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立足本土_开拓创新_深圳美术馆--水墨-展览-艺术-中国-美术-举办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作为伴随深圳特区诞生、成长的城市美术馆,深圳美术馆在特区建设的各个阶段,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也在中国艺术发展的很多重要节点上,留下了深圳的名字。无论是在

      作为伴随深圳特区诞生、成长的城市美术馆,深圳美术馆在特区建设的各个阶段,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也在中国艺术发展的很多重要节点上,留下了深圳的名字。无论是在传承与创新成为热点的80年代,还是当代艺术走入民众视野的上世纪90年代,或是在中国艺术逐步走出国门的21世纪,深圳美术馆都以“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以高质量、学术性的展览活动,引领了美术界的新潮流。在深圳美术馆建馆40周年之际,这里被评论家尚辉称为“新时期建馆最早、最具有开拓意识的一个美术馆”。

      深圳美术节具有开拓意义

      上世纪80年代,是深圳美术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深圳已经成为最早向海外弘扬中国画艺术、推出中国画家的阵地。那时的深圳美术馆举办了众多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展览,起到了全国其他城市、其他美术馆所不能起到的独特的作用。而其中于1985年策办的“深圳美术节”无疑是具有开拓意义的,这个活动不仅扩大了深圳展览馆的影响力,也因此奠定了它在早期深圳美术事业发展当中的重要地位。

      深圳美术节的主要策划人、原深圳展览馆主要负责人郭炳安说,因为深圳展览馆发展到了一个阶段以后,已经结识了国内一批知名的画家,在这个基础之上,遂决定举办“深圳美术节”。1985年,深圳展览馆邀请关山月、吴冠中、刘勃舒、程十发、周思聪、林墉等32位画家前来深圳参加作品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今天回看,这些人都是当时美术界的精英和中坚力量。

      “深圳美术节”包括作品展览与学术交流活动两个部分。到会的32位艺术家在学术交流活动期间参加了“中秋笔会”、集体学术研讨以及分散的小组讨论,交流形式非常活泼,艺术家们也非常的投入,大家现场作画交流的时候,吴冠中甚至亲自爬上很高的梯子上去看画面的整体效果,这次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

      “深圳美术节”活动还出版了《深圳美术节论文集》,收录了部分画家的艺术主张与创作心得。参展画家在美术节的交流以及发表的论文当中大多集中在传统绘画的创新等问题。曾任广州画院院长的艺术家张绍城在16年后谈起这次活动,说:“当时参加深圳美术节的画家基本上是中年以上的画家,而且全是中国比较有影响的,在我的印象里这些都是不得了的人。在那种形势下,能够搞这样一个活动,对于中国美术界是起了一个很重要的稳定作用。”

      首开先河举办装置艺术展

      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除了向海内外宣传推介传统中国艺术,深圳美术馆也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引进境外艺术作品展览,从1987年香港“大一”艺术设计学院第十三届年展开始至1997年,深圳美术馆陆续引进和举办的境外艺术展览19项,如1992年3月举办 “港穗深女画家作品联展”、7月“深港美术家作品联展”、12月“日本女画家小池畅子铜版画展”,1993年5月举办“美国周千秋伉俪归国展”、8月“加拿大黄硕瑜作品展”、12月“香港女画家关天颖书画展”,1996年5月举办“德国六人装置艺术展”,1997年6月“美国钟耕略风景作品展”、7月“迎回归——深港美术家作品联展”及“香港方召麟书画展”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5月10日在深圳美术馆开幕的“德国六人装置艺术展”,该展览是国内首次由官方美术馆举办的装置艺术展,也是深圳美术馆首次举办装置展。展览由深圳美术馆组织并得到深圳市文化局的支持和中国文化部的批准,由德国波恩外务部、柏林市文化局、荷比埃斯基金会赞助。参展的六位艺术家来自德国柏林、波恩,分别是克里斯蒂安·比格、多丽子·科维特、邱萍、克尔加·伟斯、袁顺、朱丽亚·赤依格勒。他们在深圳美术馆现场制作装置作品,不仅运用纸张和颜料,更多的是利用摩托(发动机)和电子自控设备。他们关注空间和运动,利用现代电能和机械作为艺术手段表现自然、生活、思想感情。为当时的深圳观众提供了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

      向世界推广中国新水墨

      请进来,走出去,进入21世纪,曾经在中国传统艺术推广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深圳美术馆,同样关注到当代艺术在中国的迅猛发展。美术馆在这一时期举办的一系列当代艺术展览,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2008年9月27日,由深圳美术馆策划的“墨非墨——中国当代水墨展”首展在深圳开幕,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此后不久,展览受邀赴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2009年4月1日,“墨非墨”展开全球巡展步伐,首展设在美国费城德雷塞尔大学艺术馆。展览在美国所引起的巨大反响让策展人鲁虹始料不及。开幕当天,400多位嘉宾将主展厅挤得水泄不通,美国人在这个展览中看到他们所渴望了解的当代中国文化现象。美国巡展还未结束,“墨非墨”又相继接到了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克罗地亚等东欧四国的邀请,并于当年9月展开东欧之旅。

      这一展览是国内较早向世界推广当代水墨的展览,与传统水墨展览不同的是,在这个展览中,艺术家们用当代艺术的观念、以多样的媒材和个人对水墨的切身经验来展示水墨艺术,从而使水墨有了与传统截然不同的现代面目。此后几年,当代水墨在国际艺术界蔚为风潮,欧美重要的美术机构相继策划了多个以中国当代水墨为主题的展览,大英博物馆的“现代中国水墨画展”、法国吉美博物馆的“文人石与中国艺术创作之路”、波士顿美术馆的“与古为徒:十位中国艺术家的回应”,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水墨艺术:中国当代绘画的前世今生”等,使得当代水墨艺术风潮席卷艺坛,并直接促成了2013年之后,艺术市场的当代水墨热。而起步于深圳的“墨非墨”,无疑是这一波艺术浪潮的引领者。

    关键字:水墨,展览,艺术,中国,美术,举办,当代艺术 深圳美术馆
    内容标签: 水墨 展览 艺术 中国 美术 举办 当代艺术 深圳美术馆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