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五粮液•明天雕塑奖”终评评委为大奖获得者是褚秉超颁奖
第七届“五粮液•明天雕塑奖”终评评委为4位获奖者颁奖
2019年10月31日晚,第七届“五粮液•明天雕塑奖”艺术新星演讲秀暨颁奖典礼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经过20位(组)入围艺术家的现场演讲,5位终评评委的最终评选,田晓磊、有金小组、徐艺华、张移北4位青年艺术家获得2019年“明天雕塑奖”,每位(组)获得奖金两万元人民币;其中大奖获得者是褚秉超,获得奖金十万元人民币。
大奖获得者褚秉超作品:
褚秉超 《石还山》 行为视频 尺寸可变 2019
褚秉超1986年生于甘肃平凉,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他的作品创作包括有雕塑、装置、影像、出版等。长期致力于关注并针对社会性问题及自然环境、公共空间进行讨论和艺术创作,以期运用真实有效的制作方式探索当下以及未来,艺术与现实的共生关系。
褚秉超像一个愚公式的艺术家,和游牧的艺术家不一样,是人和自然之间的死磕。《石还山》这件作品是他找了一座山,把山下的石头刷白,又将山下的石头般到了山顶,补上了山顶的部分,他的作品是典型的大地艺术的作品,用时间来换取空间,他对艺术的执着与精神让人感动。
4位获奖艺术家作品:
有金小组 《大海》 塑料瓶,保鲜膜 尺寸可变 2019
有金小组的材料是大家熟悉的塑料,呈现作品的方式和自然有一种很大的关联性,和海有关系,和自己的生活也有关系。从作品材料上呈现出艺术家对材料的敏感性和明确的手段,巧妙的将空间带入到作品的语言系统里。
有金小组 《水》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9
田晓磊 《Faith 2.0 》 3D打印雕塑群 尺寸可变 2017-2019
田晓磊 《Greatness 》 视频 尺寸可变 2017
田晓磊的作品是游戏里面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他在制造一个虚拟的世界和社会,这和游戏很相像,用3D建模的方式制造了一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环境,看他作品,从宗教、人文都在制造一个似乎有距离但又熟悉的世界,这给人一种特别不一样的雕塑语言的认知。
张移北《卧读:囚徒、情人与间谍》 尺寸可变 2019
张移北的作品似乎像是整个城市的“家具”。地面上放置的储水罐,城市里常见的管道等各种城市公共设施工具,经过艺术家的创作之后,变成了充满温柔色彩的“城市家具”,观众走进空间就像进入到了一个“钢铁森林”,但这个“森林”不是冰冷阴森的,相反给人一种“甜甜”的感觉,冷与暖的色彩不同以及坚实与软熟的肌理差异,在不同属性的物体间呈现与传递。
徐艺华 《紧张关系》气球、竹子、铁板 尺寸可变 2019
徐艺华的《紧张关系》既保留了雕塑本身的视觉表达,又形成了与传统意义雕塑的不同。通过气球与竹子、铁板之间形成的压迫感,形成一种膨胀的力量的冲突。同时,观众可以穿行在作品中,也会有一种紧张感,作品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这种形式语言为作品注入的力量。
终评评委孙振华对于本年度“明天雕塑奖”进行总结点评
作为终评评委,孙振华在20位年轻雕塑家演讲之后,对于第七届“五粮液·明天雕塑奖”中青年雕塑家的作品呈现出来的趋势总结了六大趋势:
一、“明天”的雕塑越来越开放,越来越不可定义;二、雕塑家的身份也越来越不可限制,未来会逐渐走向“雕塑+”;三、雕塑创作开始呈现出“去材料化”的倾向,青年艺术家们虽然在广泛利用材料,但材料在他们的创作中更多的是媒介的作用;四、雕塑家个人的想法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在他们的创作汇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五、科技、机械、感应开始越来越介入雕塑的创作中;六、从风格学的意义上来说,重复、混杂和场域的互动成为当下青年人雕塑创作的特点,孙振华用“超低空飞行”来比喻,他认为当下的青年雕塑家在雕塑创作上越来越拒绝崇高,超级生活化。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在第七届“五粮液•明天雕塑奖”艺术新星演讲秀暨颁奖典礼现场致辞
五粮液集团在第七届“五粮液•明天雕塑奖”艺术新星演讲秀暨颁奖典礼现场致辞
青年雕塑家演讲现场
第七届“五粮液•明天雕塑奖”于2019年5月20日至8月31日在全国(大陆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海外地区、45岁以下从事当代雕塑创作的青年艺术家中广泛征集。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收到来自包括中国、中国台湾、韩国、英国、法国、德国、伊朗等海内外近300位艺术家的热情投稿,作品共计600多件。9月10日起,10位初审评委进行了紧张细致的评审工作,以不记名投票方式选出20位入围艺术家。
开幕式现场,嘉宾与青年雕塑家合影
本届“明天雕塑奖”10位初评评委包括: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于凡,著名雕塑家史金淞,中国台湾艺术大学雕塑学系教授宋玺德,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教授陈克,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何桂彦,韩国知名艺术家金泰俊,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杨北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班陵生,策展人、批评家唐尧,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谭勋。
终评评委在展览现场
本届“明天雕塑奖”5位终评评委包括:著名批评家、策展人,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孙振华,著名雕塑家、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刘建华,策展人、美术批评家、韩国策展人委员会主席朴天南,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雕塑家焦兴涛,明天文化创始向理。
本年度的“明天雕塑奖”已步入第七届,作为终评评委的焦兴涛向艺术网、艺术头条app介绍,明天雕塑奖七年来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发起时主要面向中国西南地区的青年雕塑家,后来全国各个区域的青年学子都参与到这个平台中,全国各地的青年雕塑家都获得了这个平台的帮助。从今年开始,主办方将“明天雕塑奖”推向一个更加国际化的层面,从西南到全国,再到全世界,明天雕塑奖的青年艺术家们有了和全世界艺术家展开更多沟通。
奖项机制的设置方面,焦兴涛介绍,从2018年开始“明天雕塑奖”设置了艺术新星演讲环节,对于青年雕塑家作品的传播以及他们个人的表达能力有了极大的推动和影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艺术爱好者的加入,经过每位艺术家对他们艺术的讲解,5位终评评委现场投票,评选出获奖名单与大奖获得者,这也能体现出“明天雕塑奖”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展览开幕式现场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黄政教授 致辞
开幕式现场明天文化创始人 向理先生 致辞
开幕式现场韩国策展人委员会主席 朴天男先生 代表终评评委介绍本届明天雕塑奖情况
开幕式现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于凡教授 代表初评评委宣布20位入围艺术家名单
开幕式现场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 焦兴涛 教授
通过本年度“明天雕塑奖”的评选、入围与展出情况,焦兴涛总结了当下青年雕塑家的创作新特点:首先是“后雕塑时代”如何去重新定义雕塑?青年艺术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探索。第二,青年雕塑家的创作越来越强调作品和现场空间之间的对话关系和对应关系;第三,不仅仅是雕塑创作材料的多样性,还包括创作观念、方法、技术的运用等多方面都是新的尝试,并且是吸引人且值得期待的。同时,焦兴涛也认为,中国的青年雕塑家面对传统材料,对于传统文化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关注。
展览现场重点作品图集与作品解读:
曾庆强(中国 台湾)《90x200》 床单,铁,木
台湾青年艺术家曾庆强的作品,通过一件雕塑来表达跟自己的一段经历,这样的作品和艺术家的私人生活有一定的关联,他曾经有一段在国外留学期间生病并自己住院的经历,他将患病期间自己躺在床上的孤独经验注入作品创作,探讨身体、空间、时间、欲望等。
林仪 《游戏场域》 橡皮筋 充气圈 200x200x30cm 2019
林仪 《协奏曲》橡皮筋、日常物品 尺寸可变 2019
年轻的女艺术家林仪对日常不起眼的生活用品特别敏感,在《协奏曲》中,她经过橡皮筋的联结,因弹力与拨动产生振动,发出了美妙动听的协奏。在《游戏场域》中,她则通过橡皮筋这种特殊的日常物品进行打结,并不断积累这种打结的橡皮筋,一两年的日积月累,她邀请自己的妈妈、外婆和工人们一起打结,积累下来一个特殊的游戏场域。
许毅博工作室《透明社会:那一缕光》 电子元件、白钢、油墨 2017
许毅博工作室的观念揭示的是数字化给当下社会带来的社会价值观的改变,突破了原有人们对雕塑作品的感受。
赵焯 《刺》 金属、胶合板、塑料、机电 250x40x40cm 2017
赵焯《刺》,是一组动态雕塑作品。对于赵焯来说,以机械装置的动态模仿某种运动,类似于人们熟睡时的呼吸、海胆触手的摆动或是花朵的开合运动。当雕塑开始运动,观众依旧能够从中感受到类似生命的气息,冰冷的机器仿佛又有了体温。
李树淡《集异记杂货铺》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8
李树淡《集异记杂货铺》的创作来源于宋代的一本《集异记》,他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材料,以一个开放式的工作室,展示艺术生产和产出的整个过程,他想塑造一个正在营业的离奇的杂货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瓶子、罐子,石头、包袱等。艺术家通过现场参与或者线上参与的方式,将这些物品卖给参与者,或者交换物品,通过换来的钱再去买其他的物品。
黄杰 《杀马特-粉墨登场》 农具 彩色人造革、银色铆钉若干、圆形展台、假发 260x450x200cm 2019
黄杰的作品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把一个复杂的东西搞的更复杂。他把“杀马特”更加“杀马特化”,他模仿“杀马特”,并把农耕文明的工具以“杀马特”进行包装,赋予了“杀马特”更加“杀马特”的意义,总体具有反讽的意义和巨大的冲击力。
陈俊恺 《一天 2019/10/31》 亚克力、胶合板、Mapping投影、音箱 112x193x80cm 2019
Haein Kim(韩国) 《普鲁斯特的结》 网袋、毛线、爆米花 600x600x380cm 2019
韩国年轻的女艺术家Haein Kim关注日常、细节、个人细微体验,让我们想起布鲁斯特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追忆童心,对过去日子的回忆。她并把气味引入到雕塑现场,把嗅觉加入到雕塑作品中,使得日益跨界的雕塑更加跨界。
竹子(吴建安) 《蛇吞象》 铝 真石漆 365X225X295 cm 2017
方剑 《青春》 《四季》《生命的每一天》《无尽的思念》 阴沉木木屑、胶,阴沉木、大漆、银箔、螺佃、瓦灰、雨花石, 尺寸可变 2019
LEE CHANJOO李赞柱(韩国) 《桥 2013》 木材、黑色水性燃料、钢丝绳 250x40x200cm 2019
王凯《余温》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8
王凯的作品材料其实很多,他在收集了日常生活的边角料,将此组装成作品,从收集到制作政个过程都很有意思,借用了很多灯光、机械的手段,这背后也会有很多故事,这个故事则是今天的社会给艺术家的一种感受,艺术家用这种的方式让观众感受这种故事。
张增增 《转运》 技术支持:三弓科技 , 旧老板椅 旧地板 电机 1760x760x140cm 2019
Haein Kim (韩国)《重复》 电脑、投影仪 尺寸可变
20万小组 《公园计划》视频、声音、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7
20万艺术小组的作品“公园计划”,当他们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正好赶上杭州象山校区周围拆迁,众多建筑以及生活材料让他们萌生了创作作品的想法。他们先收集了一个月的材料,里面有800个盘子,30多个床垫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具,他们对这些材料技进行反思,都是比较私人化的东西,有些材料上面还刻着以前主人的信息,他们在杭州象山校区待了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什么公园,于是就想用当地居民的东西给他们做一个公园。
本届展览由四川美术学院、四川明天文化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办,五粮液集团独家支持,由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和YT CREATIVE MEDIA云图承办。
关键字: 内容标签:明天雕塑奖,雕塑,,明天,可变,艺术家明天雕塑奖 雕塑 明天 可变 艺术家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