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阿富汗巴米扬大佛碎石中发现佛教经文 CFP 图
早报讯 阿富汗中部的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遗址日前出土佛教寺院遗迹,此处遗迹位于被塔利班炸毁的巴米扬两座大佛之间。根据附近石窟的年代推测,寺院建于公元5至6世纪,可能是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先王所建伽蓝”。
据报道,由阿富汗考古学保护协会成员Zemaryalai Tarzi教授率领的考古队在当地进行了发掘工作。《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当地建筑中,先王伽蓝、300米大涅槃佛和王城尚未得到确认。此次发现为寻找涅槃佛提供了宝贵参考,是巴米扬遗址考古工作的重大进展。据施工现场的阿富汗新闻和文化部官员拉明介绍,这是巴米扬大佛遗址首次发掘出古代寺庙,这一发现印证了巴米扬地区一度盛行佛教的说法。
玄奘曾在7世纪到访巴米扬。他在《大唐西域记》中指出东西大佛建立之前此处已存在先王所建的伽蓝,并记载“城东二三里伽蓝中有佛入涅槃卧像,长千余尺”。据估计,伽蓝的规模为东西300米、南北200米。“从规模上看这一定是先王伽蓝。今后将清除沙土,争取发现传说中的涅槃佛。”Tarzi教授说。
记者还看到,几名工人正在庙宇西侧数米外挖掘另一不明建筑。拉明说,初步探测表明那一带地下还埋有不少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相当严格,负责指挥的德国专家严禁记者拍照。
关键字:伽蓝,阿富汗,先王
内容标签: 伽蓝 阿富汗 先王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