-观看方式-赵孟頫-近距-观看-近距离

编辑:李家丽 来源:雅昌网
 
对非专业人士来说,要回答“如何观看一件中国书画作品”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无论是社会文化环境,还是思想

对非专业人士来说,要回答“如何观看一件中国书画作品”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无论是社会文化环境,还是思想状态,古今之间,都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一幅百年前甚至千年前的古人留下的书画作品,我们应如何观看?当古人面对较其更古的书画作品时,他们又是如何观看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这场展览,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5gvM6GGfWVw2OwV9wiGmVKlZCssu3l8CI5jrFjtX.jpg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宣传用图

2020年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馆150周年,为此,博物馆推出一系列特展,“近距离观察中国书画”便在其中。此次展览将展出董源(传)《溪岸图》、马远《月下赏梅图》、赵孟頫《赵氏三世人马图卷》等中国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的经典作品,并配合众多局部细节图片的展示,使观众得以“近距离观察中国书画”,展期为两档:第一档为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7月19日;第二档为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1月3日。

Lf8L1m2EsobLPYcP4nWNzTlizYMYJxYZMuZCo68C.jpg

展出作品

为什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要观众“近距离观察中国书画”?实际上,“近距离观看”始终是中国古人观看书画作品的核心方式。临摹,是每一位中国古代画家学习绘画的必经之路。要想临摹,必须对原作每一处细节进行仔细观察,并在仔细观察与反复练习中,辨别墨的饱和程度及线条的精细区别。唯有如此,画家在日后的自我创作中才能在技法方面得心应手。对艺术作品来说,“近距离观察”亦十分必要。如果说感受整幅作品的气象能让我们更好地体悟 “道”这一宇宙本源的话,观察作品局部细节,则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画家及画作本身。在一些作品的局部中,我们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z57nB9sBusIpakFBQZ1RJ8mbJMDRU5JwBZD9UhbT.jpg

展出作品

具体到这次展览,当我们把镜头拉近,聚焦作品的局部细节时,我们能发现什么?

to4ffPHcu3THtY2rFg6AUHJ2LhlTpHfKyAhTD3sn.jpg

(五代)董源(传)《溪岸图轴》 220.3 × 109.2 cm

一般认为,中国文人画肇始于王维,也就是说,到董源这里,文人画才发展了200多年。董源对山水画的贡献,莫过于雄伟山水传统的建立,这也使得其成为五代南派山水画的鼻祖。此幅画便是这一传统的典型作品,画面缺乏轮廓线,画家用细密的笔触描绘中国东南部独特的圆形山丘和土坡。整幅画繁而不乱,层层递进。这幅卷轴是尚存中国早期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作品。

as2vOWFK8EjOX45kLxiR8qQP0y8B19uNNZ17Dnvf.jpg

山间人家

Ve72yIzo7mEAyWf2BNnkUWgT9BNIumiBWFCyGOge.jpg

山间小径中的归家行人

描绘高雅隐逸的学者隐士是历代文人的共同主题与理想。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画面局部时,就会发现,董源在这幅画中,描绘的同样是这样一个隐逸的世界。

CGumF2hiqHVPJedO2S6z7Fpwl48Z1DSGxtloFW7m.jpg

画面中携子的女性

SkKNsbfM1IpoZXEYVy5EZr8cxYgfQsoCBjiQOGaQ.jpg

屋内嬉戏的女子、晒茶的老夫及静坐的仕人

这幅画看起来山石掩映,荒无人烟。但仔细看去,画面的生活气息却十分浓厚。循着小路望去,甚至能看到画中人家的活动轨迹。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山水画中,鲜少出现女性身影,即便要表达自我归隐的人生理想,画面中也是寥寥数人,且大多为旅人。但在这幅画中,画家不仅画出一户人家,在这户人家中,更有女性携子嬉戏的场景。随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现实生活的情感被绝弃,女性的身影也日益不再。

EkZCg33qWvzp9WMPWdbmEh5l1aG1BtrhwDi3uybx.jpg

ojXxFBjaSUVOjKJtQvGp3PUbZsG1Z4wI1epWdjuk.jpg

画面中的皴法

在绘画技法上,董源所用皴法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后人谓之 “披麻皴”,常被用来表现南方秀润多姿的山水风景。

kVxUJUmR4vlyx4CqgkxN4Zs3iK55x2mD70aP5nhW.jpg

瀑布

e8UnCOZGBR08rS4KE3rsxNyHImSjgFtTXqgoWgOx.jpg

迂回处极为湍急

Q8eKtAq7bBTw1taYLLKj0XQTAe2HFZO6kYiGVNqb.jpg

流速较为平缓

该画另一处不得不注意的地方便是“水”。画面中,董源对于不同部位(瀑布-迂回处-平滩等)“水”的描绘不尽相同。

YVuinwAxTAtmoPgksprLSgDvDAbcTdkVk6A8aXuR.jpg

流速更为平缓

rRGQ7H6A8z21QgAOjRm5QZkXcEjtVBvbk0BjGOij.jpg

被风微微吹皱的江水

8FbqhSCVQ7CRJCrPFDZvq7MFLIcaf3HXJwHnCDE1.jpg

(南宋)马远《月下赏梅图》 25.1×26.7cm 13世纪初

“月色”是整幅画面的主题,为了映衬此主题,画家在画面上布置了“明月”、“梅”、“远山”、“琴”等意象,以表达其冲澹、平和的心境,并希冀在这种心境中超脱尘世,进入永恒。不同于马远最为经典的“一角”构图,该作画面中下部皆被占据,马远对画面明暗关系的处理,增强了画作的空间感。一枝遒劲的梅枝在画面中央矗立,画面左部延展的梅枝与中部梅枝衔接,形成呼应。

e2PWwiibAAGV3DngvrleLBRzXtLw4Okp3Enws5Ay.jpg

画中明月

dpzlSGwGm7i9gTdxFiehNmu88vAuHfMZ6PdTMw5m.jpg

3OTRsg6VHnqW6ISmEaM1i0OB32mLQqLHTQD9SuZ0.jpg

影影绰绰的梅枝及远山

可是,明明是“月下赏梅”,为何画面乍看上去却像白天?其实,当我们看这几处细节时,便能知晓画家所描绘的为夜色。

Xmk9wOtmMe9pOEat8IvFhVbrogp7GtNwzzeykoOx.jpg

画中梅枝、杂草及山

kB0UyJn3OGUc23WWm5Dr5wDZFXiptEO6lbcmEyGP.jpg

绢本

整个扇面都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马远采用绢本材质,更加剧了这种朦胧感。画面前景的梅枝与杂草却影影绰绰,仿佛隔了一层纱。在画面中景与后景的远山,画家也有意营造了这样的视觉效果,以凸显“月下”主题。

1FJAgW5mm8yxnxrLqBkHnEFwiSRWZbMcSI7h2fXx.jpg

望月的主人及携琴的侍童

人物,同样是这幅画不能放过的细节。一文人,带一仕童,一于崖边静坐望月,一于其旁站立遥望。主人为何于山边望月?望月之时,他又在想些什么?他是否只身在外,并无亲友在旁?

VmovRveH3x15xDoMgVwlro6vPFZ7Qp09OQvLvFPo.jpg

画中马远的落款

值得一提的是, 侍童手中握有一琴。此琴极妙,并极大程度拓展了画作的意境。主人是抚琴归来望月,还是望月之后拨琴?亦或是是望月有感,继而抚琴?这静谧的月色,幽静的山谷,飘荡着清灵的琴声,意境极为悠扬。

fez0XT6lsOxuiKpj4hWxj8FMX9XZHONmidvgKOZg.jpg

(南宋)马远《高士观瀑图》 册页绢本 25.1 x 26cm 12世纪末-13世纪初

IAlFzAauGjxNXa70dRb81XDKUqLC0x7H5P67hzL1.jpg

画中马远的落款

通过画面细节可以判断,这幅画与上幅画的作画动机及目的不同。关于此点,还要从马远的职位谈起。生于绘画世家的马远,曾任南宋宋光宗、宋宁宗两朝画院待诏。按照画院规矩,奉诏而作的画作,为臣子进献皇帝,因此,需在名讳前加“臣”,以尽君臣之礼。该画作左下方写有“臣 马远”三字,表明,这是马远奉诏之作。

V0ZUQZBq9Eqmj6sjHBOJWgRpWAWbPMR16gfgR9c0.jpg

画中的瀑布

pk5LZ6IcHwPCjsBr8taDRHdf7lMcpTrdta2jCNAA.jpg

并非望向瀑布的高士

uwmOGDhovbCDXAISQ9vPglgw6t4HCP7RnERmrWFs.jpg

高士身旁的山丘

马远命名此画为《高士观瀑图》,但画面主人公并未观看位于其身旁的瀑布,反而在看瀑布汇入地面,形成的河流,此举为何?其实,对“水”进行哲学阐释,是中国哲学的传统。孔子曾对着川流不息的河流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轼在《赤壁赋》中也曾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古人画名点名了画面主人公的身份——高士,面对这奔腾不息的河流,不知高士有何高见?

LNDC9MyCzMTf0GKedzwYaxFq6X9s2pp9vh37VetZ.jpg

松枝、山脉及瀑布

jHV3h250H4jDPEFciiQJmNd7PQgCw8HV1MP39ed6.jpg

图中之“水”

现实中是否有此高士并未可知,但马远确曾多次面临大江大水,并绘制系列“水图”。或者,图中高士本就为马远投影?

z0Azlg5zzmclzeePNawEJTwhG0TCvA9YYyT7KcEy.jpg

元 吴镇 《芦滩钓艇图》 纸本墨笔 31.1×53.8cm

要想真正理解这幅画,必须先了解吴镇的身世。吴镇生于南宋末年,本为将相之后,身份显赫。元灭宋后,一方面,统治阶级对士大夫进行打压,坊间有“九儒十丐”之言;另一方面,面临“异族”统治,士大夫也不愿摇尾乞怜,纷纷归隐山林,以明其志。吴镇也不例外。此外,在中国古代,渔、樵、耕、读,常常被文人士大夫视为理想化的生活方式,并常被用作艺术作品的主题,以表达避世遁隐的愿望,其中尤以“渔隐”的素材最为普遍。

hdy4YtcsihUeSwSHJW3hqWdlPnY541lXAWfLjIN6.jpg

此图中,吴镇将自己化身成渔夫,驾一轻舟,纵情山水,表达其虽一生清贫,却高自标置,隐居不仕,虽有势者不能夺的精神。画中山水是自然山水,也是吴镇的心中山水。

EHzWJG3ED9SGdXmdPyalI9ic8z4LrT4UOUYgmKKq.jpg

画中题诗

画面水中央有一渔人,并未有人在旁,似是吴镇的自我投影。其实,吴镇的一生不就如同这一渔人吗?

Du0jFkIR7vo7TGPtwZzKPT80pvOBZBcgCgBXTvUJ.jpg

笔墨的层次变化

笔墨亦是此图可圈可点的部分,虽说不是原作,但依旧可以从图片看出,这幅图高超的用笔技巧和墨色层次变化。

OXGJWyv9emoWBoC7igdxk6bf6FdYSuqhuv75woyh.jpg

sw7vZM5mButxHYwehcqi2pfL3Rb9bapwxOmj8vaz.jpg

4T2P7jOCTabxthoNkcY5ZlzutZsM4MWTdD28VD97.jpg

Ve9fSGilUGpUw4h3r0le2bfvUMZx4yinIh8iiwFe.jpg

SLeFFwN8QZ6jWDUBSsNHntAMlqYlWugZzlmqrKEq.jpg

(北宋) 李公麟《孝经图卷》 局部 绢本设色 21.9 x 475.6 cm 1085年

李公麟对中国艺术史的贡献是巨大的。在李公麟之前,绘画的功能主要是装饰及教化。但李公麟却在绘画中加入了音乐性、诗歌及自我表达。也就是说,从李公麟开始,绘画有三大基本功能:教化、继承传统及自我表达。他还将书法与绘画结合起来,为后世诗画结合奠定了基础。

DdRHI0W80WQcdkrZia1q8hDuHjB6r1SeCleuhK3u.jpg

Fklf54VMcwb4H06lSQUPLLpNpir3PEMFjKia4k22.jpg

0u6tk0HPipOPtOarBaXErNDtT6kK7rT17c74d3XB.jpg

卷首及题诗

《孝经》,是宋代新儒学经典的十三本经典著作之一,并且一直是直到现代为止中国传统道德教学的基石。不同于以往对《孝经》仅以图像阐释,李公麟在绘画中加入了文字解释,并简要表达了自我对孝道的理解、当前心境及处境。这里并不过多介绍《孝经》的内容。我们采用“近距离观察”的观看方式,看看在这幅画中,能发现什么惊喜?

aEu1kM24gOX1gbX4AjlEF2951hKWxDj89qGFzLAj.jpg

慈祥和蔼的父母

H9TwVxXR6MnJcsJ6KW8xitar5PJThOa6W7WBVfBo.jpg

游戏中的儿子及看呆的孙辈

这些瓶瓶罐罐你认识几个?

FfhvU9E2Iq1GU52JzHMjUU9X2nflRKNdbqCLiMZI.jpg

舞蹈中的子女及手持玩偶的孙辈

其中有慈祥和蔼的父母,亦有聚众游戏的子女及看呆的孙辈,一派祥和景象。

z6gz0tXibEHNFbXriYY2U0WNgTFXMOlGE7f6ReC0.jpg

树后之人观看乐舞,右下角有一击鼓人

其中亦有一人立于树后,观看乐舞,令人忍俊不禁。

1a5glm7YpmpmzJChtmh7blaFYrrBkibyl88euYpP.jpg

作揖问好

OX3hhw8BhvrOO7CzrbKBNAY3MrEBuFEqHFkCXoVO.jpg

作揖问好,左侧之人似乎刚远行归来,肩上似有包裹

OmGAk75Z35rrM6A5cvd9gphx6uWN4nsl58ZL40ZJ.jpg

闲聊中的友人

见面作揖问好、边走边聊的友人、携孙游乐的长辈、牵着马的牧童、华丽的仪仗及观看的路人、甚至有赤身裸体的两人。虽是为了教化,但这一长卷确实向观众展示了生活百态。

19wwRIX9H6pWQ3RUXx0PZd9xHspB5alFdswAZrD7.jpg

牵马牧童

DgeQH7XKEdn5qyVdVBEYEGCDDCgIR5G7jNzvlleX.jpg

白鹤

dMBo5z5xMn9ovdeSjxT2j2vsvq2v4FGcKLBb3usD.jpg

归家,随从前去敲门

E5HvwUO2WZ2Rvk7lK9yalDlBPX4PjchZ5ebXk4wJ.jpg

华丽的仪仗

0apYCHwpsFI0rkMfq3V8wn9U5wPlmX8s4xNDZrJL.jpg

有一人向车辆张望

右下角之人似乎在回头张望擦肩而过的路人

0nCDeWye0E0VmNAu3fwqMBeXtGFwNdnOrZhdHuVy.jpg

赤裸的两人

daBfvUqgGZmMoFSKlB0wxfkFQjNDOYh1BtqDazZC.jpg

携孙游乐的老者

HlmvLWhAUttq49HqOkye4GJNZDpAzQTHUJTLGnF4.jpg

4ry3lS4JUg7TZfvcSCKotWFBbP5AihSScaYz42l4.jpg

(元) 赵孟頫 赵雍 赵麟 《吴兴赵氏三世人马图》卷局部  31.1 x 890.3 cm 1296-1359年

赵雍为赵孟頫次子,赵麟为赵雍次子,祖孙三人为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因此图为祖孙三人合作,故称《吴兴赵氏三世人马图》。

H11G3eWKbwtYbYMPgUQmCrdxyPGUvXWK5VvQ4Zbu.jpg

9g7dPwkP1MMqcjjo4sOtKwKxPHfWbOMx4DAM2Hte.jpg

(元) 赵孟頫 赵雍 赵麟 《吴兴赵氏三世人马图》卷局部  31.1 x 890.3 cm 1296-1359年

王蒙曾在雪庭禅师收藏的《赵氏三世人马图卷》上题跋,谓赵雍笔法得曹霸为多,赵麟笔法得韩干为重,赵孟頫则“兼曹韩而获其神妙”,从这件祖孙三代的合卷中可见赵氏鞍马人物的发展和沿革。

BHtLQQaQqcqzH9KqStf7HQE3UBfTDkgaFzoNRBZz.jpg

(元)盛懋秋林渔隐图团扇 绢本设色 26.7×33.7cm 1349年

1vgYGKtyVYJxg0d75TDFErgexiZyfxtjzX2xhSO0.jpg

(元) 盛著 《秋江垂钓图》团扇  25.9 × 27.5 cm 1370年

pdkwAUJI5O6tgs94szSHoBHfdQzJoDi5oLBQUh96.jpg

(元) 邓宇 《竹石图》轴 264.8 x 68.9 cm 1360-1367

sOhpTo3hE1IZ8C4CoARtd6mqSZMtXMuKPBH8vXvs.jpg

9HEwrVdOPW6jIBDxMAxtQumSOMSAyZP5cJAxP4u1.jpg

G7SP6dBlOxPh6zWTqPOaqHan10PqRYRVqRAd263q.jpg

dPBijWIdBe7t31v3vc8ekbPumYCcwVykNdKVDDGW.jpg

 (元) 王振鹏 《维摩不二图》卷 40.2 x 895.7 cm 1308年

此图为王振鹏临摹李公麟(传)所作的《维摩演练图》的作品,画面描绘了维摩向奉佛祖之命前来探病的文殊师利以及僧侣、天女讲授大乘教义的情景。图中维摩坐在锦榻之上,薄帽长须,面部略带病容而精神矍铄。坐在对面须弥座上的文殊师利,正在静听对方说法。两旁还有许多聆听说法的僧侣、天女、神将。维摩侧面的散花天女,调皮地把花撒到大弟子舍利弗身上,舍利弗连忙去掸,情态狼狈。

G9ufasOxV0IpshU4kabM5q9ADe6yF3mcfNt5WtRK.jpg

卷尾鉴者题跋

vqq1DoW7l3jAYopCEmJXYkIScNhQbQcwdkSobll5.jpg

面部略带病容而精神矍铄的维摩

rdikmRMj7Vibxi2apWxEc9KlJBtLAS7oVIL7bjbP.jpg

以兰叶描技法描绘的天女、僧侣的衣纹

在题跋中,李振鹏说明了作画的灵感,他如此写道:“至大戊申(1308)二月,仁宗皇帝在春宫,出张子有平章所进故金子云卿茧纸画《维摩不二图》,俾臣某归于东绢,更叙说不二之图。某当时奉命临摹,更为修饰润色之。图成并书其概略进呈。因得摹本珍藏,暇日展玩以自玩也。东嘉王振鹏。”

gAAZIr4oMBxddTf0JOsHHDSum2voVqoVBwbCnKRC.jpg

脚踩莲花的文殊师利

EB0JSDuN22mFWCngNRmeFMpPlGi4R5oKG7x2UilH.jpg

文殊师利的座具

FyexRRnMtSKv0e08vccTeCfrNaDIOvdparat3SbX.jpg

听经的天女、僧侣及达官贵人

衣纹有曹仲达遗风

相较董源、马远、赵孟頫等人,王振鹏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并不太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绘画史倾向文人画,界画历来被文人画轻视。而王振鹏被称为“元代界画第一人”。其工墨笔界画,画风工致细密,自成一体,深得元仁宗赏识,赐号“孤云处士”。从这幅画中,亦可窥见画风。

LEJeeO9Ip80vU3HL6GLnhHKuxQ4YiBerw7XaOEN1.jpg

摆具

V7FRjULt7OsThKVMewQs48MQBgv8tv2prMBhElfT.jpg

手捧鲜花的天女

6MLvTNk9fMUwiGHdIrkXolJvyvw4QrrgeeZiKP33.jpg

手持如意的天女

当我们“近距离观察”这幅画时,便会发现,有趣、虔诚、优美指数都会翻倍,还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小发现。

apLpJGOFbZ4CEZji69cQCz0AcTBoLa2p3viNsHfO.jpg

留有小胡子的文殊师利

mjQcpr70sto6omjFRZNBFN02ResMszc60uaEEIrL.jpg

单看起来,神兽竟然有点可爱?

qDz5yAcndIAdZgfQT1MDddBNPZKCswY1KEKjngYH.jpg

画中天女手持香炉上还有袅袅飞烟

c3b4zihVvEfNzx9m8YbrXHaHhl9Zbb2zSyrBiH8Z.jpg

以手抵颌的天女

z5rnExsutzeeHrcjxwkaYDfn81XR4fclCMKrIJQJ.jpg

听经的达官贵人手持念珠

yV2BgT4yhqcKunjXmp08qoe5VCBAta1VTZ8zKyVR.jpg

举起胳膊的僧侣似乎有些哀怨惆怅?

gj5FEnFmCcbzryaQWsTV9QZciN3Y1P8ZGnVb4vvX.jpg

眉头紧蹙,认真听讲的神将同学

vm9xsExzeDgjeY6MoJn4Cbcqp2JF9WB5KDKtoQIo.jpg

LSCLRss4GaTFzKIUkVGTFwmMJkpjJ71XkABSNFDl.jpg

ezXqRDinbXk6pf5Cy6hY0sD8Xi9NRA5QE5j33XxI.jpg

3vGD2wEJG4cnAIYYtCArtL0lbRIIbRZN5oGcjRWn.jpg

SjnEPzVntvlDmndAyuHX3Eojm7NR2G01AyaqFyE0.jpg

VcbmANnx0Y4Bki3ThfBlO0RkoTmqMWZrqGiF8Z9G.jpg

8j2ZGCINWov5g2rvuLhNRcGGzAE59zn342yj72O5.jpg

(元) 周东卿 《魚乐图》卷  32.1 x 1122 cm 1291年

7syu7e15QDK5mulUctX0SX5KHOgZ7kIzh7f31LDN.jpg

明 林良 二鹰图 275.6 x 111.4 cm 15世纪中期 

jOvgPVsWAWXiZ9egApU2NkP3YhnUy8a7oZwrX7uN.jpg

aHJE0FE1Ee0ZcIRSMvp8JDZ1sWd4o07rbfszxnZP.jpg

59NNGuOu9WefY6yb18g7JzN8ptgECt3SPUi7ofw9.jpg

XKwuOWib8QinyzqhC15BkUtCSiSXSQvz0YLE5Kln.jpg

清 王翚等 《康熙南巡图(卷三:济南至泰山)》局部 

王翚曾受命以12手卷的形式记录下康熙南巡,此图为第三卷,着重描绘了康熙登泰山的场景。在没有参观过泰山的情况下,王翚基于地图和木刻版画,对这一场景进行了创作。他还通过虚构的方式连接了作品中各地点的景观通道,并以“蓝绿色”的色调歌颂皇帝的仁治。

gonWnjJjn5kUk012fRKju39qnyAL05DbRniuCwlZ.jpg

BIEclKoVzUbgRig38oAOzFwWH0UdCnQymwQQGFlW.jpg

392FRfDrTdQiIJ6rLPit2Lh1JCE14ib26xv7D4Cg.jpg

画面中细密的皴法及或悠扬或险峻的意境

RzeHNg9eplzS3PAkQ0984sL35wKt52xcnXvqVouA.jpg

寒林中行走的老妪

要颂扬皇帝仁政,有两点必须传达:第一,百姓安居乐业;第二,百姓对皇帝感恩戴德。画面氛围也必须庄严肃穆。王翚等画家也有意如此,我们用“近距离观察”的观看方式,看看画家是如何通过画面表现这两点的。

7cCKJW0m6cOLRGhRHNzhhDYM6QhxRsrpLNkw9GYm.jpg

官民交谈

PZ2HfJ81bnb1CykqFyYe6C8J8ceNhpwqUACY6QQv.jpg

山间行走相谈的两人,可能在议论皇帝南巡的事情?

EDIYXi2lHdIwlrqjAotngRb8OxmRBO6p9YJFyrKC.jpg

乡间壮硕的肥牛

oXuUzAwrwtjjzBm9w7rmsmpphGK0elzGOe48lRKU.jpg

沿着建筑,可以循见登泰山的道路

KP2DRYq2S1kF7oymyJwlUL9T8elsqMOWJEYsQl6x.jpg

9N5ccMRicVgdOpPH4otUBDD2cLI7VxE2m5RA8KA2.jpg

俨然的屋舍,出门观看的百姓及维持秩序的官兵,有的百姓甚至摆出了贡桌,还有的百姓奔走相告,动态十足

5jDScOsrEIOZWuJJzPCtxD938eTffE1FAY6BC98F.jpg

CAuCD1GUGXWI6qlFuPMQOMHACwpgGu6LrPPht3cH.jpg

(北宋)黄庭坚 《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卷局部 33.7 × 1840.2 cm 1095年

黄庭坚认为书法是自我表达的表达,意为“心灵的图画”。这一手卷包含近一千二百个字符,是草书创作的杰作。它抄录了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在宋朝政治内斗的背景下阅读,黄庭坚对该故事的抄写成为对党派立场的有力起诉,由此导致他在1094年被放逐。

Jb3BJ6iWe8ygSwYeKn1bVrCtf2ZK6NfKvlCX5vxp.jpg

NwsOdbTKu3RLP23gdJ8cVXqBbwKZ5htQFlnm2nZs.jpg

(北宋)黄庭坚 《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卷局部 33.7 × 1840.2 cm 1095年

对于书法的观看,除体悟书法表达出的整体气象外,更应“近距离”。唯有如此,观众才能观察到每个字的起承转合,才能看到其中用笔用墨的变化。当我们观看其他中国书画作品时,不妨也尝试一下“近距离”:在一幅自己的喜欢作品前伫立,仔细地观看每一处细节,体悟画家如何用笔用墨,如何经营布局,如何传递感情,如何进入永恒,并在这种“近距离观察”中,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当然,在注重细节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观察作品的整体气象。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书画,古代绘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董源,观看方式,赵孟頫,近距离观察,近距离观察中国书画,马远,,观看,近距离中国书画 古代绘画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董源 观看方式 赵孟頫 近距离观察 近距离观察中国书画 马远 观看 近距离
下一篇:西安美院疫情期间教学安排:自2月25日起线上教学_线上教学-西安美院--学生-线上-任课||上一篇:长安长安 千年名城兴衰简史_崔凯-长安城-陕美博--宇文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