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易梦原,艺术观念与社会介入_当代艺术-樱花-艺术-移民-摄影

编辑:江静 来源:雅昌网
 
近日,易梦原的首个个展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唐人街的沙甸咸水埠艺术空间举办,展出她近期对于摄影边界问题的

CxVdrCWnKnZLWu8ZqVfB7A7ndzshR5e8vQws5Ng2.JPG

近日,易梦原的首个个展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唐人街的沙甸咸水埠艺术空间举办,展出她近期对于摄影边界问题的反思。她以中国儿童故事《神笔马良》作为切入点,探索作为兼职商业肖像摄影师的工作,艺术家的劳动,以及对摄影和绘画在“写实”问题上错综复杂关系的探讨。

pebRJa2tylR84ynXDqFMH7eqMnH3dC8a8p12yBQa.jpg

易梦原出生于北京,自小随家人移民温哥华,属于第一代,也是新一代移民。2014年,毕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视觉艺术系,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受到Marina Roy、Christine D’Onofrio、Dana Claxton、顾雄等一众名师,也是活跃于加拿大艺术界声名卓著的当代艺术家的影响。自上世纪60年代起,北美观念艺术的兴起,使温哥华在尚未书写的世界当代艺术史中占据尤其特殊的位置,如70年代观念摄影主义运动中崛起的Vancouver School温哥华学派,以及后继难以尽数的艺术家都延续了以观念作为当代艺术主轴的理念,直至今天。作为在这片土地生长起来的新一代艺术家,易梦原也不例外。

96JKzZcIW4f1bNh9b13wLS6Cgr2fvxh8kAsl0wdo.jpg

tzerlaSVy2D1P5OfOjqpYN9z6qhHBsDBITrQCxG5.png

易梦原作品《我们都是冠军》

38XnJYc7ORiGFUMjIRUbNhu8cLriKXwfpo2t8hpe.png

美国雕塑家杜安·汉森于1971创作的《超市妇女》

2014年时,她的作品《我们都是冠军》,她利用一台超市的购物车承载满满的白色乒乓球,近看发现这些乒乓球都是已经被打坏了的。她通过乒乓球和购物车两个元素组织起作品以外所传达的语意:被挤压的乒乓球传达大国荣耀和被掩盖的个体劳动的关系,购物车则指向西方文化中的消费主义和无家可归,包含对个体疏忽和剥削扩展到消费文化的阅读;而两者又形成互为转换的关系产生出更为隐晦的新旧移民之间的博弈问题,反应出艺术家对既是第一代移民,也是新一代移民的身份在内心的映照。该作品也让人联想起美国雕塑家杜安·汉森于1971创作的《超市妇女》的作品,不同时代的语境造就了两者的巨大离异感:汉森讽刺的是美国盛世下的消费主义浪潮所带来的过度消费与浪费;而易梦原则把矛头指向了购物车作为街头露宿者赖以生存的工具,既是交通工具,也是收集物品的工具,却承载着一堆无用的乒乓球所产生的荒诞感,与中西文化差异为观众带来的错愕感。

0Hu3i6IM763Ev2VtI7Xxbcp5S2lvZsctTN7DqoVb.jpg

她的另一个作品《我知道你所寻找的在哪一方》,双屏录像,2014年,一个画面是一只手指向温哥华海滩的远方,另一个画面则是一只手指向桂林的山水。不难看出,作者依然在中西文化之间,现实与未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困惑,也对被“特定”指示所产生的反感进行控诉。不禁让观众想起当代艺术家Ai Weiwei的图式传达某种体制批判式的抗议。

2018年,她在温哥华美术馆正门的Robson Square罗伯森广场创作了一个为期一个星期的临时性公共艺术作品《生活的艺术》:一个由工地围栏围蔽起来的区域,被一个伪造的地产广告所包裹,上面除了有艺术家精心设计的中英文地产标语外,她还特意留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假扮成地产咨询电话。在这期间,作者还真收到不少咨询的来电,询问美术馆会否推倒变成房地产项目等相关问题。面对地产利用艺术作为宣传手段,而艺术机构借助地产企业维持运作这种看似矛盾的互反关系,艺术家以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进行发问。这几年正是温哥华地产经济起飞的时代,但同时也带来物价飞涨,楼市过热等社会负面问题,而主流媒体却简单地把矛盾的源头指向了华人。而事实上地产商却热切地吸纳着华人带来的资金,地产广告里所大量使用中文,仿佛中文成了温哥华的第二语言。而这样的销售手段却加剧了白人民粹者对华人的反感。作者敏感地把握住这种“双重标准”下所产生的违和感——源自西方的“生活的艺术”的哲学理念却成为了移民生活中尴尬的情景。另一方面,温哥华美术馆的前身是卑诗省法院,罗伯森广场是公民集会、抗议、表达自由的场所,在这一个月里,作品静静地占据着广场核心位置与一波波集会的民众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作品无声抗议的属性被作者巧妙地赋予。

MVKTfSHp9Dkat99QEMFuJeM1P5FhM0rMntwPyMUO.jpg

OwdqI0haFFSRBdfVTjMfE7RxKMFohEubs2eBZu8z.jpgz1pVOiemjQh1Z7CHJ53brzIoEChH0850tAfGNvoW.jpg

xORw4eBEQbPPUYwyvD0pd1m2Ho3hSDSxEllcIi12.jpg

延续她对移民身份与社会介入一贯的敏感性,本次展览呈现了她在大学毕业以来一边进行艺术创作,一边接拍商业摄影维持生活这样的双重身份的情景模式所产生的迷思。她以上世界五十年代,中国大陆广为流传的儿童故事《神笔马良》作为切入点,探索作为兼职商业肖像摄影师的工作,艺术家的劳动,以及对摄影和绘画作为媒介与维度的思考。 《神笔马良》讲述的是一个贫穷的男孩马良被赋予了能将笔下事物变为现实的魔法画笔,他开始用“神笔”帮助穷人,但当贪婪的地主得知马良有这种神奇的力量时,他却被迫为地主“制造财富”,而马良最终也利用“神笔”与自己的智慧“打倒”了地主。“治愈画笔 Healing Brush”是电脑修图软件Photoshop中用于遮盖、隐藏、修复瑕疵的工具名称,这种工具具有与马良手中“神笔”相似的功能,即所谓“修复” 瑕疵,因此商业摄影的后期制作其实就像画家画画一样,摄影师挥动鼠标(画笔)来恢复人们心目中所谓“理想”的效果。在手机APP美图功能和实时滤镜出现前,摄影师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图片细节,这种“底层”工作量在产品的最终输出中却是不可见的,然而无意中创造出新的图层。作者认为这一个“劳动”的图层才是艺术价值的真正体现,它成为了隐形的艺术劳动的痕迹,一种被认为是把不完美隐去的劳动,一种掩盖所谓“丑”的体现。而这一图层则满足了消费者对特定“超现实”美学标准的需求。

jx6PuVO7eM8yfDKzPmU81SIEa9iTf7vjB3a1SovL.jpg

《美女仁智图》透明软胶数码喷绘,借用的是中国东晋时期画家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进行巧妙的类比,顾恺之笔下的人物形象是当时女性形象的典范,而易梦原的《美女仁智图》中的遮瑕笔触却是当今社会对“美女”形象的“评价标准”的汇集。

GGGsZkqr2EYEQxCOoKzh1H0I2dExGhudEh19OI3E.jpg

Vxg32EZz8B8eztRGroGqAl7Gm04XQ37x1PFMcvqb.jpg

rRhA6X06y6j5x6Zw186vAKeCftaL9FBJcl44Q6oc.jpg

1leSGuNn9Mi4cxHQhgFAmy9864e9oUA3SutwtE3x.jpg

8F7AuHfzlscTGhe9zhc3fp1szts6srzsee2aEiVT.jpg

展览中主要的三组被独立抽离出来的Photoshop工具栏,艺术家以手绘的形式强化了“工具”在劳动中的重要性,而却容易被忽视的特点。或以油画,或以雕塑,或以装置的呈现方式强化了工具的“作品感”,把一件生活中往往不被认为是艺术品的东西以艺术品的方式“呈现”、“供奉”,这是自杜尚以来当代艺术作为对社会介入与反思的手段,以提醒大众社会对事物固有价值的重新审视。

l1B2ynLIF7Y6AKyDdD04L1ZzbJooG0x7Qh4hujb1.gif

xcrGVHMqTox9O2UINASfTWGACSVHJQmsBFMElgkP.jpg

a4V1jPMckLLeRB4VoCbL3WAy3EMZRmdxt6GN33zS.JPG

影像动画《烂熳岂无意》中以超慢动作播放在影棚中进行写真拍摄的女性模特儿,艺术家通过后期加入的动画特效,让这一情景“下起”樱花雨。唯美的视觉效果下不难发现所谓的“樱花雨”实质就《美女仁智图》中的遮瑕笔触。作品的题目提示了观众作者的作品出自中国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五言半格诗《樱桃花下有感而作》

蔼蔼美周宅,樱繁春日斜。

一为洛下客,十见池上花。烂熳岂无意,为君占年华。

风光饶此树,歌舞胜诸家。失尽白头伴,长成红粉娃。

停杯两相顾,堪喜亦堪嗟。

“烂熳岂无意”是中国人对樱花的特殊情结的象征,而这种华人的特殊偏好在近两年温哥华却无端端惹来白人民粹者的反感,除了中西文化习惯上的差异外,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西方社会对东方主义近300年来的幻想的最终破灭——樱花据说源自中国,1930年作为温哥华友好姊妹城市日本的横滨市政府赠送了500株樱花给温哥华市。“日本”的樱花“移居”自此疗愈了西方人对其心目中的遥远东方的无尽念想。 然而,往往过于真实的现实最终只会导致幻想的破灭…… 这次展览刚好就在4月温哥华樱花盛放的季节,户外的樱花雨与汹涌澎湃的“花痴”恰恰和展览中的“樱花雨”及被标准化的“美女”形成强烈的反差,传统美学的表现在这两种状态的对峙下被互相消解。亦由此,艺术家通过镜头与后期制作工具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对本体论新的质疑:被认为具有客观记录性的摄影是否就是现实的载体?还是只是一种更能欺骗自己的真实谎言呢?

2O8BzTCjMrrLgMiT2F1nHk6HN599gCQ9VEBpXwWT.jpg

LVomJOuWxGSxMX193KKMkvnXzXG0Wj6ghtgUnbHA.JPG

sluGS5dttecDbH7ZFqkwTMKpwirCOKT95AUayD8t.JPG

pNu7wprSKft6VVYRx9Exk0KpreGs9WRzKFz0U4e6.jpg

VPTvS1mcIuGNlV5FwZuJ2MO1lsYjaNIZlTehmgKB.jpg

Khu6VM1SdeSixvhSbYMKer8xCdn1nDhdh0AQEUqt.JPG

RTPS2jjC1lFHPamLmOvLfFS9xlbUYZsCUjNvBpje.JPG

展览现场

樱花、表皮、摄影、画笔、美女、工人;现实、幻像、东方主义、白人民粹主义、移民问题、体制批判、艺术边界——作品元素互相关联与作品背后的多重语意形成了作者,也是温哥华当代艺术界一贯以观念为艺术表达主轴的创作方式,和思考社会问题的方式。反过来也可以说是一种看似漫无边际却挑动主流神经的社会发问。

龙邃洋

2019年5月4日写于温哥华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展览,当代艺术,,樱花,艺术,移民,摄影展览 当代艺术 樱花 艺术 移民 摄影
下一篇:_“山河神韵”杨强立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荣宝斋美术馆举行_杨强立-荣宝斋-开幕式-作品-展览-神韵||上一篇:清华美院毕业展走进“博物馆”_最后聆听一次导师的点评_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自己的-硕士-作品-深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