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孙原&彭禹:你可以把这件作品看成一个120分钟的电影_孙原-彭禹-阿拉里奥--列传-历史-民团

编辑:李家丽 来源:雅昌网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重要的艺术家组合之一,孙原&彭禹时而用抽象的机器直击观众的内心,时而委婉铺垫的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重要的艺术家组合之一,孙原&彭禹时而用抽象的机器直击观众的内心,时而委婉铺垫的把观众一步步引入他们层层设计的“历史”,此次在上海阿拉里奥画廊,他们一本正经的给观众“Free”了一个“穿越历史故事”。

vujdCLkkdJ9J83BpxWtgnpabR3nRae7VmDmPmaWt.jpg

xd5BaDVu2FYIWdNoBF90AiIOqC2tB4dH1WEojzqL.jpg

展览现场

一进门的展墙上贴着一行字:“1943年,一架日本零式战斗机被我民团炮火击落,日军飞行员菱田盛之介坠机后被击毙”。 目光转入展厅现场,赫然陈列着被炸成两段的飞机残骸、一架大炮,让人恍然觉得进入了某个军事博物馆。脱离机身的螺旋桨硕大无比,不完整的零部件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仿佛只要通上电,下一秒它就可以转动起来,这架残留的发动机与螺旋桨似乎还透露着自己是二战期间最先进的武器。再往展厅内部走,机身尾部残骸与完整的螺旋桨产生一种冲突,使人不禁遐想:这两者属于一架飞机吗?飞机残骸十分破败,机身千疮百孔,带着被轰炸的回忆,其表面仿佛由于年代久远而显得陈旧,在机身下部依旧留有机油流淌过的痕迹,这种种迹象仿佛是告诉人们:它经历过战争,并被敌方击落。在它的左边是一架完整的大炮,虽略显陈旧,但气势依旧十分雄壮。

WbRQwBVC0JmXeCvcU9aBKsftP5ypLXdCyOAmL2vx.jpg

飞机残骸之螺旋桨

hlgbRTgU8uvmHkLsOwwXe7vEkVXcxONhOCD7jZaC.jpg

大炮

6XY14zWLAMzek3bWZksuEDkTZuN0LWdd0B0grHDS.jpg

飞机残骸

沿着展厅左转,便进入一间放有玻璃橱窗的暗房。在橱窗内,陈列着一把佩枪、一把口琴,一张面容姣好的女性照片,以及一条白色的丝巾。这几件展品与另一展厅的雄伟相比,仿佛风牛马不相及。这些物件与武器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位女性与飞行员什么关系?为什么在战场上要携带口琴?

SHrtYyfQupwjbEa46GjvH1QcweurQgHH8zUIpYLH.jpg

橱窗内陈列着飞行员的遗物

6L4qtRLGw17a2e4opjK7f4iJkFZR4dD08S4CRgju.jpg

丝巾、口琴、照片等

Y8AmdyCuAWGQu5bEXiIX3bBGyTT9e29b5a7GUfht.jpg

配枪

信口开河故事A

这几件物品是孙原&彭禹“故事”主角留下的证据,艺术家将其命名为“信口列传”(Free Biographies),“故事”是这样的:

1943年,位于中国某地区的民团(非当时正规军),炮击了一架日本零式战机,弹片射中飞机将其击落,坠毁的飞机被摧毁成两段,驾机的日本飞行员坠机后被当地民团捕获并当场击毙。从被击毙的战斗机和飞行员身上,民团搜查到了这些东西:一把佩枪、一把口琴,一张女性的照片。另外一条崭新的白色丝巾为飞行员丝巾,系在飞机的座舱盖外。事后查明,这名飞行员系日军飞行员名为菱田盛之介。

WhI89rU8TMBZVoQm6bnKdVLzYXmcvi3SbdYjGxQ4.jpg

ieIoS6kBb05RPK9NOHGxk4sZb3FGfRsfcqx3KzJA.jpg

螺旋桨局部

疑点重重故事B

首先,从飞行员身上搜查出的女性照片来看,这名女性生活于民国时期,十分美丽。那么,这名女性的照片为何出现在日本飞行员身上?她是什么身份?他们是什么关系?其次,一般来讲,飞行员通常将白色丝巾系在颈部,一是为了防风,二是为了如果战机中弹,飞行员打开座舱,挥舞白丝巾表示投降。根据日内瓦公约,投降的战俘不能再被处决。但在这架战斗机上,白色丝巾却被系在座舱外部,是否有这样一种可能:被击毙的飞行员本就是来投诚的?其次,实际上,在二战的前半时期,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无法击落任何一架日本零式战斗机,而且展厅里这门大炮并不是一个高射炮,一个民团炮火如何击落它? 从目前仅有的“证据”来看,如果用这门炮剐蹭爆炸并击中这架飞机,我们姑且大胆猜测,是否是飞行员有意降低了飞行高度和速度,甚至到达了一种就要降落的程度? 至于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还有待观者探索。

T5kqUW2Gay4CA0XaAcQWvlz6aKVxjnwLGbyKGghB.jpg

4bZIl2srUiSWADfkSwqnzQIAzsuzXgbgz8wnWZkw.jpg

大炮局部

蝴蝶效应故事C

这个相当逼真的故事,是艺术家杜撰出来的,意欲反思历史,呈现历史与真相的关系,唤起人们对幻像的敬意:历史的哪部分是真相,哪部分是人们的愿望?我们的所学所看一定是真相吗?其中是否夹杂了我们的愿景?

一个战场上战斗机的飞行员,带着一把口琴,或许我们可以猜测,他是一个带着乡愁,热爱音乐和艺术,喜欢中国女人的人。或许,他不希望战争,带着技术和当时最先进的飞机来投诚。或许,如果投诚成功,二战将早些年结束,保护很多生命。或许,今天的历史也将改写,而这整个事件的起因,皆为一个中国女人,蝴蝶效应的翅膀震颤。

不可言说故事D

飞行员的照片是艺术家孙原本人“扮演”,出生于1911年,日本东京赤坂区。1911年对位中国那一年所发生的事,是某种巧合还是什么暗示?而二战期间的零式战斗机是否也代表着一种先进的思想?如果这个飞行员成功的投诚,先进的技术被破解,是否意味着二战会提前结束?但历史不会仅因美好的愿望而发展,历史的机遇 稍纵即逝,我们只能通过艺术穿越到过去,试图缅怀那些失去的历史瞬间。除此之外,那些不可言说的伤痛似乎只能停留在黑暗之中。

U7rVEGZ1kVIioKT5UU5eNpopmONmxTYujpyRt4jW.jpg

mvSLAEALhNAg5NjzLg0mGbQRyaFVvGaVzAUJZZ3d.jpg

飞机残骸局部

此件作品延续了孙原&彭禹的黑色幽默态度及对民间力量的关注。“列传” 为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是书面严肃文体;“信口”取自汉语成语“信口开河”,艺术家称之为“Free”。艺术家将词义之间本就存在的矛盾关系并置,即似真相与历史之中的矛盾并置。而 “Free”则承载着“免费的、不承担责任的”态度,透露着艺术家对列传的黑色幽默。

在表现手法上,艺术家采用了一种历史再现的博物馆式叙事方式。 艺术家特意将“零件”作旧,虚构的故事与严肃的博物馆叙事之间产生真切联系,使冲突和黑色幽默意味更加剧烈。有趣的是,“信口列传”中所有“证据”的零件,包括照片、配枪及白色丝巾,皆是艺术家网购所得后再加工。

以下是艺术网与孙原&彭禹的独家对话

选择舒服的创作方式

艺术网:“信口列传”的创作灵感是什么?

孙原:灵感,如果我们知道什么是灵感,这个词就不会存在了。

彭禹:这件作品的产生并不是灵机一动,而是长久对历史反思的过程。基于对于历史的认识和态度。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讨论,都在这20年内不断升级,过去有很多历史主题或者历史性有关的方案,但都没有实施。到今天,演化出了这个作品。

艺术网:这次的作品,在视觉效果上,仿佛没那么狠了?在90年代早期有很多艺术家作品中呈现出“狠”的事态,但现在好像都消失了。而你们的作品虽然改变了外在形态,但很多作品还是保存着那种“狠”劲。

孙原:首先,我们不觉得自己“狠”,这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标签。我们觉得这很正常,也很舒服。现在很多人不再选择这种表达方式,是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不正常、不舒服的,所以可能他们开始使用的,就不是自己舒服的表达。对我们而言,没有这个概念,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彭禹:这个字容易让人感到肤浅,但是如果你碰到一个非常强烈触及到内心的作品,无论是电影还是艺术作品,你可能还用这个字表达,它的意思更多是“直击人性的”、“不委婉的”、“不礼貌的”,我认为我们的作品除了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内核,同时一直强调形式的完美和优雅,只是对大部分观众来说信息量太大,只能暂时从简单的角度解读。《信口列传》这件作品在表层故事的背后,是一个令人痛心和惋惜的历史性错过,但在展厅里,就像一个有时间限制的120分钟电影,我们只能给你一个完美的视觉体验。

对历史保持警惕

艺术网:“信口列传”与您之前对普通人的关注之间,有没有某种延续性?

孙原:在这件作品中,民团是击落战斗机的主体力量。在中国历史上,民团是富有家族组织的家丁。它是由普通老百姓组成,是私人武装团体。这其实是延续了以往创作中对普通人的关注,以及对历史的关照。在抗战时期,所有的中国人都有这样一个愿望:中国能够强大起来,抗击侵略,在国际舞台上有一席之地。这件作品也是在讲述他们的愿望。

艺术网:为什么这次创作了一个历史故事?

孙原:这一次,历史成为了一种创作材料,作品里所有的物都不是孤立的物的存在,而是构成叙事的节点。我如果想象一个不太一样的历史走向,它的节点会发生在哪里?以后的变化都是这个节点的蝴蝶效应,你要是编剧你肯定比我编的还好,我需要找到的就是那个起始点,那个蝴蝶。后面就靠观众的知识去补充了,但是那个不可估量的结果在逻辑上是成立的,这就是我想做的。当然如果你就想放松一下,那就看看飞机大炮就行了。

艺术网:“信口列传”中,同样采用机械的材料,为什么在作品中偏向技术这类媒材?

彭禹:这件作品虽然是展示了这些机器,但只是作为道具存在,并不是使用了机器的什么技术,与威尼斯的作品不一样。在创作中,所有的材料,比如机械、人、物都是在执行艺术家的意志或概念,技术仅仅是帮助材料执行艺术家的意志而已,它从不是关键。

艺术网:两人在创作时,会有争吵吗?

孙原&彭禹:早年比较多,现在基本不会,比较默契。

艺术网:为什么在此次展览中挑选这件作品展出?

彭禹:选择在阿拉里奥展出,一方面是因为收到邀请的时候,正在制作这件作品,另一方面,需要一个中性的展厅,博物馆似的观感来完整的讲述这个“故事”。只有这样,作品背后隐喻的历史思考和艺术结构才能展现出来。

艺术网:在展品挑选方面,都会有哪些考虑?

孙原&彭禹:除了场地限制之外,没有其他考虑。我们想展什么就展什么。

艺术与现实的背后一定还有故事

2019年,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孙原与彭禹展出了《难自禁》与《亲爱的》,成为双年展中极受瞩目的大型装置作品。

Rzle9j1hM0gjnd3MVTIbIsV5P58Kc60homgh1K0m.jpg

难自禁

vr90iuDSdklsNpdQPnAfSJkBsL1KwXjXwf2k2KTK.jpeg

亲爱的

在《难自禁》里,艺术家给予机器一种通常仅属于生物的优雅,当机器人试图控制不可控的红色液体时,却又被液体的流动本性牢牢牵制,恰如艺术的逃逸性和确定性所形成的制约对抗关系。而在《亲爱的》中,威严的大理石帷幔座椅中却意外插有一根橡胶软管,时而猛烈抽打着四周,“像一截残留在宝座上还活着的肠子,而肠子的主人已经离座。” 静止与相对静止、宁静与具有破坏力的无序状态互相更替。(此段文字引自《列传》画册文章)

gFlo2E4Ds5APlMMwLLjhGy19MauUO8MA8eZfNpvC.jpg

水族墙(Aquatic Wall)

WWbeYuSp9M6mqqXIXr4b3AxyxgVR7OvLgNlOgIMF.jpg

连体(Body Link)

其实,早年间,孙原&彭禹比这更“狠”。孙原1998年的作品《水族墙(Aquatic Wall)》,将大约五十只活着的海洋动物镶嵌在墙里;1999年的作品《蜜(Honey)》,一个冰床上露出一张老人的脸,胎儿标本蜷缩在老人脸的旁边,冰冷的床与胎儿和老人的温情形成了强烈对比;1999年彭禹的行为作品《人油(Human Oil)》,身着素衣、长发披肩的彭禹,漠然地拿着一个皮管,向膝上的死婴口中输入“人油”;2000年孙原&彭禹的作品《连体(Body Link)》,这一次放在观者眼前的是一个连体婴儿的标本,艺术家将自己的血液分别输给其中一个婴儿……

jl26apHOO16HP5E3NFIF6rKnbWrsQ1UIFltyidif.jpeg

农民杜文达的飞碟在威尼斯双年展

​2005年6月的威尼斯双年展,孙原&彭禹带来了《农民杜文达的飞碟》。对此,艺术家解释道:“在中国的农村,有一些农民自己做了飞碟,但是没有人知道他到底能不能飞起来。所以请这些农民去威尼斯在双年展上试飞。” 就这样,孙原、彭禹用戏虐却带有情感温度的方式向西方的观众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面,也就是它生长的真实土壤。

2009年,孙原&彭禹制作了他们最新的作品《今夜我不睡》,作品的主角是“警车”,配角是“流动的风景”,艺术家开着自己改装后的“伪造警车”游荡在熟悉的城市风景中,“警车”在夜间驶过艺术家平时活动过的商业区、鸟巢、城市立交桥、农民工甚至是真实的警察和警车,闪烁的警灯和广告牌上的霓虹灯不断提示我们眼前的真实并不是我们所认知的一切。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世界,两个月亮——既真实又非真实的世界。为了让这件作品混淆观者的经验与感受,艺术家在这件作品中同时设置了两种角度——“伪造警车”对车窗外的窥视与另一辆车对“伪造警车”的窥视,前者是隐藏的后者则是赤裸的视觉侵略。它揭示了人类生存的问题: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吗?

据两位艺术家透露,最新表演作品将邀请莫斯科的表演人,于今年12月初亮相莫斯科当代美术馆。

列传Free Biographies

展期 :2019.10.25 – 2020.01.10

地点:阿拉里奥画廊(上海)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879号1层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11:00-18:00(周一闭馆)


关键字: 内容标签:信口列传,孙原,彭禹,阿拉里奥,,列传,历史,民团信口列传 孙原 彭禹 阿拉里奥 列传 历史 民团
下一篇:马可鲁:减法冒险者_站台中国-马可鲁--系列-创作-艺术家||上一篇:木木美术馆“疯狂艺术超市”首次登陆上海!_木木美术馆-艺术超市-露西·斯帕罗--消费-美术馆-观众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