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站在人生的前线——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为“百年辉煌·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名家”系列活动,也是广州美术学院·纪念胡一川诞辰110周年活动之一,更是胡一川作品在中央美术学院的首次“回归”展。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主持开幕式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原党委副书记杜键致辞
胡一川先生家属代表、胡一川之女胡川妮致辞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胡一川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美术家、美术活动家、美术教育家。
胡一川1910年生于福建永定中川务滋楼。1925年从印尼回国入厦门集美学校,1929年入杭州国立艺专,参加并组织最早革命美术团体杭州“一八艺社”。1930年夏,响应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是左翼“美联”发起人之一。1937年赴延安,任延安鲁艺教员,组织“鲁艺木刻工作团”到敌后。1942年被邀请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新中国成立后,与徐悲鸿先生共同领导组建中央美术学院,为第一任党组书记、教授。1953年受中央文化部委派,到南方组建中南美专为第一任校长。1958年学校迁至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任党委第一书记兼院长。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委员,广东省人大第四、第五届常务委员。曾任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州美术学院顾问、广东画院艺术顾问,广东美术馆学术委员会顾问、广东省文化艺术界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
胡一川
此次展览聚焦胡一川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与艺术历程,分为“胡一川这个同志——大家所了解的胡一川”、“站在人生的前线——胡一川的木刻与文献”、“站在人生的前线——胡一川的油画与文献”、“站在人生的前线——胡一川的美育与文献”、“爱与生死的咏叹——胡一川的苦难与幸福”五个板块,从口述史、美术作品、美育文献、人生抉择等方面进入,多维度呈现胡一川“勇敢地跑到时代的前头当旗手”的人生追求。展览展出胡一川各时期重要代表作品与手稿、日记等珍贵文献约五百余件,其中许多重要历史文献经胡一川研究所近年挖掘整理,为首次公开展出。
此次展览题为“站在人生的前线”,鲜明地体现了胡一川艺术人生的独特经历和奋斗精神。
展览现场嘉宾观展
从参加新兴版画运动到奔赴延安,从投身抗日美术创作到迎接新中国诞生,从参与创建中央美院到受命南下领导广州美术学院,胡一川总是向往光明的召唤、满怀战士的斗志、服从组织的安排,一次次走向人生的前线,并且总是站在前沿、勇敢前进。
1931年下半年,杭州“一八艺社”未解散前部分成员合影于西湖边的国立艺专
1939年1月,鲁艺木刻工作团在山西泌县铜川中学举办木刻展览时的合影(左起:彦涵,华山,胡一川,罗工柳,胡一川为鲁艺木刻工作团团长。到敌后晋东南,冀南等地开展木刻工作。)
1949年9月,胡一川率领华大三部师生与徐悲鸿掌校时的北平艺专合并,成立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任院长,胡一川任党组书记。图为共同组建中央美术学院时与徐悲鸿合影
1957年筹备中南美专迁广州事宜,受到广东美术界的欢迎。图为与广东美协领导合影(右起:黄新波,阳太阳,黄君珊,胡一川,关山月,黄笃维。)
1950年4月1日,胡一川在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大会讲话手稿
1951年,中央美术学院聘请胡一川为教授兼专科主任聘书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任命胡一川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校长任命书
1959年,广东省人民委员会省长陈郁任命胡一川为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任命书
20世纪30年代,胡一川在杭州国立艺专即发起组织“一八艺社”,在杭州、在上海、在福建,积极投身鲁迅先生指导的左翼美术运动,关切民生,呼号呐喊;抗战爆发后,他投身民族抗日救亡的前线,领导“鲁艺”木刻工作团,在“炮火连天、冲锋肉搏的血阵里”举起刀笔,成长为坚定的革命文艺战士和忠诚的革命文艺干部。新中国成立后,他受命在北京、在武汉、在广州,在新中国美育建设的前线,全力以赴,辛勤办学,投身创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牛犋变工队》,胡一川,1943年,延安,套色木刻,11.7cm×19cm, 广州美术学院提供
《开镣》,胡一川,1950年,北京,布面油画,174cmx244cm,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转折前夕》,胡一川,1977年,广州,布面油画,131cm×170cm, 广州美术学院提供
《前夜》,胡一川,1961年,广州,布面油画,140cm×181.5cm,中国美术馆藏
《前夜(组织游击小组开展广泛的游击战)》,胡一川,1939年,山西,黑白木刻,11.5cm×11.7cm, 广州美术学院提供
《见矿》,胡一川,1994年,广州,布面油画,140cm×186cm, 广州美术学院提供
《我的故乡》,胡一川,1983年,福建永定中川,布纹纸油画,52.8cm×73.5cm, 广州美术学院提供
在展览中,可以看到胡一川的木刻和油画创作来源于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艺术表现鲜明有力。《到前线去》、《牛犋变工队》、《开镣》、《前夜》等作品都以富有鲜明时代性的内容和形象,成为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他的作品无论是主题创作,还是风景写生,无论是木刻、油画,还是书法,一种铮铮不倒的精神强力总在其中。
《到前线去》,胡一川,1932年,上海,黑白木刻,25X33cm,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魔鬼手下壮丁》,胡一川,1938年,延安,黑白木刻,8.25cm×10.5cm,广州美术学院提供
《军民合作》,胡一川,1940年,山西,水印套色木刻,36.8cm×32.3cm,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不让敌人通过》,胡一川,1943年,延安,套色木刻,9.5cm×11.25cm, 广州美术学院提供
《南澳岛》,胡一川,1962年,广东,布纹纸油画,35cm×49cm, 广州美术学院提供
《挖地道》,胡一川,1974年,广州,布面油画,146cm×112cm,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在胡一川的日记中,记载了他自己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城市奔赴延安的经历,也记录了他艺术思想上的成熟和生活中的许多生动细节。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2月23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胡一川,,延安,油画,前线,徐悲鸿中央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胡一川 延安 油画 前线 徐悲鸿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