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古代外卖史:百姓也可以请到皇家御厨_外卖-小哥-谓之-画舫-饭庄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夏日人生新三问:中午吃啥?晚上吃啥?要不叫个外卖?说起外卖,依然源远流长——北宋外卖小哥没有外卖软件,全靠自己在酒肆里争取业务,每日寻找合适的主顾,小心翼翼凑上

    夏日人生新三问:中午吃啥?晚上吃啥?要不叫个外卖?

    说起外卖,依然源远流长——北宋外卖小哥没有外卖软件,全靠自己在酒肆里争取业务,每日寻找合适的主顾,小心翼翼凑上前去,问需用跑腿儿否?

    这些人当时不叫外卖小哥,而被称为“闲汉”。

    “更有百姓入酒肆,见子弟少年辈饮酒,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命妓,取送钱物之类,谓之闲汉。”

    ——《东京梦华录》

    宋代的食店也提供外卖服务,《清明上河图》所绘一家脚店门前,兼任外卖小哥的店小二,正端着两只碗出门送外卖。

    不过在古代说起外卖,含义与今意大不相同。

    明代奇书《金瓶梅》中提过一嘴,说半掩门的王三官娘林太太,专在家只送外卖。

    此处“外卖”无关口腹之欲,更不治肚胃之饿,送的全是旖旎风月。

    “王三官娘林太太……专在家只送外卖,假托在个姑姑庵儿打斋。但去就他说媒的文嫂儿家落脚。文嫂儿单管与他做牵儿,只说好风月。”

    ——《金瓶梅词话万历本》

    《喻世明言》详尽写了一段,明代叫外卖的正确姿势——

    步骤一:叫住店小二

    步骤二:掏钱,点菜

    步骤三:剩下钱给店二哥买酒吃

    步骤四:坐等店二哥外卖

    宋四公口里不说,肚里思量道:“赵正手高似我,这番又吃他觅了包儿,越不好看,不如安排走休!”宋四公便叫将店小二来说道:“店二哥,我如今要行。二百钱在这里,烦你买一百钱爊肉,多讨椒盐,买五十钱蒸饼,剩五十钱,与你买碗酒吃。”店小二谢了公公,便去谟县前买了爊肉和蒸饼。

    ——《喻世明言》

    清代扬州画舫盛行,时常有游人水里船中,一漂就是几整天,吃喝睡住全在舫中。饭馆瞅准商机,提供“订菜”,每晚趁船靠于堤上时送来外卖。

    “野食谓之饷。画舫多食于野,有流觞、留饮、醉白园、韩园、青莲社、留步、听箫馆、苏式小饮、郭汉章馆诸肆,而四城游人又多有于城内肆中预订者,谓之订菜,每晚则于堤上分送各船。”

    ——《扬州画舫录》

    民国时的饭庄多提供外送,末代皇帝溥仪就曾恶作剧,打电话到东兴楼饭庄,叫他们送了一桌上等酒席。

    “接着,我……又给东兴楼饭庄打电话,冒充一个什么住宅,叫他们送一桌上等酒席。”

    ——《我的前半生》

    说起外卖,古人可能不知,但说起“四局六司”、“筵会假赁”,那就是古人尽知,而今人不知了。

    古人婚丧嫁娶的礼席,多请四司六局操办。“四司”指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指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

    四司六局设立于隋朝,最初服务于宫廷,宋以后民间百姓也可“假赁”。

    无论家中红白喜事,或是外出游玩赏宴,从桌椅杯盘到说唱劝酒,从请帖座次到掌勺传菜,四局六司通通包办,比现在的外卖还要贴心。

    凡民间吉凶筵会,椅桌陈设,器皿合盘,酒檐动使之类,自有茶酒司管赁。吃食下酒,自有厨司。以至托盘、下请书、安排坐次、尊前执事、歌说劝酒,谓之白席人。总谓之四司人。欲就园馆亭榭寺院游赏命客之类,举意便办,亦各有地分,承揽排备,自有则例,亦不敢过越取钱。虽百十分,厅馆整肃,主人只出钱而已,不用费力。

    ——《东京梦华录》

    往前数五年,叫个外卖,尚要打电话好一顿折腾。不过几年的光景,动手指划划手机屏幕,莫消小半个时辰,热气腾腾的饭菜便到家。

    关键字:外卖,小哥,谓之,画舫,饭庄
    内容标签: 外卖 小哥 谓之 画舫 饭庄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