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民胞物与——“后自然”的再理解_-万物-沙丘-作品

编辑:张桂森 来源:雅昌网
 
UCCA沙丘美术馆现场图,图片由OPEN建筑事务所提供  艺术从人的创造到万物的创造,自然紧跟着时间

UCCA沙丘美术馆现场图,图片由OPEN建筑事务所提供

  艺术从人的创造到万物的创造,自然紧跟着时间成为当代人类再次回归的问题对象。不论是在哲学或是在艺术中,“自然”(natural)的观念自有以来就模棱两可。它有时意味着“如其本然”,可以意指肉体或者万物化生;另一方面,它也指的是与机巧相对的行为和态度。从人类发现自然世界,到后来发明自然世界,这看似是一个毫无差异的客体,但事实上,它承担着相对应的不同角色——“物的自然”、“审美化自然”、“环境中的自然”。而“后自然”这个概念的提出从沙丘美术馆的此次展览来看,可以从内在和外在的双向变化来理解,内在变化是自然自身内在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动而呈现出变异性;外在变化则是根据时间、空间、地域和人的各项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后者的改变让当代人类对于自然的理解,与自然的相处方式乃至自身行为都有着紧密关系。

  自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物,也不是带有神秘色彩的引力场,它其实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差异,有层次的生命体。自然也可以是万物的无穷境域,心灵的无限空间。但是,在今天当我们谈及“后自然”的时候,需要重新澄清“自然”的概念,美国学者阿诺德·柏林特认为,不存在未经人类干预的自然,自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它与艺术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两者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自然从一开始就掺杂了人类的感知参与,因此,自然不是一个独立自存的领域,而是一种物质——文化的产物。按照这个观念,“后自然”在当代人的生存视野来看,自然遭到人类入侵过后产生的后果成为了在文化意义上的重新诠释。

李山,《涂抹3》,2017,照片 

  自然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以来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础和介质,在20世纪现代艺术发生裂变的时候,“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从那时候开始就已经改变了自然作为基础介质的根本性。那么在今天“后自然”的展览中,我所想要提出的疑问是关于“后自然”是否有可能超越原有的自然性和文化的观念性?甚至超越绘画基础的介质,直接成为一种艺术或艺术作品?由此演生,“后自然”在万物的无穷境域中呈现人、自然和艺术的关系结构。

  “后自然”主题展览从自然哲学和艺术观念中引导当代人重新建立对“自然”的认知,也更有力的唤醒人在环境破坏、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危机等问题中的苏醒。

  自然何以成其本身?

  “自然”这一概念,从中国文化意义上来理解似乎能够够透彻地把握它,在《庄子》中“万物万情,趣舍不同,若有真宰使之然也。起索真宰之眹迹,而亦终不可得,则明物皆自然,无使物然也”就已经全面地阐释了这层意义,因为这个“物”不是一个独立客体的存在,它是自为的,也就是自然的,这是一种体系的构成,也就是我们所生存的整个自然界。而再延伸出去,“自然”从中国文化心理上可以赋予某一种“神性”的意图,因为它是一种“本性”的显照和展示,是一种超脱于外物束缚的自由,因此自然从古至今都包含着这层深意,它也从来没有作为一个客体来和人类形成区隔。并且自然这个大的生命体中它其实一直包含着有机、非有机的一切存在,而所有被人的知识性所分离的种属性质其实都不是自然本身。

娜布其, 《终点》

  隐藏在沙丘之下的美术馆,显隐之间都存在于自然的状态之中,所有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视觉活动,更是人与自然关于生命经验的交流。从娜布其在作品《终点》中,“假”植物与一幅海滨度假胜地的“广告牌”并置,表达了艺术品和环境是如何同等地经由人手而塑造。杨心广的作品《山们》汇集了一组小型的水泥和混凝土山丘。他通过这组作品探讨有机材料与合成材料之间的共生关系,展示出构成山体的沙子、水和砾石的形态面貌。这些从“物”的产生而建立起来的作品都不是一般意义的指代性物象,既不设定有机、无机,也不设定主体、客体、主观、客观,而是希望打破现实中所有固有的概念关系,因地制宜构建一种源于自然自身理解的多层空间。

  现象提问的有效性是什么?

  对展览本身而言,似乎更贴合“后自然”这一概念的因素是地理因素,在临近渤海岸边的沙丘之下,艺术的呈现似乎从原初经验里毫无雕琢的自然呈现,而这种原初经验和现实状况的结合,足够有浸入式体验的直接性,也满足了感性直觉的体验性。回到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家的作品都在对“自然”以及人对自然产生的后果进行反思。

  艺术家李山创作的照片作品《涂抹2》和《涂抹3》展现了异形的有机杂交玉米、腐烂的树叶和其他有机物质形象。影片《遭际》则聚焦于游荡在世界各地的蜻蜓人,地球生态灾难和基因突变都将面临。这些作品结合了生物工程的相关知识来呈现艺术,在人类焦虑的自然环境问题现象背后,人自身的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原因都提出了一种警惕性。但如何将这种危机现象转化为人类自身的有效性,这是一个展览目的的关键所在。因为反思作为思想和心理的映射,它从内而外对人类的自身心灵和外界环境都会产生警示作用,但要将这种警惕性落实到实际行动,使内在心灵和外在环境达到整体改变确实会存在难度和挑战,而现象提问的有效性不在于一种结果,而是作为一种警惕的呼吁,这是时代的必需。

杨心广, 《山们》

  民胞物与下的生态关系是什么样?

  “民胞物与”思想是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他认为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应该和谐相处,达到“一体”的境界。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儒家思想“仁爱”观出发的,认为人人都应该把民众看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把万物看作是自己的同类朋友,调以儒家的仁义精神去兼爱天下同胞、万物,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的建构方式, 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而对于建立一种新的生态关系,其实从过去到现在,人和自然乃至到宇宙都在考虑要建构一个天地人相合,万物一体的境界,这种关系其实也都包含了今天我们看到所有以有机材料或机械复制方式制作而成的艺术作品与自然意义上的植物或生命进行对照,这并不无道理。因为生态意识对于行为方式的建立起着主导性作用,从“后自然”作品表象看似破碎,缺乏整体性的体征,这恰恰意味着艺术在脱离具体的、孤立的形象,正回归一种曾经具有过的普遍性,而宇宙就是我们能够想象的最广博和普遍的对象领域。

郑波, 《沙丘植物园》

  显而易见的是,倘若“后自然”观念对于艺术界是成立的,就要重拾艺术的自然状态甚至从人对艺术的创作扩大到万物对艺术的创作,艺术所要寻求的新的定义,是改变被动的历史叙事,重构一种作为艺术的一般性用法。

  图片提供:艺术商业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万物,沙丘,作品,万物 沙丘 作品
下一篇:陈孝信:再论“零”的突破——洪耀“观念•弹线”的原创_当代水墨--中国-创作-有了||上一篇:尚辉:感受与积累_——当代30位中青年画家“深扎”主题实践写生创作体现的艺术_深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青年美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画家-庆元-笔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