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遗产,我们常常关注的一个焦点是:如何平衡保护、传承、利用之间的关系。
当前,我们普遍遇到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本质上不是事物自身发展变化的矛盾,而是外部各方力量之间,比如文物保护部门、旅游开发部门之间相互掣肘的矛盾,从根本上看,是每一方分别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审视事物,放大自身价值和简单否认对方价值造成的。
事实上,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是一个相互嵌入、相互成就、相互制衡的关系。没有好的保护,更不用谈传承,没有好的传承,也谈不到合理利用。同时,传承是保护的目标,利用是当代价值的体现,无视保护传承的盲目开发,最终带来的必然是文化断层的灾难,思维固化为了保护而保护,只会陷入固步自封的泥潭。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的文化研究、文脉整理工作,并不能直接带来文化商业价值,但是这是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和过程。
在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过程中,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各家自扫门前雪,实现共赢与共生,是破题关键。中国古建筑、古家具领域有一种营造方法叫榫卯结构。两块木结构之间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但能做到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在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时,不妨借鉴榫卯结构的营造智慧。
一是相互嵌入,但不失本体。每一方都有自己的主体,用凹凸部分来实现与对方的嵌入和连接,不是简单地迎合对方。二是相互成就。每一方都是一个基本单元,但是共同铸就了美轮美奂的古建筑和古典家具,实现了整体的价值放大。三是相互制衡。在榫卯结构中,不允许对方越位,失去原则,互相制衡,互相监督。如果能做到这种“天衣无缝”,将大大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
关键字:保护,传承,相互,利用,文化遗产内容标签: 保护 传承 相互 利用 文化遗产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