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者-后人类的副本”展览现场
点击阅读:【专稿】郑达:被迷恋与挪用的“算法”
这是一个大型蹦迪现场?不。
这是一场引发朋友圈狂欢的网红展?不。
尽管它是一个漂亮的展览,但是郑达说:“它不是一个为了漂亮的展览,而是关于技术物的展演”。
2018年11月23日,“上传者-后人类的副本”在湖北美术馆开幕。展出艺术家郑达近期创作的数字媒体装置艺术作品《Data Pool》、《生理反应3》、《计算生产力》、《上传者》、《捕食器的函数》5件作品。
“上传者-后人类的副本”嘉宾合影
郑达,媒体艺术家,“低科技艺术实验室”创立者。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DMA)主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系访问学者和韩国首尔CPI研究员。郑达的艺术工作聚焦于跨媒体互动艺术,其创作轨迹映现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错点的探索和实践,包括游戏艺术、互动艺术、机械装置、媒体剧场等;创立的“低科技艺术实验室”专注于当下媒体文化和跨学科的融合。先后获得英国“The 2017 Lumen Prize”互动艺术大奖、“2018第三届王式廓奖”。
湖北美术馆策划部主任夏梓主持展览开幕仪式
本次展览策展人、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致辞
郑达在其早期的艺术创作中,不断探讨人与机器的关系,在智能化的状态下以机器的视角来看待人类。此次展览的新作品是基于这一层面上所做出的,“什么是算法”这一更深层次的探讨,以游戏的概念作为整个创作界定的工科语境。
在此次关于当下数字化生存的展览中,“算法”和“数据”两个非物质性的因素是郑达的主要关注点以及作品聚焦点。郑达用作品去呈现具备自主算法的机器与后人类之间真实的危险关系,对于这些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不仅仅是艺术家自我的想象力,也是对现实景观的科学性的展演。
正是基于此,本次展览策展人、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认为:“郑达的视觉表达交织着的是算法与想法,计算拥有生命,自然人与机器人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他充满对未来人工智能离奇的幻想和对虚拟世界的想像中,在其精心编辑的机器场域中,机器绝对是主演主角儿,透过机器看人类世界,他挑战并质疑着人类的知识经验,知识结构和知识系统,难能可贵的是他又构造出一个新的知识系统。重新理解建立人类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他去掉的是人类历史积淀的某些经验知识和意识形态,以一种自我超越时代的勇气,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了整个世界主义”。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郑闻致辞
艺术家郑达致辞
艺术家出于对于“数据”的好奇,使其期望通过此次展览将这一不可见的事物物质化,赋予其有形与可感知,作品《Data Pool》(2018)与《生理反应3》(2018)分别是可视与可听的数据,《上传者》(2018)与《捕食器的函数》(2018)则以动态机械装置的运动轨迹,以机器自身的逻辑,将机器本身的算法呈现出来。
而在此次新作品的创作上,郑达更注重作品本身所带给参与者的感知,以及参与式系统整体性的建构,而不仅仅将关注点停留在观众与作品的物理交互层面,这是艺术家在自身创作脉络上的一次突破。
上一页 123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郑达,媒体艺术,湖北美术馆,,艺术,算法,美术馆,艺术家郑达 媒体艺术 湖北美术馆 艺术 算法 美术馆 艺术家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