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大奖空缺!王佩瑄、许哲瑜获2019华宇青年奖评委会特别奖_-评委-连体婴-台北

编辑:张桂森 来源:雅昌网
 
2019年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入围展“圣状通道”于12月13日在三亚华宇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展出

9YRoYwTBpnHDdZZrThhbFLMhcdHCOpDWGS6w4iEr.jpg

2019年三亚艺术季 & 华宇青年奖入围展“圣状通道”于12月13日在三亚华宇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展出艺术家陈逸云、陈泳因、褚秉超、覃小诗、王海洋、王佩瑄、辛未、许哲瑜、姚清妹、庄伟的作品。最终经过皮力(香港M+希克资深策展人)、唐昕(策展人、泰康保险集团艺术品收藏部负责人、泰康空间总监)、鲁明军(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策展人)、刘韡(艺术家),以郭瑛(独立策展人)五位艺术界资深策展人、评论人、艺术家的终评委成员在闭门终评评审会议后,于12月14日晚颁发奖项:最终决定2019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空缺,艺术家王佩瑄、许哲瑜获评委会特别奖。

9njW1nNrYemJSsTAcvgKcnbjAGY0JJcoarYUpYO8.jpg

评委会主席皮力对于大奖的空缺解释道:“我们觉得初审评委他们是关注的这些艺术家创作的延续性,他们的创作和他们的生存经验,关注他们过去这么多年以来的创作和方法论,对我们终审评委来说,就是关注在这个展览里面呈现的这一件作品的完成度,我们所在的时空和我们所关注的事情之间的关系。我们更关注那些观念与创作的契合度,我们也特别关注作品的完成度。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面来说,我们完成了我们的工作,我们挑选了两位本次展览最优秀的艺术家,但是我同意刘畑先生的看法,我们非常高兴看到这次展览呈现的一种无意识的状况,让很多很新的东西冒出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消化,我们需要看到真正震动的东西,像症状一样的东西能够生长、生发和完善,因此空缺大改是我们的一个选择。”

除现金奖励外,华宇青年奖将给予获奖艺术家在专业领域持续的支持,包括艺术家作品和项目的实施及展览,以及相关的策划、宣传和文献出版等。

85MB5DPQeqKPPgpZRPX4bkwQk6p0dOoARHms68Tv.jpg

2019年,华宇青年奖组委会面向策展人、批评家、写作者、艺术机构工作者等逾百位嘉宾发出提名邀请,最终提名嘉宾67位,其中包含20位上一届入围艺术家,方迪、冯冰伊、冯骏原、郭城、李继忠、李维伊、刘昕、刘张铂泷、马海蛟、彭可、蒲英玮、谭荔洁、童文敏、康康、马汀滢、王旭、杨季涓、易连、曾家伟、朱建林,4位2018年参与到“布展者之夜”的观察员龙奕瑭、李佳、赵梦莎、戴章伦,以及43位独立策展人或机构策展人,批评家和写作者,在艺术院校的老师等。最终被提名并提交资料的艺术家为160位/组。他们中的很多人拥有跨学科经验,作品形态自由开放,日常活跃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区,部分艺术家长期居于国外。经过五位初评委的评选与讨论,评选出10位入围的艺术家。今年华宇青年奖邀请了孙冬冬(策展人、评论人、撰稿人)、李棋(《艺术界LEAP》主编、《艺术新闻丨中文版》副主编、前上海外滩美术馆资深策展人)、瞿畅(Para Site艺术空间策展人)、王慰慰(策展人)、杨紫(策展人)五位作为初评评委。

王佩瑄 PEI-HSUAN WANG

7pppCl7LQNDlABHNERAobVctzdDJnKyAtkMwWGNl.jpg

华宇青年奖评委授奖词 

跨国行走途中的局部所见和细微感知一直是王佩瑄创作灵感的源头。这些偶然的发现和敏锐的捕捉,被她巧妙地转换、塑造成形态各异的“肖像”“风景”“身体”和种种不明物。她抽掉了一切在地经验和背景,但又节制地保留着触感和身体的参与度。她看似抗拒一切宏大叙事,但自外而内、层层递进的空间部署和富有节奏的形式编排,同样构织了一个普遍而又具体的生存世界,它充盈着私人情绪和偏见,并处处流淌着诗意、性感和暴力。对她而言,没有什么比这种切身的抽象化真实更真实,这也让她在整个展览中显得尤为突出。

艺术家简介

1987年出生台湾新竹。美国 Cranbrook Academy of Art 艺术创作硕士,美国Macalester College 文理学士。工作方向围绕「迁移」与「想象」,关注私密个人经历与主流大叙事之间的错综关系与参照差异,将现实叙事的隐藏吊诡细节放大,转化成既陌生又熟悉的奇异场景。

近期个展:你是我的阳光 (台北当代艺术中心,2019)、傲寒(台北海桐艺术,2018)、 天堂纪事(台北水谷艺术,2016)。 曾进驻纽约 International Studio & Curatorial Program(2018)、韩国光州亚洲文化中心(2018),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艺术学院(2019)。

水看到天空的颜色,就把它吃光了

Water sees the color of the sky and eats it all up

3SMZIE6jWx9ejIM7xqzOgzNYwMZfp8u8JxyrdnU6.jpg

6jY61bFPi12yODLH3sFzmZA5SVljmJhGVxWTTPz9.jpg

a3zdjrYPW4niUxW29aG3QrQ1NJuprP4H7rhozi1C.jpg

9t9Wog4NCadi3sJQhXJtJMXRfiVR53IW5RzkN2mA.jpg

《星尘之作:天堂一般》

录像:天堂一般,特定空间现场装置

2015-2018

rGpmfQjqbpIsjo15MeD5fjtd2h1tspV9ZftLf9kY.jpg

RtOFRoH5d0WxK2KX7WLhwcnJaAENak15keFS0YJq.jpg

《狼拉屎》

2017

碳笔、纸,特定空间现场装置

尺寸可变

Wolves Shitting,俗指沙文男性依权仗势胡说妄作,具有性影射。创作空间位于韩国木浦的废弃老摸摸茶馆(coffffee  shop 繊dabang繋),在混合住宅区洗衣店的二楼。这类场所是过去男人喝酒、赌博、接受(女)性服务的旧时代遗迹。五天内即完成此作品,直接诠释狼群拉屎、充斥粪便与长毛睪丸的地景碳笔画,和依空间属性栖息的雕塑秽物。这是于2017年暂居韩国3个月期间,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所中男性主导和资历阶级驱动的社会状态,最强烈的直爽情绪反应。作为一名「东亚外国人」女性,种族和地理上与韩国文化的接近程度相当尴尬,并未完全豁免上述父权社会规范。在这种不舒适不安全的状况下,沮丧不知如何兼顾「外来者」的身份敏感度与普世价值观,遂将内心冲突转化为作品。 事后思考,由等级制度规范化的父权制和厌女行为在当代的文化差异背景下,不能以任何借口得到捍卫或合理化。它在所谓的中性日常空间里,甚至在艺术领域中,以语言、行为和整体非专业主义的形式强加永久暴力。

fuMfoJNJZz71hmcDC1VqHCstdTFeuCmDW1CaDTDl.jpg

ILwjVXL7Qc2hKSO7DZLeVN61ATUM1w69y5PDwDGt.jpg

fQtAyxWcD9VG1albc5nfs4I3jRwQUqJRBwakOqcS.jpg

DILza6e6NuJCszkBRKZufKkHOLKAWVK7RC5jRVho.jpg

《挚爱 》

2019

玻璃纤维、树脂、石膏、现成物...等

尺寸可变

许哲瑜 HSU CHE-YU

roL7EeCN1O4BbbLkBeJcsFi9H7pS9qHqDtvCqc0z.jpg

华宇青年奖评委授奖词

许哲瑜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完整的现场把控能力。他巧妙地以高、中、低不同高度的观赏设置将三件独立的录像作品整合在一起。就现场把控来说,他是本次参展艺术家中最突出的其中一员。他的创作有丰富的层次:取材于台湾独特的地区色彩和视觉经验,以重要时事新闻,热门艺术事件作为骨干,娓娓道出某个当下的政治环境,配以历史文化,或是个人自身记忆,推展出不同故事情节并藉此展现现实的荒谬。尽管作品内的描述与现实有所距离,真人演绎与浮夸的动画,却展演出一幕幕诡异且真实的当下。

​艺术家简介

1985年出生于台北,毕业于台南艺术大学造形艺术研究所,2019年参与HISK(比利时高等美术学院)为期两年的进驻计画,现为自由艺术创作者。作品关注媒介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对创作者而言,无论是个人私密的或群体记忆,重要的并不只是透过媒介所能回溯的事件历史,更是记忆如何被建构与被观看的过程。

在怀旧却是未来的城市里,自己和自己对打

In nostalgia is the city of the future,oneself and oneself fight

7cP6b0CFvwhxHJlAIS5FnENpSqYXbc2HSeFuazYK.jpg

h2t78cwefawjFMTrxDDtdalEOT6BBq8TM9FBhKMX.jpg

UxdMvhPsHDCvPoWdLUNr9oS6qrEzzznwyh1DQeEp.jpg

《副本人》

2019

单频道录像、玻璃纤维雕塑

20'16''

艺术家以3D扫描和翻模两种不同的方法,复制台湾第一对连体婴兄弟张忠义的身体,并在与张忠义合作的过程中,探索生命如何被陈列与展示的技术。

1979年,忠仁忠义兄弟三岁,在台湾接受连体婴分割手术,手术历时十二个小时,全程于电视直播。在这不寻常的媒体宣传过程与时空背景里,手术成为各种社会与政治象征。当年为了分割手术练习,台大医院邀请了艺术家谢孝德,试图将连体婴的身体翻模,提供给手术医生进行练习。然而因婴儿不受控制,人体翻模失败了,只能以泥塑方式完成雕塑。在这件作品《副本人》中,艺术家重新翻模了四十三岁的张忠义身体,再使用3D扫描技术建立身体档案,并以这些档案为素材,拍摄了他年轻的过往记忆。

二十一岁的张忠义,曾经演出电影《假面超人》,在电影中扮演一位经营废弃公交车改装之茶艺馆的老板。二十多年后,他仍反复想象着经营那间电影里的废弃公交车茶艺馆。而现实生活中的妻子与两位小孩,亦重迭于这段想象的场景之中。

《副本人》,玻璃纤维雕塑

1979年的连体婴分割手术,医院邀请艺术家翻模婴儿身体,作为手术前的练习,最终却没有完成。现今科技进步,医院进行连体分割手术,改以 3D数字扫描,取代旧时代的翻模技术。

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同时用了新与旧的两种方式,复制张忠义的身体。一方面是对医学科技史与电影史的致敬;另一方面则藉由实体拓印与虚拟复制,思考因手术而失去的那第三只脚「共享肢」:没有指纹存在,连体兄弟两人都能共同感知与操控,但分割后却无法分给任何一人。脚的存在或废弃,成为了「一个或两个」的辩证与选择。

x10LrZl1xBBqVOa0JpT8PGugmZIKJ18iPxIdbdbg.jpg

VS4qEkZIQsshM00DHY1Tvc8eMTEzAcHV6BM98GkW.jpg

Mk2vadVawdhSlK5DagGJtXsQtDrPs4k2XNLLZ3NX.jpg

《穿颅透写》

2018

单频道录像、14寸小方块显示器,+2摄影

40'31''

艺术家以动画的方式拍摄哥哥的家庭记忆,并由这些记忆延伸至两则社会案件:有一位青少年被谋杀了,事发地点在哥哥年少时常去的网络咖啡厅,而这个事件在新闻上被制作成了示意图。另一个事件也同样发生在老家附近,一颗女人头颅因腐烂而无法辨识身分。一名警察依据头骨的外形,想象并绘制出女人生前的脸孔。

这两个事件分别在公众媒体上被制成了肖像画──新闻业者以 3D 软件制作的动画,与警察以铅笔素描绘制的被害女子画像。我拜访了制作女人头像的警员,以及新闻动画的分镜师,透过他们绘图技术的思考,我尝试在创作中构筑哥哥的记忆图像。

HNpmsaNyvRyqCSlFsgeVikc19icXo0JlXgbYfYpz.jpg

Iq21vpvhzcMgwkzDJNuti2IoirCeBQfQdt0skrH5.jpg

《重新破裂》

2017

录像、摄影5-6幅

15'19''

这件作品灵感来自于 90 年代台湾地下文化与政治之间的特殊关系。1995 年,台北重新桥上空有一个人形气球,并将各种对象,比方说洗衣机、煮沸的火锅、蒋介石铜像、充气娃娃……等悬吊到高空中,并试图将它们摔下、坠毁、堆成一座垃圾山。然而,因为技术与天候问题,气球最后在短暂升空后即破裂坠落,计划失败了。同一年,重新桥下亦发生了一场大型械斗,当天在场的人们,拿着铁棒、生鱼片刀,互相朝对方身上挥舞。然而,当我们找到了当事人,他们却说,那其实是一场政治派系斗争。

《重新破裂》组合了「全民出租车械斗」与吴中炜未完整实现的计划「台北空中破裂」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历史片段。艺术家邀请了五位当年参与出租车械斗的运将回到事件现场演出,并将一位噪音吉他手(李那韶),悬吊于重新桥上方演奏。


关键字: 内容标签:,评委,连体婴,台北评委 连体婴 台北
下一篇:2019世界十大考古成果&全球十座博物馆宣布、全国馆藏10大展览&11月_年会-策展-艺术播报-蘇富比--艺术-刘海粟-画廊||上一篇:敲黑板!他们给赛丽美术馆5周岁生日送大礼啦!_浙江赛丽美术馆-麗·源--浙江-我觉得-杭州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