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学人书法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接续文人书法传统,提倡干净正派的书风。让读书人写好字,让写字人回到书桌。让书法回归它本来的地位。
6月15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鲁迅博物馆主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委员会、北京崇贤馆承办的《学林墨痕——学人书法北京邀请展》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50多位文学历史等专家学者一百多幅书法作品参展,既包含古典诗词,也有自作诗等题材。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主持开幕式。
嘉宾合影
出席嘉宾有: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原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党委书记励小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王石,当代著名学者、现任中华诗词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毛佩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收藏家协会原会长闫振堂,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馆长黄乔生,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钢, 作家、书画家、政协委员吴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刘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向燕南,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章宏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书法研究所所长张志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彦民,人民画报社社长于涛,人民画报采访中心主任段崴,人民政协报文化周刊主编王晓宁,人民政协网首席运营官王珊,《海内海外》杂志主编、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小平,北京崇贤馆馆长李克等。
开幕式现场
《学林墨痕——学人书法北京邀请展》总策划、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毛佩琦致辞
毛佩琦先生在发言中再次解释了本次学人书法的含义与主旨。什么是学人书法?学人书法就是有文化涵养的书法,就是学者应该有的书法,也是历代先贤留下的风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我们今天要继承的传统。所以我们提出的理念是:让读书人把字写好,让写字的人回到书桌,高扬学人书法的旗帜,提倡干净正派的书法,使书法回到他它原本的地位。我们要用传统的理念来应对现代化,应对不同文化的冲击。引导书风是学者的责任,而书风所系又岂止于书法。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王石致辞
王石主席谈到,汉字是需要保卫的,更需要珍惜。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因为汉字的诞生惊天地泣鬼神,这是多么伟大的创造。我们对汉字充满了敬仰,而今天毛佩琦先生努力倡导的这个书展是非常有意义的,也让人很受教育。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致辞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谈到:“总书记再三提出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情况下要提倡、宣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同时对低俗、庸俗、媚俗要深恶痛绝、狠狠的打击它,不能让它们再泛滥,所以提倡学人书风正当时。一定要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不要让现代化和书法对立起来,让它有机地结合起来。”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致辞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在发言中说:“文物人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保护者,更要做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支持书法事业的发展,是国家文物局义不容辞的责任。重拾书写传统对当代学人有着特殊的意义,规规矩矩写字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本分,写一篇好字可以充分显示我们当代学人的精神风貌。我相信本次活动的举办还必将对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坚守中国书法传统的美学体系,重续中国学人书法的传统,正本清源,使书法回归本位。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原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党组书记励小捷宣布展览开幕
展览开幕当天同时进行了研讨会,对于当下书法创作、书风以及学者的文化认知进行深入讨论,重新审视“书写与书写者关系”,具有更为深刻的文化承传与整顿的意义。
研讨会现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周一闭馆)。
展览现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鲁迅博物馆,学人书法,,中国,北京,基金会,文物保护鲁迅博物馆 学人书法 中国 北京 基金会 文物保护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