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孙振华:乘飞机的文化差异_-违禁物品-国内-检查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网
 
  继《十年而已》之后,2018年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文集《处处尘埃》。这本文

  继《十年而已》之后,2018年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文集《处处尘埃》。这本文集内含三百余篇千字短文,分社会观察、艺文杂谈、生活百态三辑,这些文章是作者关于生活、文学、艺术、学术等诸多方面的体悟与认识。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直白,体现了孙振华先生对世事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文学艺术素养。艺术网经孙振华先生授权连载《处处尘埃》,《乘飞机的文化差异》选自第一辑“社会观察”。

  更多内容尽在[孙振华专栏]

文化的差异常常在一些平日不起眼的事情中体现出来,譬如乘搭飞机。

国内机场安检,安检员总是拿着探测仪在人的身上戳来戳去,听到响声,则用手去捏,至少,皮带扣是要用手摸一下的。

这种动手型的检查方式决定了女乘客由女安检员检查,男乘客则可以由男女检查员通检,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女性的感受,可男乘客是否都愿意接受女检查员的身体接触呢?每次乘机过安检,当检测仪紧贴着人的身体滑过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人好像只是一个物件。

blXD9Q8Lf3y0ioOstooeum89avDRPGZnG5JA7cfJ.png

​姚建萍刺绣艺术《中国大飞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知道有没有人对国内的这种检查方法提出过异议?

国外的机场,特别是欧洲国家的机场一般不是这样的,比较而言,他们的安检人员不会触碰乘客的身体,他们采取的安检策略与国内大相迥异。两相比较,如果国内安检是折腾乘客,国外安检则是让乘客自己折腾。

他们不通过手工去检查乘客身体,更愿意使用机器。他们并不反复提示你,要从身上掏出钱包、钥匙、硬币;而是依靠安检门的灵敏性能。过安检门的时候,机器响了,他们不会替你找原因,而是让你退回去,把引起响声的东西掏出来;再过一次,又响了,回去接着掏;直到把自己的皮带也卸了。一般而言,金属皮带扣都是会响的,所以,在大多数欧洲国家过安检,男乘客几乎都要卸皮带,男女都要脱鞋子。

事实上,男乘客们提着裤子,光着脚过安检门也是非常狼狈的,这种折腾一点不比国内机场的更感觉轻松,只是,国内安检是被动地接受检查,由检查员辛苦地进行人工操作;国外安检则是由你“自己想办法”,让机器不出声,安检员只是站在一旁监督。这两种不同的检查方式,显示出的是文化上的差异。

有一次在美国乘机,办乘机手续的时候,工作人员都要例行公事地问一句:行李中有没有带违禁物品?然后乘客必须答“是”,或者“否”。导游交代,你不管工作人员说什么,只答“NO”就可以了。

中国乘客议论纷纷,大多数人觉得无聊,明明知道大家都要答“NO”,为什么还要问呢?如果有人成心要带违禁物品,他会告诉你吗? 既然答案只有一个,这种形式主义的问话意义何在呢?

这种不同的看法也显示出文化差异。工作人员例行公事询问,强调的是每位乘客的个人责任,等于做了公开声明,表明了个人承诺和个人准备承担的责任。它意味着:我知道哪些东西是违禁物品,我知道它的有害性,我也知道如果违禁可能带来的后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次看似无意义的重复问话,都是一次公民责任的提示和教育。反观国内机场,不许带打火机和液体的警示比比皆是,可是每次在安检口,总是可以看到大量被查出来的打火机和饮品等。有的人可能的确是不知道,有的人则是抱侥幸心理,万一查不出,不就混过来了?如果在查验证件时问一句,情况是不是会好些呢?

差别最大的是在飞机落地之后。有一次在国外乘搭内陆航班,飞机落地之后,机舱里突然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是鼓励机组人员和感恩生命的掌声。我们的同胞们呢,每当飞机落地,还没有停稳,一定会有人急不可耐地站起来取行李,在我的经验里,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例外。


关键字: 内容标签:违禁物品,国内,检查,文化差异违禁物品 国内 检查 文化差异
下一篇:艺术的善与恶_绘画--艺术家||上一篇:黄乔乔:“主体—关系—传达”_当代艺术理论框架透视_——《1985年以来的当_-主体-艺术家-当代艺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