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200余张震撼老照片!千年“海丝”触手可及_影像展-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中国-日本

编辑:梁侨 来源:雅昌网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通道,它把世界不同的文明连接起来,促进了中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通道,它把世界不同的文明连接起来,促进了中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但海上丝绸之路对我们而言,仿佛只是一条活在地图上的、没有色彩的黑白线条,它到底曲折经历了哪些地方?究竟连接了哪些城市?越众历史影像馆此次用过200余张摄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期的历史影像,呈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地的人物群像、生活百态、人文建筑、自然风光等,鲜活而立体地勾勒出了一条触手可及的“海上丝绸之路”。

HvIAYdeoPGT4HSfGLUyaUSLxzN6IlJZYtN7ug24l.jpg

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    1811年

“海上丝路与世界文明”影像展于6月15日在越众历史影像馆开幕。200余张展出作品均选自于影像馆近年来收集到的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上的城市、地区、国家的人文地貌等主题的影像汇集。此次策展及研究团队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重点梳理了中国与沿线各国的邦交以及主要的文化交流传播的载体,所涉及的国家包括中国、朝鲜、日本、缅甸、菲律宾、泰国、柬埔寨、越南、新加坡、印度、土耳其、叙利亚、希腊、意大利、荷兰、法国、英国、巴西等。

9KZBuvKrDS8bMSVWuUh6w8QBDS8VkU9yVyuxByLL.jpg

展览现场

“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影像展可以包罗万象的,但愿我们从影像的角度上开垦的‘冰山一角’,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并从展览末尾的参考文献和推荐阅读中,找到更丰富的知识,从而对国家提倡的‘一带一路’政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越众历史影像馆馆长黄丽平谈到。

qyB7heAPkT50dPRWRzMSTylvif9iPZu5ydEqQdF4.jpg

6BG6UJuAJoYrQoZoTw9hF7fQMnpcOFJVaCYMMQwU.jpg

开幕现场

展览按照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海线路和地域分为四大单元:“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与东亚文化交流”“东南亚的多元文化体验”“印度与西亚北非的文明交会”“新航路开辟与中西方交流”。其中,以商贸活动最为活跃的两个主要干线——即东海航线上的东亚地区和南海航线上的东南亚地区两部分作为最主要展示的内容;沿线扩展到印度、西亚和北非,以及新航路开辟之后与西方各国的交流。

fmgAysWr3Abh8WaQGtnpvRWc4SKS9S97XWOBH5CX.jpg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与东亚文化交流”展出东亚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城市:自澳门开始,横跨至广州、厦门、泉州、福州、宁波、扬州、登州等地,最后停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在这条海上航线上,东亚文化的交流、传播与融合是东亚地区交流的核心。然而,文化交流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海上航行充满着不确定性,日本遣唐使就曾在往返途中多次遭遇风涛暴雨而颠覆漂流,甚至导致船体破损、船员溺死,但航程的艰辛和死亡的威胁仍阻挡不了遣唐使和入唐僧对唐文化的向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朝鲜半岛的建筑、日本制茶业和制丝业中仍能看出中国文化对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影响。

A3TTHaHbwn1IWMQqytmBBl7AjFOWogt93pTavMyQ.jpg

珠江沿岸客栈   晚清  广州

在这一单元,自起点始,我们可以看到晚清时,珠江沿岸边的房舍,船屋与沿岸客栈为商贾短暂驻留之地,由镇海楼眺望广州城内,地标性的六榕寺花塔容貌清晰;

kDrSDqNhCtrxjRBaLGnbmvRl2PkBcMr3Yo3vzpwD.jpg

广州城全景   晚清   广州

泉州一向为海上丝路的重要门户,其著名的洛阳桥始建于北宋;

LMovuN9gcoYJNiI2msmcJmx6olEHcVGdoV9IakrJ.jpg

泉州洛阳桥头   19世纪80年代  泉州

一路向北,福州闽江中州岛一副舳舻衔接的盛况,岸边洋行林立;

S6gcP7eFXbQcIZMvE7SlENVyWB0il32BdlWQYKw2.jpg

闽江中州岛   19世纪80年代   闽江

宁波航道通畅,海交方便,大规模航海从宁波出发最早在西汉,宋朝,宁波港更成为建造海船的重要基地;

oRySSnNpYDW6H7YArew4d70zwWlMFmsqMKowtnao.jpg

宁波港

位于山东的芝罘港自春秋战国时期,便是中国南北航运的重要停泊点;

A75TeHLOjPwjPSiZ1sMxaMngwvb6R9kD7qGSemLj.jpg

芝罘港   山东

韩国的仁川港,是连接中国、日本群岛、朝鲜半岛的重要枢纽,日本遣唐使所走的渤海道,经过壹岐、对马,通过朝鲜南畔与耽罗国(济州岛)之间到达现在的仁川附近,后再往山东半岛登陆;

DWRcAjcuHeEvRlBGAx0ZT2grGN03xrVLUkccfzVe.jpg

仁川港全景图  1905年  韩国

v0dLibrRQusS5APPKjuz8RUzt7VnFwLaaC1rzwfo.jpg

平壤大同门   1905年  朝鲜

日本的长崎港于1570年被申请规定为对外通商港口,此后极其繁荣,明朝的商船也逐渐开到此港。1635年,德川幕府只允许明朝商船在长崎一港进行交易。

FObDhVNqgzzb88Hf8xGzLjStmWMPxbvArsuMH5AY.jpg

长崎港   19世纪80年代  日本

3oIjy40OXiabOGhsHlkUT5u8z0zxCUnVQEbu3PQF.jpg

采茶   19世纪80年代  日本

VA7tYyvwQ0ogBCIu2xCftxv6Ac7uUt25xk5RMZjW.jpg

制丝    19世纪80年代  日本

“东南亚的多元文化体验”:从东亚交通线转到南边,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交通成为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这条线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汉书•地理志》就曾对这条航线有明确记载。宋元以降,南海海上丝绸之路日渐繁荣,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文化交往日趋频繁。15世纪初,明朝郑和下西洋更是伟大壮举,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些东南亚地区仍保留以郑和命名的城市、港口、庙宇、水井等。

MgEqFrvO8Vi7R4z7AvRB42a4i1CJCkFbTnTGrawK.jpg

东印度及其附近岛屿新舆图   约1680年

越南、缅甸、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深受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从展出影像仍能看出中国建筑文化、印度宗教文化的特点。约13世纪末,伊斯兰教传入东南亚,满剌加王国于15世纪立伊斯兰教为国教,成为了当时东南亚伊斯兰教的传播中心,并将伊斯兰教传播到菲律宾。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欧洲殖民者开始在东南亚建立其殖民统治,并传布基督教,宣扬西方文化。在此背景下,菲律宾、新加坡等地区开始成为世界重要的贸易港口城市。与此同时,东南亚的华商、华工数量剧增,为东南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0Pz2zkKtSgOvPMzRSgxmkKoeZz4Pea4xtsr9GIdj.jpg

印度尼西亚歌舞  20世纪20年代  印度尼西亚爪哇

泰国的黎明寺又称郑王庙,建于大城王朝时期,曾名为昌寺。1767年,郑信来到此地,正值黎明,故改称黎明寺。该寺曾供奉过今玉佛寺的玉佛。拉玛二世时期开始修建吉蔑式风格的主塔,完工于拉玛三世时期,塔身的瓷器碎片原为中国商船用于压舱的老旧瓷器;

ySbhZMC1FzroBk3ueO1i4p1Rg07wkam81JrErVgr.jpg

黎明寺  20世纪30年代   泰国

马来西亚槟城广福宫,又名观音寺,建于19世纪早期。该寺由早期来槟城定居的广东人和福建人创建,是槟城最古老的庙宇之一;

acx9YsDpfHwepOhAmVxjugdhC9Wjrv7R3aPcKuhi.jpg

槟城广福宫  20世纪30年代  马来西亚

菲律宾棉兰老岛三宝颜的银行。三宝颜,一说此地名以“三宝太监”郑和命名,位于棉兰老岛南部,地处海上交通的要冲,是菲律宾南部重要的国际中转港。

j2fWUTPVBTl0siU4GIZ0yUn9TlfaLnC3JRx9tfFl.jpg

三宝颜的银行  20世纪20年代  菲律宾棉兰老岛

“印度与西亚北非的文明交会”:印度的地理位置,始终注定了它会是一个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无法回避的中心地。印度文化通过海陆两道向中亚、西亚、东亚和东南亚等地辐射,临近印度的斯里兰卡地区亦成为印度文化的重要传播地。约644年,已有来自西亚的穆斯林在今印度西北边境一带居住。16世纪初,莫卧儿帝国建立,并推行伊斯兰文化。18、19世纪,英国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引入中国茶叶,并试种成功,印度茶、斯里兰卡茶开始抢占世界茶叶市场。

在这一印度唱主角的单元中,泰姬陵自然是居于首位的地标性建筑,它建于17世纪,是沙贾汗为纪念其妻子蒙塔兹·玛哈尔而修建的。该建筑结合了印度、波斯与伊斯兰建筑风格,被认为是莫卧儿帝国最精美的建筑典范;

wF3KpL4Jo614XP0bAAPjCKXcBa1U9IamUtVBtsKm.jpg

泰姬陵  20世纪初  印度阿格拉

随着欧洲殖民者开始在南亚建立据点,在印度加尔各答旧法院街可见远处的圣安德鲁教堂;

gtzIwShNdHgsCzugUeGDeygdO5rcldB3fFP8iXjJ.jpg

旧法院街  19世纪60年代 印度加尔各答  萨缪尔•伯尔尼(Samuel Bourne)摄

维多利亚火车站位于印度孟买,是为纪念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而命名,现名为贾特拉帕蒂·西瓦吉终点站。该建筑是哥特式建筑,并融合了维多利亚风格、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TAvR1NhBY7Dj4t6wubZQBQXfjHv2qPa7bwMip5og.jpg

维多利亚火车站  20世纪初  印度孟买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广州运少量中国茶籽至加尔各答,但因种植不得法而未成功,后戈登设法收购武夷茶籽,并在印度北部阿萨姆植茶成功。19世纪,欧洲人从中国引入茶种在斯里兰卡试植。与此同时,阿萨姆杂种亦被引入,并开始种植。此后,斯里兰卡大规模发展茶叶生产,茶叶逐渐成为斯里兰卡重要的经济作物;

dBCbpdGRMgNQSe87O0WFSVOL3UACcVYlFq77BMBh.jpg

亚当峰与茶园  19世纪80年代  斯里兰卡

从土耳其巴耶塞特二世清真寺(Bayezid II Mosque)的拜楼往东俯瞰,前部分为伊斯坦布尔大巴扎,远处分别是圣索非亚大教堂(左)、奴鲁奥斯玛尼耶清真寺(Nuruosmaniye Mosque)(中)及蓝色清真寺(右);

tkYmU6PX3uBlAdQUdBvIxX537oxsQyZVYKGssFyz.jpg

俯瞰大巴扎  19世纪70年代  土耳其

亚历山大港是埃及的重要海港,以亚历山大大帝为名。公元前332年,马其顿亚历山大侵入埃及,埃及由此进入了希腊马其顿统治时期。公元7世纪,埃及被阿拉伯人所占领,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ZAnniulTl2msQ5SUPjDHaaeaSu4WBUhghj1rfKka.jpg

亚历山大港附近的阿拉伯村庄  19世纪70年代  埃及 路易吉•费欧瑞里欧(Luigi Fiorillo)摄

“新航路开辟与中西方交流”:如果以公元前7世纪欧洲文献中最早出现有关中国的记录为开端,中国与欧洲的文化交流史至今已有2600年。汉唐以前,古代中国与欧洲基本局限于部分商品的互通有无,如丝绸贸易等。元至明清之际,双方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开始相互渗透、相互辐射。在交通路线上,古代中国与欧洲有陆路和海路,海路形成于公元前后。新航路开辟以前,东西方贸易的传统商路均以地中海作为出发点或途径地,意大利等地中海附近地区成为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港口和商业中心。

bzI0zQQ7hE5cDcgsPd19mbX6HnLl5UmZIVPvSzM5.jpg

那不勒斯港  19世纪90年代  意大利

mdRRkN8EcyXz627oKbd7MV0SJFT8jOH0RPZ4izYQ.jpg

哥伦布纪念碑  19世纪70年代  意大利

OPZ74jGxWupizExm8AwtsWAM73salCQ10b2h9pFW.jpg

载运棉花的蒸汽船  20世纪20年代  美国

14、15世纪,经过意大利、阿拉伯等商人的多方转手,途中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关卡征税,东方商品运抵西欧时价格上涨多倍,促使西欧各国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15世纪初起,葡萄牙人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最终到达了印度。与此同时,西班牙人向西航行,并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美洲农作物开始在世界传播。16、17世纪之交,荷兰、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始崛起,并与葡萄牙、西班牙向外扩张,建立殖民地。在此期间,中国与西欧之间的海上交往增多,中西方的文化交流频繁,直接影响了中国的近代转型。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世界文明,影像展,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中国,日本世界文明 影像展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 中国 日本
下一篇:松方幸次郎是如何建立亚洲首屈一指的西方美术收藏_梵高-莫奈--美术馆-巴黎-雷诺||上一篇:塑像铸魂_吴为山讲述雕塑背后的人文精神_中国国家博物馆-吴为山-雕塑-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化-中国-意大利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