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王飞峰: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门楼图建筑用瓦考略_-建筑-北朝-门楼-器物-北魏-墓道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内容提要: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作为北朝考古的重要发现,墓道东西两壁的狩猎图、北壁的门楼图成为研究当时社会生活和建筑形制的珍贵资料。墓道北壁的门楼图中出现了鸱尾、

    内容提要: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作为北朝考古的重要发现,墓道东西两壁的狩猎图、北壁的门楼图成为研究当时社会生活和建筑形制的珍贵资料。墓道北壁的门楼图中出现了鸱尾、筒瓦、板瓦、当沟、兽面砖和尖桃形器物等建筑用瓦,其中尖桃形器物与河北省邢台市顺德路遗址出土的隋代邢窑产品应为同一类器物,对于邢窑和中国古代建筑用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3年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的发掘成为北朝考古的一件大事,该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等组成,墓道东西两壁的狩猎图、北壁的门楼图成为研究当时社会生活和建筑形制的重要资料,相关材料发表以后引起了考古学、美术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高度关注。但是由于墓葬早年被盗严重,石质墓门、墓室壁画和墓志等均被盗,关于墓葬的诸多信息也成为困扰学界的难题。本文是笔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对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道北壁门楼图的建筑用瓦略作探析,藉此抛砖引玉,希望学界更多关注九原岗北朝壁画墓。

      一、北壁门楼的建筑用瓦

      根据墓葬形制和壁画内容等判断九原岗北朝壁画墓的时代大体为北朝晚期,以时间和当时的政权分布状况来推测当属东魏北齐时代。墓道长31.5、底部最深处达6.47米,墓葬总长度达40.35米,就其规模而言,与目前已经发掘的东魏北齐高等级墓葬如东魏茹茹公主墓、北齐武安王徐显秀墓、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和磁县湾漳北齐大墓(墓主人可能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相比规模仅次于湾漳大墓(表一),因此笔者认为其墓主人绝非一般的官僚,而是在当时与东魏北齐的统治集团上层关系密切的高官勋戚。

      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墓道北壁门楼图(图一)的建筑用瓦。瓦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随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对外传播也出现在东亚、南亚乃至北亚和中亚等地区,在亚洲形成了以瓦为重要特征的亚洲瓦建筑体系。瓦作为建筑材料的一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讲瓦包括瓦当、板瓦和筒瓦,广义上讲既包括瓦当、板瓦和筒瓦,又包括鸱尾、椽当、滴水、当沟和兽面砖等。从壁画的内容来看,九原岗壁画门楼主要由基础部的砌砖和铺地砖,中间的栏杆、门道、斗拱及其附属设施,庑殿式顶部三部分构成。门楼顶部可以看到的建筑用瓦包括鸱尾、筒瓦、板瓦、瓦当、当沟、兽面砖和尖桃形饰件等,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九原岗壁画墓北壁门楼图中出现的鸱尾、当沟、兽面砖和尖桃形饰件这四类建筑构件。

      二、鸱尾和当沟

      鸱尾是用于建筑屋脊的一种建筑用瓦。九原岗北朝壁画墓的门楼图正脊的两端绘有两个较大的鸱吻。关于鸱吻的起源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学界还没有较为一致的说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鸱尾起源于汉代、两晋、北魏。汉代部分模型明器的正脊两端出现了一些三角形的装饰(图二,1),孙机先生认为这种瓦件可以看做原始的鸱尾,但是这样的装饰直到南北朝之前在模型明器上仍然使用的不是很普遍,而且在目前发表的考古材料特别是两汉三国都城地区宫室陵寝等高级别遗址出土的器物中还没有发现类似“鸱尾”的实物资料。梁思成先生则指出汉代建筑脊端以瓦当相叠为饰,或翘起,或伸出,正式鸱尾则未见也。东晋开始正式出现了“鸱尾”的名称,大同沙岭北魏太延元年(435年)壁画墓墓室东壁男女墓主人的上方有一庑殿顶式建筑,正脊两端各有一个鸱尾,南壁庑殿顶式的建筑上也有类似的鸱尾。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板漆画建筑上曾出现鸱尾的图像,正脊两端各有一个鸱尾,戗脊两端也出现了类似正脊鸱尾的建筑构件(图二,2)。云冈石窟第13窟南壁东侧的建筑图像顶部除了正脊两端完整保存了鸱尾的形象,戗脊中部也出现了与鸱尾相似的建筑构件。类似的正脊两端和戗脊中部均出现鸱尾(或类似鸱尾的建筑构件)的现象还见于敦煌壁画第254窟南壁东侧上部的建筑图像中。永固陵思远佛寺的发掘中也曾发现北魏鸱尾残片。从形态和结构来看,这些北魏平城晚期发现的鸱尾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其出现时间应该更早。北魏作为一个以拓跋鲜卑为统治基础而建立的王朝,定居及由此而衍生的建筑文化并非本民族的特性,显然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众多中原系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是学习其他民族的结果。在北魏迁都平城时,邺城是当时北方地区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魏道武帝攻下邺城以后,甚至有定都邺城之意,只是迫于当时的形势只好作罢。北魏占领邺城后,曾将后赵太武殿基础部分的文石运到平城,刻写《五经》、北魏国记和修建永固陵等。同时北魏也将邺城地区大量手工业工匠迁往平城营建新都,鸱尾作为建筑文化的一种大型构件,不排除制作鸱尾的工艺甚至是制作鸱尾的技术工人这一时期流入平城地区。

      因此我们推测北方地区用于宫殿陵寝等高级别建筑的鸱尾可能出现于十六国时期的邺城地区。而这一时期的文献中也有关于鸱尾的记载,如《晋书·五行志中》:“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六月,雀巢太极东头鸱尾,又巢国子学堂西头。”《南齐书·五行志》:“永明二年四月,乌巢内殿东鸱尾。”《魏书·灵征志上》:“高祖太和三年五月戊午,震东庙东中门屋南鸱尾。”《宋书·符瑞志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戊午,嘉禾一株五茎生清署殿鸱尾中。”目前在北朝地区发现的与鸱尾有关的图像远多于南朝地区,因此南朝鸱尾的使用可能比北朝更加严格,在南朝使用鸱尾还被作为皇帝对臣下一种特殊赏赐,目前考古发现的较早鸱尾实物见于永固陵思远佛寺遗址,六朝都城所在的南京地区(六朝宫殿区的核心区域目前还没有发掘)、十六国都城所在地的邺城和龙城等地均没有发现鸱尾实物。北朝晚期如东魏北齐时代的鸱尾在邺城和晋阳古城遗址中均有发现,九原岗壁画墓门楼图中出现的鸱尾形象与上述邺城地区发现的东魏北齐时期的鸱吻(图二,3)非常接近。唐代的鸱尾(有时也称“鸱吻”)在当时的宫室建筑,如大明宫、九成宫等,陵寝建筑,如昭陵等也有发现,唐代晚期以后特别是宋代开始高等级建筑的脊饰出现了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不做讨论。当沟根据其使用位置可以分为正当沟(使用于正脊的瓦垄之间),斜当沟(使用于戗脊侧面的瓦垄之间)和托泥当沟(使用于垂脊正面瓦垄之间)三种(图三)。春秋时期的雍城遗址和战国时期的齐国临淄城遗址均曾发现当沟,其中雍城遗址出土的当沟接近半圆形、背面平直,应是利用当沟范制作而成,此类当沟使用时应是先将当沟置于屋脊上,再以瓦垄两侧的筒瓦顶住当沟,我们称之为雍城模式当沟。临淄遗址出土的当沟大体呈舌形、背面较为平直,早期此类当沟应该也是利用当沟范制作的(十六国时期开始此类当沟则是利用筒瓦或板瓦敲打或切削而成),使用时应是现将瓦垄铺至屋脊根部,再以当沟卡住瓦垄两侧筒瓦,我们称之为临淄模式当沟。十六国时期当沟经由三燕地区传入与三燕相邻的高句丽地区,以后又逐渐传入朝鲜半岛的百济、新罗乃至日本列岛。临淄模式当沟最终取代雍城模式当沟,十六国时期开始临淄模式当沟剖面逐渐成为弧形乃至半圆形,并且沿用至今。目前考古发现最早建筑物实体上的当沟(正当沟)见于安阳张盛墓(595年)出土的隋代陶仓上(图四)。九原岗北朝壁画墓门楼图除正脊瓦垄之间绘出正当沟外,戗脊上也绘有斜当沟,这也是目前所知建筑图像上最早的斜当沟形象,由此可知最晚至北朝晚期中国古代建筑用瓦中已经出现了斜当沟。

      三、兽面砖和尖桃形饰件

      兽面砖(朝韩学者、日本学者称之为鬼面瓦或鬼面砖)作为一种与当沟关系密切的建筑用瓦,目前中原地区发现的最早兽面砖实物见于北魏洛阳城遗址(图五,1),由于之前北魏都城所在的大同地区、内蒙古地区并未发现这一时期的兽面砖,因此就目前的考古材料而言中原地区最早的兽面砖应不早于北魏迁洛之时(494年)。伴随着南北朝时期与朝鲜半岛的交流,兽面砖传播到高句丽地区,经高句丽传入百济和新罗地区,以后又出现在日本列岛。与当沟一样,兽面砖见于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唐、高句丽、渤海、百济、新罗和日本列岛诸政权范围内,却不见于同一时期的南朝地区。需要说明的是,朝鲜半岛和日本学者所谓的鬼面瓦或鬼面砖只是用于垂脊、垂脊和戗脊前端,顶部大体为弧形、下端平直或有内凹的一种板状建筑材料,其纹样除了常见的兽面纹外,还有植物纹和几何纹等,有的兽面砖表面甚至没有任何纹样。百济泗沘时期(538~660年)的扶苏山城曾经发现石质和铜质的兽面砖(图五,2),唐代、统一新罗(图五,3)和日本列岛均曾发现施釉的兽面砖。关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发现的兽面砖,王勃先生曾有过系统的研究。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最早建筑物实体上的兽面砖见于洛阳出土隋代陶屋上。与此相对的是,另一种建筑用瓦——椽当,在南朝、百济、新罗、日本列岛诸政权范围内大量使用,而在同一时期的乐浪、北朝和高句丽等地区却发现较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固然与建筑的等级、建筑的形制密切相关,然而气候的不同、文化的迥异可能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上述建筑材料中托泥当沟的出现就是一个垂脊前端兽面砖逐渐消失、垂兽和戗兽逐渐出现的过程。

    图五  北魏、百济和统一新罗的兽面砖

    1.北魏陶质兽面砖  2.百济铜质兽面砖  3.统一新罗施釉兽面砖

      尖桃形器物是此次九原岗北朝壁画墓门楼图中的一个重要发现,在山东青州傅家庄发现的一组与粟特人相关的北齐线刻画像石(第九石)上的建筑图案上发现了类似的桃形器物(图六)。

      傅家庄北齐线刻画像石内容与中古时期祆教在中国的流传关系密切,但在这一时期发现的与信奉祆教粟特人有关的葬具(如虞弘墓石椁)或葬具的图像(如安伽墓石棺床、史君墓石棺床、康业墓石棺床等)中没有类似的建筑构件或实物,因此这一建筑构件是否与祆教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此类似的黑釉器物在河北省邢台市顺德路遗址发现多件(图七,1),同时发现的还有黑釉板瓦和黑釉筒瓦,部分学者认为这种尖桃形器物的时代为隋代,应是某些建筑上的构件。忻州九原岗壁画墓门楼上共有10件此类建筑饰件(目前门楼正面可以看到6件,背面也应该有4件),两侧的墙体上共有3件(西侧2件,东侧1件),门道前的栏杆上有12件,这些尖桃形器物形制基本相同,大小错落有致。顺德路遗址出土的黑釉尖桃形器物上部有细长的尖部,下部有喇叭形的口,桃形球体的下部有三个圆孔(图七,2),而且大小有别,其中目前发现最大的一件高20.4厘米。结合九原岗壁画墓门楼上的尖桃形器物,笔者认为二者应是同一类器物。目前发现的邢窑器物中,此类尖桃形器物仅见黑釉者,忻州门楼图上的尖桃形器物被绘成黑色,从目前公布的考古资料来看包括山西和河北在内的北朝时期遗物中尚未发现此类尖桃形器物的材料,因此九原岗壁画墓门楼图中的黑色尖桃形器物不但为研究北朝时期的建筑用瓦提供了新的素材,而且为研究此类材料的产地提出了问题,也为邢窑的相关器物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

      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道北壁门楼图不但为研究鸱尾、当沟、兽面砖和尖桃形器物等建筑用瓦提供珍贵资料,而且在墓道绘制以门楼图中心、辅以瑞兽(或祥鸟)和莲花等纹样也是北朝晚期新出现的一种壁画布局,与这一时期在墓道北壁绘制以朱雀为中心,周围有瑞兽和莲花等纹样的格局形成鲜明对比。此种在墓道北壁绘制建筑图像的格局还见于北齐(如徐显秀墓,571年)和北周时期(如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569年),在隋代高等级壁画墓中(如潼关税村壁画墓,墓主人可能是隋废太子杨勇)正式取代以朱雀和瑞兽为中心的布局,在唐代高等级壁画墓中(如节愍太子墓、惠庄太子墓等)广泛流行。因此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道北壁的门楼图确为开一代风气的妙笔,其影响在中国古代壁画发展史上又可谓深远之极。

      四、结语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作为当前北朝考古的重要发现,墓葬形制和壁画内容成为研究当时社会生活、军事活动和建筑形制等的不可缺少的资料。对于墓道北壁门楼图中的几种建筑用瓦,如当沟和兽面砖,本文对其出现时间和传播路线等进行了论述。门楼图中出现的尖桃形器物是九原岗壁画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建筑用瓦,目前还不见于同一时期的其他壁画材料和建筑实物中,结合河北省邢台市顺德路遗址出土的几件黑釉尖桃形器物,我们认为二者应是同一类器物。这一器物也为邢窑和中国古代建筑用瓦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2017 年度研究专项( 17VGB002) 、国家社科基金2016 年度重大课题( 16ZDA149) 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飞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北方文物》2018年第3期 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关键字:建筑,北朝,门楼,器物,北魏,墓道,
    内容标签: 建筑 北朝 门楼 器物 北魏 墓道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