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转型的力量——2018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
主办单位:湖北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
展览时间:2018年月9日7日——2018年10月7日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1、2楼展厅
开幕时间:2018年9月7日下午16:30
策 展 人:苏新平
学术主持:冀少峰
艺术总监:宋恩厚、傅中望
展览总监:李和清
策展团队:李康、张炼、宋新忠、夏梓
学术委员会:王华祥、孔国桥、代大权、方力钧、韦嘉、邓耀明、李法明、李宝泉、陈琦、张广慧、张敏杰、杨锋、杨越、曾千之
参展艺术家:边志强、北屿、陈琦、陈志昕、陈绘、蔡宛彤、崔琰、代大权、邓守才、邓耀明、邓展鹏、戴安·维克多、迪姆·科里巴罗夫、董喆、段海明、费瑞森·马克、付百川、冯梦波、范敏、方力钧、高伟、顾亦鸣、郭宇、郭万林、宫建国、宫臣、何戚明、何乃庆、何永超、胡贤武、胡潇宇、黄诗尧、黄洋、姬西岗、吉鸿盛、姜琳、姜淼、康剑飞、孔亮、孔国桥、孔玉梅、赖婧、李娅、路彦、吕昊霖、吕冬、吕力、李纲、李宝国、李树仁、李珣、林义德、刘春杰、刘静、刘小东、刘洋、刘正湘、刘晶晶、刘晓燕、卢波·阿特纳萨夫、马淑荣、迈克尔·哥罗、墨建杰、罗必武、孟禄丁、母贝旎、南雪萍、帕特里克·汤普森、潘旭、权云云、任丽丽、石春华、隋丞、宋志军、苏娟、孙荣凯、宋继超、太原师范学院2015级版画专业、泰达·贾撒列维克、唐承华、陶婉、童兆源、王华祥、王家增、王方建、王蕾、王弋飞、王园、王承利、王峰、王建中、王景喧、王亮、王觅、王守建、王雨来、韦嘉、翁嘉妮、吴海凤、吴晗、吴慧玲、武宏、肖习石、徐冰、徐莹莹、徐增英、徐中宏、许奋、谢晓泽、谢应云、闫建萍、闫晓杰、杨鹏、杨锋、杨宏伟、杨越、杨婉莹、余曼、岳小红、殷子、禹季凯、尹凡·萨默尔、游宇、于洪、岳敏君、张莞、张敏杰、张艺源、张道宏、张寒旭、张凌瑞、张淑英、张岩岩、张一鸣、郑新江、郑凡琦、赵喜林、周浩、周绿江、周凯斌、周仲铭、邹向群、曾千之、左维
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作为湖北美术馆三个常驻三年展之一,自2012年启动至今,已是第三届。展览从最初面向工业版画群体征集作品,到第二届各大学院及专职艺术家的有效介入,再到本届收获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支持,展览在大大激发版画艺术家“工业题材”创作热情的同时,也引发了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变迁轨迹中更多深层次文化思考的碰撞与交流。而与此同时,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亦如新时代的新型工业,面临转型、面临挑战,更要面向未来。
进入新时代,如何在新的语境下解读与发展固有的艺术样式,面对一系列社会巨变以及伴随其间的工业转型,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生活的有效对接,正是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将持续关注与推进的课题。
本届展览主题为“工业4.0:转型的力量”。工业4.0,最初由德国提出,被认为是继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人类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工业与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概念的提出,很快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更在充分肯定“工业4.0”未来意义的前提下,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工业设想,而随之而来的诸如数字化工厂、工业互联网、工业服务生态等一系列新型工业题材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别样的建设图景。
中国工业版画是伴随着新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历程而成长起来的特殊画种,面对“工业4.0”的转型与变革,传统意义上“工业现场”的缺失,以及新型工业对日常生活的全方位介入,使得工业题材的版画作品及创作人群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故此,本届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希冀通过这批作品的集中展示,为公众传达一个更为开阔也更符合时代特征的工业视觉叙事。当然,诚如中国的工业建设正面临着无限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还需要不断的反思、调整与改进,湖北美术馆亦将不遗余力继续发掘与推介优秀的工业版画作者及作品。
最后,感谢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的通力合作,感谢学术委员会、策展团队及艺术家们的智慧性付出。谨祝展览圆满。
湖北美术馆馆长 冀少峰
关键字: 内容标签:湖北,美术馆,展览,湖北 美术馆 展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