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潺音汉声_以水为媒:武汉江汉路一号艺术中心开馆展开幕_水-江汉路一号艺术中心-雕塑-作品名称-艺术-展览-闽南

编辑:陈耀杰 来源:雅昌网 
 
近日,“潺音汉声以水为媒——当代艺术展”在武汉市江汉路一号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易超担任策展人,

近日,“潺音汉声 以水为媒——当代艺术展”在武汉市江汉路一号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易超担任策展人,作为江汉路一号艺术中心开馆展,呈现了崔光耀、崔明达、丁立文、金善珍、李冰、刘畅、刘宸、刘述鹏、唐钰涵、万里驰、汪玉峰、王闽南、魏飞、易超、余康、张松涛、张有魁、赵焯、龚颍南、曹妍亭等20位艺术家以“水”为主题的创作。

“ ‘以水为媒’是以武汉城市特性‘水’为主题的一次当代艺术群展,邀请了国内外不同表现风格的二十余位艺术家参展。此次展览旨在将城市印记映射在当代艺术中,提高武汉城市血液中的人文浓度。”策展人易超讲到。

他表示,“水”是顺应的、柔弱的,又是澎湃的、凶猛的,它与万物无争却又张力十足。”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里面也蕴含着深邃的以水作为表征的中国哲学。当然,水因其柔顺与可塑,也充满着许多的不稳定性与或然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代社会与文化艺术的镜像。

AB1b9seCMknflSkQNWeCKP7LXkCmqJeYOKNLVqpI.png

作品名称:《溢水墙》   作者:唐钰涵    尺寸:可变    材料:陶瓷

《溢水墙》是展品之一,艺术家通过陶瓷材质的铺垫与结合来模拟水的动态。将一个个源源不断溢出水并绽出水花点的泉眼以墙面浮雕的形式垂直形态呈现在展厅中,把“风生水起”的水转换成一组能融入当代审美的室内浮雕。固态与液态,灵动与坚硬在《溢水墙》中合二为一,以水作为介质,《溢水墙》不禁让观者思考—当代雕塑是因为风水而变得具有实用性,还是因为精神的信仰使雕塑丧失实用性而变成“审美”。

RinUT45tQeN9y5Tzx0XZvp5ptI6OFn2N536X9MAj.png

i7kiM2kjl5Obkm9UyjiV2JidbUvKkjRF0u8A8aHE.png

作品名称:《水咒》  作者:王闽南 尺寸:600×12×180cm   材质:综合材料

《水咒》由青年艺术家王闽南将54个瓶子和日常生活中废弃的金属物件排列组合而成,在54个人空瓶内注入武汉的各大湖泊和长江之水,并将其电解,在化学反应下金属物件慢慢氧化成粉末,随着时间推移,形成不同的色彩和画面。

《水咒》传达了水在可控的瓶体空间内产生了不可控物质变化后的深刻含义,即将无形有形化,有形不同介质化。艺术家在可控的物质基础上拓展了自然水的边界,将水以媒介的形式和自我意识高度叠合,将水艺术化,将艺术意识化,将意识物质化。

foiDE31MH6qsiSXyuvuXkGV8Tx2alNB9aq7ZaNjU.png

xkOhO4iou4GD127wHpYpeAkDkb4FIjx5y0j0uHBB.png

作品名称:《之-镶嵌》   作者:张松涛    尺寸:可变   材料:木、锡合金

《之-镶嵌》是将锡合金镶嵌进木质上,任纹路随意流转。天然木质的本色与金属的银色形成一种微妙的视觉感受,木和锡合金两种硬材质互相交织融合。以两种不同材料的碰撞组合开始探讨“物的深层表达”问题,它从人文视角重新审视物与人的关系,以此来探索普通物质背后的深层内涵,拓展了物的表达维度,也展现了艺术家的表达欲望。

DeLDyWFMYcaI3ukZcCvCVHOXxgQl6Gj6mvI1fUrR.png

作品名称:《尼斯沙滩》    作者:崔光耀      尺寸:700*200*400 cm    材质:木

尼斯海滩原是法国南部一处海岸,游客缤纷,络绎不绝。而此件作品,正是艺术家通过雕刻艺术传达出来的当下所感。通过垂直放置的木块和类人的姿态呈现,在展厅内再现了当时艺术家踏足过的那片尼斯海滩。

他看到了这里的海,还有这里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各种肤色、种族、文化在这里交织,他们在这里消费、娱乐,不同肤色的居民在尼斯海滩上呈现如出一辙的消费模式,几乎是全球化的缩影。当代艺术和全球化同是时代性的产物,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以当代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雕刻塑造手法,而通过非传统手法雕刻呈现全球化语境,是《尼斯沙滩》所要传达的。它打破了时空限制,艺术家以全球化作为当代艺术切入点,在展厅内重现了当下艺术场景。

8oSh9XkGtdU2IjmyHhjtt5i94JdLM0gq9A1wObK1.png

作品名称:《Significant form》   作者:金善珍    尺寸:可变   材料:塑料

《Significant form》即有意味的形式,韩国艺术家金善珍以塑料作为原材料,塑造出漂浮不定的云形象,它以此探讨生活中某些低成本工业制品存在的意义。

就当代社会而言,低成本工业制品不断的充斥在生活中,无法销毁又作用甚微,而它是否只能以实用性存在?如何转化视角将廉价废品赋予艺术意味是艺术家所重视的。《Significant form》探讨了工业制品的多种可能性,世俗意义中的“废品”被艺术家赋予成为天上忽明忽暗的云朵,遥不可及,映现出世俗意义上的“美好”。相同物质被赋予了两种对冲的属性“废品”和“美好”,二者残酷的兼容向观者昭示着存在即美好。

除文中提及的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作品外,此次展览还展出《海骨》《盛世·逍遥》《精卫填海》等作品。

LDnKwLVHkGfdH5ynUlUWGaVDVSwEC7moRMyop9pE.png

作品名称:《海骨》    作者:丁立文     作品材质:汉白玉石

kQvDSluE4t3RQrIahDoEXtk9rBfdgz25tUjIdgXI.png

作品名称:《盛世·逍遥》     作者:李冰      材料:纸纤维

0ZbczQ6hSX3xVeZrCIEZo5k8hFCzHFxh6GPQcBiX.png

作品名称:《精卫填海》  作者:易超     材料:纸笔

结语

此次展览中艺术家遵从着艺术发展的逻辑,以当代艺术的方式具象自身的体验。

在多重角度下,水以思想载体的形式被艺术家发掘,他们揭示隐藏在物质水后面的当代艺术的隐喻,后以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形态各异的出现在各个作品中。参展艺术家则希望“以水为媒”将武汉当地文化性质拓展到艺术领域,在大众视野下完成对艺术介质的审视。

《以水为媒》当代艺术展将持续展出至12月1号,在武汉树立了一个艺术新坐标,在时代性的基础上为武汉这座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

ZMyj8FOZOJ4VI0nkeQW5OFADCmDsLATPs8lhYTdH.png

展览名称: 潺音汉声,以水为媒

展览时间: 截止2019年12月1日

每日开馆时间10:00-17:30(周一闭馆)

展览地址:武汉市江汉路一号艺术中心2F(近武汉关旁 原盐业大厦)

策 展 人:易超

策展团队:朱茜,何琰,吴广锴,姜雅歆,周俊,黄竞

主办方: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承办方: 武汉瑞美展览股份有限公司

参展艺术家:

崔光耀、崔明达、丁立文、金善珍、李冰、刘畅、刘宸、刘述鹏、唐钰涵、万里驰、汪玉峰、王闽南、魏飞、易超、余康、张松涛、张有魁、赵焯、龚颍南、曹妍亭

鸣谢:武汉市江汉区政府

门票:免费


关键字: 内容标签:当代艺术,水,江汉路一号艺术中心,雕塑,,作品名称,艺术,展览,闽南当代艺术 江汉路一号艺术中心 雕塑 作品名称 艺术 展览 闽南
下一篇:韩天衡大型个展“守正求新”亮相国博_作品-现场-秋雨-摄影||上一篇:2019“青.红.皂.白”_青年艺术家作品展在重庆壹零捌老教授美术馆开幕_重庆壹零捌老教授美术馆-青年艺术家-美术馆-教授-致辞-嘉陵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