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冯雪+吴洪亮:策展要下得厨房__才能上得厅堂_吴洪亮-策展人-青年策展人-齐白石--中国-多维-研究

编辑:陈耀杰 来源:雅昌网
 
2012年,冯雪第一次正式参与策展,当时她在美术学院读硕士,专业方向是美术博物馆学研究。2016年初

2012年,冯雪第一次正式参与策展,当时她在美术学院读硕士,专业方向是美术博物馆学研究。

2016年初,冯雪策展的“有此山川——多维度里的中国山水”展在三亚开幕,展览由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担纲学术主持,这是他们第一次合作。

8K9vMSQUx2wBerfe9igqVuhJOQCMcqOLfEDRwwXk.jpg

艺术学理论博士、青年策展人冯雪

作为一次围绕“山水”的命题展开的展览,此次展览以一种“古今对照”的方式,组织了藏47件20世纪艺术家的山水画,和28位当代艺术家有关山水命题的艺术作品,对山水这一丰富的艺术维度和文化面向进行梳理、分析和呈现。

策展人冯雪将其视为一种对“家山”和“故园”的遥望,与当代山水实践中的精神和某些样态不谋而合。学术主持吴洪亮则将此展的呈现表述为一种“休假式放逐”,他写道:“‘山水’不应实在雾霾城市里所进行的虚无寄托,‘山水’本身一样需要诗意的栖居。”

c3vn2ji3Y33nVkgn1pI9WUlWKEysAtokRPMCP5ZW.jpg

"有此山川——多维度里的中国山水"展览现场

S3y6vBMgzN8Gn7z7xjYYJxI5NYNK1qfVoKKBUSmN.jpg

"有此山川——多维度里的中国山水"展览现场

此外,展览试图从“山水”的内部找到某些流向。以绘画中的“山水”为主体,与音乐中之“山水”、诗歌中之“山水”、互动影像中之“山水”相呼应,分为“流”、“格”、“借”三个板块。将部分20世纪以来“山水”的变化相对照与链接,呈现一个多维度里的中国山水。

“与洪亮老师合作‘有此山川’展览,是一次特别直接和近距离跟他学习的经历。作为学术主持,洪亮老师对展览从整体架构到落实细节都费心特别多,更重要的是他会提示我,在策展的工作方式上是不是可以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冯雪讲到。

zEnytR0EX5bWhwmsv03FjnOe7orluIIWfMLAvYiU.jpg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

在吴洪亮看来,像冯雪这样更年轻一代的策展人,他们的只是系统更全面,视野也更国际化。“他们的知识系统、家庭富裕程度以及见识和努力的程度,都已经非常好的了,我们那时候毕业之后还要考虑生存问题,而现在的孩子们他们不用在为这个问题考虑,他们有选择的权利。”

但不利的一方面是,他们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现在想要做一件什么时候,全球都可以很快知道,你苦思冥想想一个主意,上网一查,人家都已经做过了,这太悲哀了。之前还有时间和空间的壁垒,现在是完全开放的环境,所以不管是策展还是艺术创作,要求越来越严苛。所以做策展人会很累也很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帮助年轻人。我的态度是很乐观的,未来的这批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

bOqzF6Nz9Y1A9LmWUMYyXCs07QaJNBNldAyRzN9S.jpg

"有此山川——多维度里的中国山水"展览现场

k6kfdrqabMrPtuuFkPvW2Yu2unVyHJYA7gkThIQQ.jpg

有此山川——多维度里的中国山水展览现场

对于前辈和老师们的帮助,冯雪表示:“像范迪安、吴洪亮这些老师、前辈策展人和学者提供给青年策展人的特别宝贵的经验,他们在做研究、做展览的时候,永远都在从内外两个角度审视自己,这是一种很具跨越性的视野和思维方法,它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展览表达上,也改变着策展本身的意义。”

策展就是要下厨房上厅堂

快上研二的时候,冯雪有幸参与到了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的展览策划项目中。最初在中国美术馆接触策展工作的时候,可以说是边学习边实践,对于展览和策展的理解也是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

她参与的第一个展览是2012年在美术馆举办的《从延安走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这个展览后来巡展到浙江省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冯雪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文献资料整理和研究、联络艺术机构、艺术家和艺术家家属搜集整理作品与档案资料、借展、点交、布撤展、编辑和校对画册、协助组织开幕式和研讨会等等。

这些工作内容使得她在最初建立的对于“策展”的理解是:一方面要沉下心来做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另一方面要事无巨细盯住无数工作细节。这种认识对她来说在今天也是依然有效的。

策展人吴洪亮也有同样的看法,在他看来,策展就是要下厨房上厅堂,只有先下厨房才能上的厅堂,如果不愿意下厨房,厅堂是上不好的。其实说的更通俗一点,就是有没有搬过画框,钉没钉过钉子,作品是挂线还是直接上墙等等这些基础性的工作,事无巨细,如果基础性的工作都没有做过,想要做大体系的展览是做不成的。

dtZ943S6Qfj6g8KIiBMLFwbKocWLGZ5royxP0eoJ.jpg

北京画院美术馆“越无人识越安闲——齐白石笔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展览现场

当然,他也更为强调展前的研究工作,这也是他策划展览花时间最多的版块,他拿齐白石展览举例,在策划齐白石展览时,第一步是要研究齐白石的艺术价值,其次要研究齐白石是如何创作的?作品的时间顺序是怎样的?是在哪里创作的?这些作品都与哪些人有关系?这些问题是展览的基础,“很多人不太了解策展人展览前做的功课,所以我说没有研究就没有展览,展览是研究的一个结果。”

此外,吴洪亮还讲到,齐白石在1919年写了一本《己未日记》,谈了大量的事情,比如他去了哪里,生了什么病,见了谁,画了什么画,里面的这些人都认识吗?这些都需要去考证,说是多么了不起的学问,也算不上,但如果不做功课的话,就可能在展览中犯错误,这些都是基础,因此也非常的耗时,所以说,展览不是挂下画就完了。

s6KBDe2m4IZcnLRJTv8QvEObethnpdl1W9tLrtlj.jpg

北京画院美术馆“越无人识越安闲——齐白石笔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展览现场

策展是建立一个交流的通道

策展既是一个比较有创造性和创意性的行业,也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同时,它也是一个研究的成果,这是吴洪亮对策展的理解。所以无论做当代展览,还是传统的中国艺术展览,或者是国际性交流项目,对他来说,前期都要做研究,把展览本身视为自己的作品。“策展就像自己写文章看书一样,相对比较认真,希望大家看到这是吴洪亮策展的一件作品,这个作品是给观众看的。”

Uz16N21ZjC2h6PmgzkyWn29xYfr4vZ29444NYObG.jpg

文明的回响——穿越敦煌展览现场

在吴洪亮看来,策展就是建立一个交流的通道,增加作品或者研究被理解的可能性,或者让观众喜欢的可能性。吴洪亮比较在意的是观众在展厅中的体验,“比如北京画院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做齐白石和二十世纪艺术大家们的展览,现在来观看展览的观众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国际化,如何建立好与他们的沟通,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感受。”

尤其是当代艺术展览,很多时候人们看不懂,在做策划的时候,如何能让观众先不要轻易拒绝,他们可能看不懂,但至少第一步要做好。在吴洪亮看来,不管是视觉还是听觉,这时候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我熟悉,另外一种是好奇,当面对熟悉的事物时,观众就会联想到以前的经验,就可以理解,而好奇,就会吸引公众进入。

业界都熟知吴洪亮在策展上关注传统与当代不同领域的结合,冯雪的工作方法也会关注“古今对照”。近几年来,冯雪参与的“文明的回响——穿越敦煌”,包括她自主策划的“有此山川——多维度里的中国山水”,都采取了“古今对照”的方式,特别是“穿越敦煌”展览,在太庙艺术馆特殊的建筑和文化空间中,将艺术创造的传统与今人的借古开新、跨文化探索与融汇并置起来,以不同时代艺术作品的“对话”呈现展览母题的丰富维度。

MZSTlccibQhudwR7cVZC31baAgOGeewJkuSOgV8u.jpg

冯雪参与的“苏立文与20世纪中国美术”展览现场

“我的研究方向一直专注在美术博物馆研究和展览研究领域,到今天依然如是。我自己的策展实践其实是研究的方法之一,或者也可以说是研究的对象。在今天,做展览貌似变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当然,‘人人都是策展人’是个很有吸引力的观点,但我想策展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创造性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掉的。从美术博物馆的历史和展览的历史来看,策展是在以展览的形式进行艺术批评和艺术史写作,特别是在以美术博物馆为主体的时候。好的展览应该能抛出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这个话题可‘新’可‘旧’,但策展人需要围绕这个话题给出可以称之为‘洞见’的思考,以及有关这个思考的独特表达。”冯雪讲到。

做策展人这一行,只要出手,就必须要认真

“我会希望选择我自己感兴趣的、同时有一定研究积累的方向和题目,当然这种设定其实是有点理想主义或者说保守的,因为有时候你的‘兴趣’可能你自己并不全部清楚,而展览会替你做选择。”在谈到选择展览的标准时,冯雪讲到。

“徐园——徐升雕塑空间”展览现场

而对于吴洪亮来说,最核心的标准就是展览做完了,对双方都是加分,不管是小展览还是大展览,前些天有位德国回来的朋友,找到吴洪亮说特别喜欢他策划的一个展览,那是吴洪亮2015年在深圳为年轻艺术家徐升策划的展览,是一个很小的展览,但是他与艺术家推演了很久,“连一张招贴我们都推演了十几遍,还有我基本上不在画廊做展览,这场展览是我十几年来或者更长时间内在画廊做的唯一一场展览,所以更要认真,我没想到过去好多年了,还有人会感兴趣,对我来说听到他讲之后,心里咯噔一下,做策展人这一行,只要出手,就必须要认真。”

PJ5mEpaOEX0f20bQ7ODsTa1GyQPK284Mp5ECKnhB.JPG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观众与艺术家费俊作品《有趣的世界》(装置一)进行互动(艺术家供图)

wb6JuNQTH3Pqg8U5oOoOSLz1e6VGb9FXsEpy3aYS.jpeg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耿雪作品《金色之名》片段

nS3Owrdyea1MfY9yiiuJiVOUVrPjRllAwEWkkzEv.jpeg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陈琦作品《2012 生成与弥散》现场

ayQE5D7Q1HPrXSZF0YLwInWVArGT6FZOaSLo5ev7.jpg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陈琦作品所组成的光线巷子

提及吴洪亮最近的海外策展经验,无疑就让人想到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提及国际的策展经验时,吴洪亮表示,与国内的工作环境不一样,国际展览的策划要考虑很多的细节,比如外交、民族习惯、布展等等都要非常的注意,色彩在这个国家有什么象征含义,能不能用,还有一些符号性的东西,要去查,代表的是凶还是吉,与人的交往等等,什么叫做展览的功课,这些都是。此外,还有展览的开幕式,媒体的接待如何进行?晚宴如何吃?所以策划一个展览是系统工程,很多人认为策展人是就是做一些特别高大上的学术研究,写篇展览前言就完事了,在吴洪亮看来不是这样的,好的理念最后还是要落地的。

冯雪近几年来也有多次走出国门的策展经验,2016年,她受纽约亚洲文化协会全奖资助,到美国做为期6个月博物馆考察研究和交流,当时她跟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库珀—休伊特国立设计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美术馆等等很多馆的策展人请教和交流经验,也观摩和参与过他们的几个项目。

冯雪总体感受是,欧美美术馆策展的周期的普遍比我们在国内做展览长很多,策展的流程相对复杂,面对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也要复杂一些,当然,不同地区和性质的馆在策展制度上也有一些差异。另一方面,这些馆策展理念的提出很多时候是以藏品研究为基础的,特别是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或者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等,会不停地想办法换着角度切入藏品研究,不断翻新对藏品的阐释,而国内策展似乎更多时候是理念先行,这跟博物馆在不同国家从诞生起形成的长期传统有很大关系,也体现着有关博物馆和展览的世界观。另外,从展览作为公共文化项目这个角度来讲,美国特别是日本的展览,在项目策划与执行的完整度和完成度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青年策展人不要太快的“结壳”

“我们的知识系统和国际视野差别挺大的,由于时代的原因,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没有机会去接触到更多的东西,要知道国外的艺术史学者,要掌握非常多的基础知识才能胜任,所以也是很多家庭富有的孩子才会选择这个职业。”在谈到如何看待更年轻一代策展人时,吴洪亮讲到。

他表示,中国现在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人这样一个机会,吴洪亮经常说自己这代人赶上了好时代,现在更年轻一代的策展人,他们的知识系统、家庭富裕程度以及见识和努力的程度,都已经非常好的了,而他们那代人,很多毕业之后还要考虑生存问题,现在的孩子们不用在为这个问题考虑,他们有选择的权利。

现在的网络平台加上这个时代,这是年轻策展人们的有利点,不利的是他们面临的压力更大。现在想要做一件什么时候,全球都可以很快知道,你苦思冥想想一个主意,上网一查,人家都已经做过了,这太悲哀了。之前还有时间和空间的壁垒,现在是完全开放的环境,所以不管是策展还是艺术创作,要求越来越严苛。所以做策展人会很累也很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帮助年轻人。”

“自·牡丹亭——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对于冯雪来说,她不把自己定义成“策展人”,觉着自己有点不够格,比起前辈和同行,她认为自己更像是个“展览工作者”和“策展观察者”。现下国内博物馆、画廊、艺术博览会事业处在一个持续和深化发展的时期,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同类型的策展需求很大。在国外跟一些策展人朋友交谈的时候,冯雪发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更成熟也更复杂的策展环境,挑战比以往更多,创新与变革的愿望也很大。而在美术学院里,有关博物馆和策展的人才培养、研究和交流在持续进行。大家都有很多的目标、任务或者理想要去实现,忙碌、疲惫、充满干劲这些状态是交织在一起的。

“别太快的结壳,尤其是年轻人,不要做了一个展览火了之后,就一直重复自己。”这是吴洪亮给青年策展人的建议,他讲到自己一直在策划二十世纪艺术家们的展览,最近自己也在寻求突破,比如今年三月份,吴洪亮策划了一场林岗的展览。林岗已经九十多岁,早年是革命者,然后去列宾美术学院学习,后来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第二工作室主任,又主持创办油画系第四工作室,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创作抽象绘画。把这道题交到吴洪亮的手上,要怎么呈现这样一位老先生的展览?这时候对他更多是一份责任,他要通过今天的策展把老先生的艺术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

lfNBDJyLFjhTq4r510CxR3hLFqXfiVSQNCPEfDuS.jpg

dxcjoRCmuaIMkuHnWuNuWGEJY87gy5r7mEvSpEZt.jpg

2bFK3KMKCc7TE0jhRcmx79i31sr7tiaU9cnUs0Sk.jpg

“林岗:写·生”展览现场

抽象艺术是回到艺术的本体,回到造型、色彩、情感。这跟林岗早年现实主义创作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最后吴洪亮就采取了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本体对本体。林岗先生晚年作品与早年作品在形、色、情绪等方面的对比和比较。展览的名字就叫“林岗:写·生”。“写”,在中国人看来是主观性的,而“写生”则是对客观的认识。“生”,既指代生命,也意指心灵的生发。当然,“生“也意味着“不熟”,“不熟”在艺术中很重要!展览空间也是在这个理念上推演出来的。一进展厅的一面墙上,一边是林岗先生早年的写生,另一边是一张他晚年的抽象作品,它们同时挂在一起。

林岗写生晚年画大量的手稿,令人难以置信。吴洪亮和策展团队把它放大,具体化,发现林岗先生喜欢尖锐的线条,喜欢那种内在的力量,这是一个人对形的关照。“我们要找到林岗先生在艺术本体中的性格,这就是我关心的。我不认为这是片面的当代或历史。找到艺术家的核心,把他传递出来,这就是策展。”

当然,这种展览策划方式与之前的比较注重“情感”的策划方式很不同,面对的更多的是专业观众,所以也可以预见到展览最终的受欢迎程度,不会被更多的大众所理解,但在吴洪亮看来这不重要,“圈内突破”是吴洪亮在意的,对于他来说“在策划展览时,做当时还是做未来很重要。 ”

冯雪则很喜欢“更年轻一代的策展人”的说法,她表示这或者是一种提示,在她看来,“更年轻一代”其实可以与年龄无关,而在于能不能贡献一种新的策展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才是真正令人期待的。


关键字: 内容标签:冯雪,吴洪亮,策展人,青年策展人,齐白石,,中国,多维,研究冯雪 吴洪亮 策展人 青年策展人 齐白石 中国 多维 研究
下一篇: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区复评工作在郑州举行_河南省美术馆-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美展-复评-河南||上一篇:赵冷月:三次“逃离”和晚年变法的书法先锋派_赵冷月--碑帖-变法-逃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