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姜继为:“不服气”与“受不了”_-这是-院士-规则-德国-服气-不服气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多年前,听留学德国的老师讲了段故事:他上世纪80年代初到德国留学,读博士,国家公派,众人瞩目。到了德国就受到一大刺激,他的一位读了六年的德国师兄,一直选不出

      多年前,听留学德国的老师讲了段故事:他上世纪80年代初到德国留学,读博士,国家公派,众人瞩目。到了德国就受到一大刺激,他的一位读了六年的德国师兄,一直选不出课题,导师对他说,“回家吧,好好过个小日子”,德国师兄默默无语,便回到寝室打包去了。我的老师当时心惊,一则感叹学术严酷,再则感叹德国人老实。几年前看居里夫人传,看到她“评职称”“晋院士”(法兰西学院院士)也很感慨。居里夫人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丈夫遇车祸身亡,自己拖着两个孩子,到索尔本大学去谋教职,结果呢,堂堂诺奖获得者只得了个副教授,1908年才升为教授!1911年,居里夫人申报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结果呢,堂堂诺奖获得者竟然落选了!11年后,到1922年,这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才获得法国科学院院士称号。法国人的规矩令人诧异,但居里夫人的“服气”更让人惊诧和佩服。

      相比起来,我们神州大地上,相反版本的故事却不断上演。有“准学士”(本科肄业,未拿到学士证)告母校的,有“准博士”告母校的,还有“准院士”告院士的。每一桩案例中缘由略有差别,评说各有异同,但其中作为中国人骨子里的“不服气”和“受不了”,都是浓重的底色。

      今天面对高等美术教育低徊的局面,有识之士呼吁“严格培养,杜绝放水”,倡议重整美术学风,提法很好,切中时弊。严师出高徒,梅花香自苦寒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祖宗教诲,句句有理。对于一般的学科学习都如此,对于作为艰苦劳动的记忆性的美术学习,更是如此。但是,面对“不服气”“受不了”的群众心理,要跨过这道坎并加强高等美术院校的学风建设,我的建议是:

      首先,“移风易俗”,改造学生“不服气”的普遍心理。“他怎么发财了!”“他怎么成名了!”“他怎么考上了!”,这是人们对比自己“幸运”的人的不服气。“怎么是我不及格,他们怎么就及格了?”“怎么是我延迟毕业,他们怎么就毕业了?”这是人们对自己的“灾难”的不服气。进一步的,人们还常怨天尤人,遇到困难、损失,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埋怨别人,找别人的错。如果不及格了,要么是老师打击报复,要么是同寝晚上太吵,要么是考试中笔纸出了问题……错误总在别人那儿,自己纯属受害者,当代的窦娥。培养学生学会服气,关键是培养学生认同规则、纪律,认同裁判者和组织,认同外部的裁定或判决。按规则办事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人类文明的大势。对于规则的服气与否,实际不仅是简单的一个性格问题,而是文明开化与否的问题,是能否做合格公民和社会的积极建设者的问题。对规则服气不是懦弱,和规则对着干不是积极进取。现代文明人都是尊重规则、顺应规则的,更进一步的才能创立规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学生能够正确地服气,管理、治理才有可能。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培养自强自立的心理。考试不及格、毕业推迟……这是人生和社会的常态。农民种地时有欠收,工人做工时有废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一辈子总是幻想,漫长的人生之路哪能没个上岗下坡的啊。正视挫折、接受挫折,跌倒了爬起来奋勇向前,克服不足,发愤图强,这是必须的素质,是成年人不能或缺的品格。否则,遇到挫折就寻死觅活,威胁这个威胁那个,哪个单位敢收?哪个老板敢要?就是爹妈也咬碎牙齿恨铁不成钢。

      再次,要健全学业考评标准和体系。严格美术人才培养,关键是要有健全的合理的标准体系,素描如何合格,色彩如何达标,上课如何考核,缺勤多少次不能考试,论文抄袭如何认定……这些明确了标准化了,就可以用以衡量学生,规范其行为,管理考评就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了。辅之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的培养就能日渐形成。现在人才培养的标准体系相对欠缺,需要美术教育家深入研究,建章立制。

      第三,调整社会人才评价方式,抛弃庸俗的人才观。有挂科、延迟毕业就不是合格的大学生、就没有水平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只要是毕业生,就有了相应水平,用人单位该聘用就聘用,那个岗位该值多少钱就发多少钱。买产品不是买加工过程,一个专业人才够不够水平是主要的,他花了多少时间走了多长的路达到目标,不应是考虑的要点。历史上状元多是“复读生”,很多大人物也没拿到毕业证。晚清的张骞、美国的比尔·盖茨都是好例子。用人看文凭、看成绩单、看修业年限有必要,但不应绝对化。英雄不问出处,任百舸争流千帆竞秀,有了宽松的社会大环境,学生才能输得起,失败时才可放得下。

      最后,健全和明晰社会的责任体系。每个走上绝路的人都是可叹可怜的,但是不能因此就滥用同情,就无原则地让相关组织和人们担负超限的责任。现在学校对学生不敢严格要求,一大原因是怕出事和出了事情后担不起责任。有学生采取了极端行为,家长将一切过错都归于学校,行政部门或法院也无力干预,这点是目前要急切改变的。

      美术,是时代精神的风向标,更是“设计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重整河山需要人才,现在是整饬校风、学风的时候了!

    关键字:这是,院士,规则,德国,服气,不服气,美术教育
    内容标签: 这是 院士 规则 德国 服气 不服气 美术教育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