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专访王端廷:解读西方艺术_反叛造就辉煌_王端廷--意大利-留学-艺术-大学-公派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记者:你是西方艺术史专家,曾三度公派出国访学,据我所知我国在西方艺术史方面的研究者不多,拥有你这样经历的人更少。请简要介绍一下你的留学经历。  王端廷:上世

      记者:你是西方艺术史专家,曾三度公派出国访学,据我所知我国在西方艺术史方面的研究者不多,拥有你这样经历的人更少。请简要介绍一下你的留学经历。

      王端廷:上世纪八十年代留学潮时期,我就萌发了出国留学的想法,但受经济条件限制,自费留学的愿望未能实现。当时也有公派留学的途径,但那时的公派指标是自上而下层层分配的,分到单位由领导决定具体人选。我是一个见了领导绕道走、情商很低的人,所以名额自然不会落到我的头上。我最终能够获得留学机会要多亏了1996年国家教委实行的公派留学政策改革。当时公派留学只有访问学者,没有学位生。我那时已经是副研究员了,并出版有四本学术著作,加之英语合格,所以最终很幸运地被录取了。1997年,我进入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系,在约瑟·沃维尔教授的指导下研修法国现代艺术史。

      当时国家留学基金委规定,留学人员回国两年后可以再次申请去同一语种国家留学。当我再次申请去法国作访问学者时,我的第二次留学申请又成功了,但由于当年法国留学名额被理工农医类申请者占满,艺术史作为非重要留学专业被挤在录取名额之外,所以留学国家最终变成了意大利,这也是我的大惊喜。稍微了解一点西方艺术史的人都知道,意大利是世界艺术史上最重要的国家,去意大利学习是全世界所有艺术史研究者梦寐以求的事。2002年我进入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文学与哲学学院艺术史系,在安东内拉·斯布里利教授的指导下,研修意大利现当代艺术史。2010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的资助下,我再赴意大利罗马进行“超前卫之后的意大利当代艺术”专题研究。

      能够去法国和意大利两大艺术帝国留学是我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情,这样的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体验,更对我的学术研究事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记者:法国巴黎在艺术圣坛的地位至今无人可以撼动,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无不麋聚此处。他们因巴黎而成功,巴黎因他们而辉煌。请谈谈你作为一个艺术研究者对巴黎的认识和感受。

      王端廷:自17世纪法国以其奢华富丽的“洛可可”艺术开始取代意大利成为欧洲艺术进步的领头羊,巴黎便成了世界艺术的中心。18、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20世纪的野兽主义、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这些影响深远的艺术流派和波澜壮阔的艺术运动都诞生于巴黎。辉煌艺术史造就了巴黎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艺术气息塑造了巴黎人宽阔的胸怀和优雅的气质。

      对我这样的艺术史专业人员而言,巴黎最具吸引力的是它的博物馆。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巴黎有173座博物馆,其中包括闻名世界的卢浮宫博物馆、奥塞博物馆和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对于艺术史研究工作,观摩艺术品原作非常必要,甚至是比掌握文字资料更重要的前提条件。由于实证主义的观念主导作用,西方的艺术史研究者都是在博物馆里开展研究工作的,因此在巴黎一大访学期间,除了去学校听课和图书馆查资料外,我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参观博物馆上了。加上后来两度留学意大利和多次欧洲旅行,我差不多参观了欧洲大部分艺术博物馆,看过大部分美术史教科书上印刷的作品图片的原作。相对于书本知识,对西方社会的亲身体验和对艺术品原作的感性认识,对我的西方艺术史研究水平的提高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记者:法国巴黎第一大学传承精英传统教育,在国际学术领域都颇具影响力。你能谈谈对这所大学的印象吗?

      王端廷:巴黎第一大学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巴黎大学造就了大批世界顶级的专家学者,其中包括居里夫人等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68年5月学生运动之后,巴黎大学被拆分为13所各自独立的大学。作为原巴黎大学学术精神最主要的继承者,巴黎一大是一所以哲学、文学、法律、政治、金融和经济管理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除位于拉丁区中央、先贤祠隔壁的主校区外,还有散布在巴黎各城区的25个分校区。我所就读的艺术史与考古学系的行政办公楼位于巴黎13区,教学楼位于卢森堡公园南侧的一栋红砖楼里,也属于巴黎第四大学,因而当时也旁听了巴黎四大的艺术史课程。

      这段学习经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课堂气氛的轻松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老师热情作答。一位叫埃里克·达拉贡的教授常常在讲台上讲着讲着就偏腿坐在了前排的课桌上。众所周知,西方大学是宽进严出,虽然课堂气氛活泼宽松,但作业打分和论文成绩评定却十分严格。第二个印象是与教授见面必须提前预约。教授办公室的门上永远贴有一张预约表,没有预约不可以见导师。第三个印象是班级学生女多男少,且有不少老年人。在法国,艺术史专业的学生大多是为了兴趣和爱好来学习的,这些毕业生大多从事的是各种各样的其他职业。几乎可以说,艺术史在法国属于素质教育。

    上一页 12 下一页关键字:意大利,留学,艺术,大学,公派,西方艺术 王端廷
    内容标签: 意大利 留学 艺术 大学 公派 西方艺术 王端廷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