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正好是中国美术馆始建20周年。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国家级美术馆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40年来见证了时代巨变与艺术思潮的潮起潮落,也见证了中国美术的发展与成就。 中国美术馆
原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 黑龙江省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 深圳美术馆 天津美术馆
进入美术馆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美术馆数量大幅增加,馆舍规模明显扩大。过去没有省级美术馆的省会城市基本已填补了空白,美术馆、博物馆和图书馆已经成为省会城市文化建设的标配。原来有美术馆的城市,基本上完成了美术馆的改扩建或新建,旧貌换新颜。而像深圳这样的新兴城市,其美术馆的数量和规模在世界上同等规模的城市中可以说位于前列。这种依托于城市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美术馆建设和升级换代,在这40年里一浪高过一浪:1997年广东美术馆开馆,成为改革开放之后首批建成的省级美术馆;2000年建成的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美术馆;2007年建成开放的湖北美术馆,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2009年江苏省美术馆新馆落成,新旧馆建筑面积共计4万平方米;2012年建成开放的天津美术馆,建筑面积为2.8万平方米;2013年开放的山东美术馆新馆,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2013年建成的四川美术馆新馆,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过去缺少美术馆的西南地区,2017年建成的贵州美术馆,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本年度内试运营的云南美术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原上海美术馆基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改造而成中华艺术宫,于2012年开馆,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展示面积近7万平方米,成为世界美术馆中的巨无霸。正在建设中的湖南省美术馆,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而2013年建成的太原美术馆,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市级美术馆。在江苏苏北地区,2017年开馆的淮安市美术馆,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还包含两个恒温恒湿展厅。还应该看到,位于北京奥运村的中国美术馆新馆的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之中。此外,与画院体制相关的各级画院美术馆在这40年里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城市和美术事业中发挥着特别作用。
湖北美术馆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山东美术馆新馆
数字见证变化。40年来美术馆建设的成就彰显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由国家财政支撑的免费开放,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又一道风景。显然,在一些发达国家都没有实现的免费开放政策,让中国的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美术馆正日益成为公众的文化依赖,美术馆所发挥的美育功能史无前例地拉近了其与公众的距离。城市正在以美术馆为骄傲,而美术馆也作为“文化客厅”在城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美术馆免费开放不是简单地打开大门,也不是那有限的门票问题,而是要通过免费开放吸引更多公众走进美术馆,从而使美术馆通过优质展览和高品质服务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因此,40年来,美术展览的水平日益提高。藏品利用,与展览相关的公共教育,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和提升。在美术馆的对外文化交流领域,秉承交流互鉴的主旨,许多优秀的外国展览和高水平的艺术作品来到国内各级美术馆,使公众不出国门就能看到世界经典美术作品。因为免费开放,在中国各级城市的美术馆中,观众数量越来越多,入馆动机出现了从看展览到文化休闲的变化。更多公众选择走进美术馆来丰富修养,提升生活品位,从而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美术馆正在成为与生活相关的重要平台。这种生活趣味的择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民素养的提高,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艺术宫 太原美术馆 淮安市美术馆
无疑,免费开放也在检验中国的美术馆发展水平。与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中国的各级美术馆在专业水平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尤其要直面管理上出现的新问题,虽然近年来已经比免费开放初期有所改善。显然,免费开放并不是终极意义和目标,而是要通过免费开放带来美术馆专业水平的提升,带来更多吸引公众的优质多元的文化资源,使更多公众经常走进美术馆,在文化享受中感悟国家的强盛和时代的变化。
贵州美术馆
贵州美术馆,2017年9月1日开馆,全国最年轻的美术馆,贵州省美术馆另一工作重点应放在如何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贵州美术馆与贵州画院“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要有观念上的转变,不仅仅将美术馆作为一个展览空间或展览场所。对现代美术馆来说,展览固然是重要功能,而从各方面做好公众服务更为重要,包括为公众提供休闲服务的功能,也是检验现代美术馆为公众服务的水平和基本态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来到贵州美术馆的人群,或为了获得知识,或为了获得美的享受,或为了在一个文化艺术氛围浓厚的地方获得休憩,因此,如何做好公众服务,将美术馆的多方面功能最大发挥出来,是未来贵州省美术馆将要专注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未来的贵州美术馆不应当仅仅实现简单的展览功能,还要完善收藏、研究等多方面的功能,应该有独立的空间专门展示近百年或者更久远的贵州美术发展历史及文化脉络,让普通公众能够在贵州省美术馆了解贵州美术的发展历程,能欣赏到无论古代、近现代,或者当代的贵州美术作品及相关文化成果。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坚持不懈的做下去。贵州美术馆也要通过未来不懈的发挥和推动公众服务和公众教育功能,培养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见证者”,让他们见证贵州美术馆的成长,也让贵州美术馆伴随他们成长。
刊登于《人民日报》11月4日12版美术副刊,有修改。图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文艺”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城市,展览,中国美术馆 美术馆 陈履生中国 城市 展览 中国美术馆 美术馆 陈履生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