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很多有不臣之心的官员们,都希望皇位上做着的是一个傻皇帝或者儿童皇帝,这样就可以自己掌握朝政。
在唐朝,也曾经发生过主弱臣强的事,但是剧情发展却非常不一样。
唐朝中后期,王朝摇摇欲坠,外面藩镇割据,称霸一方,朝内宦官把持朝政,皇帝无权。
公元864年,年仅33岁的唐武宗病危,而后宫的太监们坐不住了。他们心里头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唐武宗还没有立太子。
他们知道,想要继续横行霸道,必须要能够把皇帝握在手心。因此,这个新皇帝,绝对不能是强势的皇帝。
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人——李忱。
李忱不是唐武宗的儿子,那么李忱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呢?
原来,唐武宗的儿子们都太小了,不适合当皇帝。宦官们想来想去,只好选择一个成年人,但却没什么头脑的人来当皇帝,因此选中了李忱。
李忱是唐宪宗的儿子,从小就少言寡语,搞得大家都以为他是脑子不灵光,导致说话有障碍。
尤其李忱的母亲在后宫的地位不高,大家看到它,都喜欢欺负他。而李忱面对别人的欺负,竟然从来都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大家更是认为这就是一个有智力障碍的人。
后来,李忱的“智障”在后宫就出了名。
有一次,唐文宗在举办宴会的时候说:谁能让李忱说一句话,他大大有赏。结果大家一拥而上,纷纷鼓动李忱说话,他就是一个字都不说。
太监一想到未来有这个傻子当皇帝,简直能活成神仙,于是赶紧把他推到了皇帝的宝座上。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个傻子的心里,住着一位千古名君。
李忱上位后,很快就利用自己的手段,把唐武宗的心腹李德裕清除出了朝廷,结束了几十年的牛李党争。
不仅如此,他还控制的宦官势力,让原本指望着能更加横行无忌的宦官一下子失去了权力。宦官这时才发现,自己面对的傻子,竟是一个韬光养晦的大英雄。
李忱平时很爱读书,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官员的管理。在他的治理下,一度摇摇欲坠的唐朝竟然有了中兴的征兆,史称“大中之治”。而这位皇帝也得到了一个绰号,被推到了和唐太宗一个级别——史称小太宗。
关键字:皇帝,宦官,傻子,的人,后宫内容标签: 皇帝 宦官 傻子 的人 后宫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