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黄露:如何进行美术专业分科建设?_-美术-学科-教育-基础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讲究师道传承,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博学与融通的艺术全才。魏晋、唐宋时期,文人画家普遍在琴棋书画等方面有一定的造诣。近代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深受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讲究师道传承,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博学与融通的艺术全才。魏晋、唐宋时期,文人画家普遍在琴棋书画等方面有一定的造诣。近代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深受“西学东渐”影响,西画成为与中国画并立的科目,再加上制图、工艺等实用美术科目地位上升,来自于西方的学院分科教育逐渐成为主流。应该说,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有较强的整体和综合取向,而近代学院分科教育的出现,主要是学习西方教育机制、美术学科内容不断扩展、各门类的研究成果及系统知识不断完善,三方面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随着近些年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兴的美术学科门类不断涌现。一些新的交叉科目出现,客观上促进了新一轮美术院校分科建系的潮流。例如,新媒体艺术对于编程技术、交互技术有一定的要求,与计算机类专业有交叉点;艺术市场专业需要对法律法规、市场规律有较深入的认识,与经济类专业有交叉点;实验艺术更倾向于展现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与社会学专业有交叉点……

      新兴科目的涌现,在师资、硬件、环境等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对美术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当代艺术的多元发展,传统科目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分科教学改革成为美术院校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分科教学的主要优势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体系,保持对该专业的深度认知。但在综合和跨专业的融会贯通方面,可能会缺乏一定的广度,会妨碍我们对一些整体性、共同性问题的思考,有悖于美术学科自身的内涵,难以从整体上把握美术门类的统一性、规律性和联系性。

      而且,分科与综合还涉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即将学生培养成“专门的人”还是“完整的人”这一培养目标问题。美术学科向来被认为是专业性极强的学科,需要以大量的练习和创作时间来保证专业强度,达成培养目标。这种方式存在将学生培养为“单向度的人”的风险,可能会背离“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也丢掉了中国美术传统的“通才”教育方式。而美术作为人文学科,在将学生培养为“完整的人”方面却有着独特的价值。

      很明显,二元论的思维方式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埃德加·莫兰曾指出:“永远不要使概念封闭起来,要粉碎封闭的疆界,在被分割的东西之间重建联系,努力掌握多方面性,考虑到特殊性,又永远不忘记起整合作用的总体。”这种认识客观对象的思维方式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从学科分科的角度,我们既要考虑到多元化的学科建设,也要考虑到学科整体的整合。

      参考部分欧美大学以通识教育为本科阶段核心内容的经验,具体到我国高等美术院校,也应该选择一些具备高标准的基础性知识和普适性知识,作为美术通识教育的基础科目。其关键问题在于基础知识的选择,是宽口径的基础,还是按强势学科确定的基础?笔者认为,这个基础应该是加深学生对美术进行较全面理解的基础,是在美术领域更显“通才”,让学生具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无论教学内容和具体科目怎么变化,强化共同的人文基础,深化专业导向的基础,在分科教育之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出符合自己追求的选择。

      虽然通识教育可以部分解决过早进行分科教育的弊端,但是,分科教育是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更好地进行分科建设?一般而言,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原有的科目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新内容,将学科内涵及研究方向类似的专业进行整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出一定的改革;另一种并不考虑现有的学科界限,根据时代出现的新艺术形式或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设置全新的科目,整合之前的科目,成为拥有新名称的综合科目。

      在实施分科教育的同时,还需配合灵活多元的选修课程,以打破相对封闭的专业堡垒,使学生在更深层次的专业层面进行主动追求。例如,因为传统分科方式的局限,使得一些相对边缘化的美术科目(如民间美术)得不到相应的划分,还有一些研究性比较强的科目(如敦煌艺术),难以在本科阶段开展独立分科的教学活动,均可以设置为选修课程。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大家普遍认为,本科教育更倾向于通识和基础教育,研究生教育则是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性学习阶段。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无论从知识的宽度、广度还是多元性方面,都能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可能性。因此,通识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综合教育配合传统的美术分科教育,可能更符合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字:美术,学科,教育,基础,美术专业分科
    内容标签: 美术 学科 教育 基础 美术专业分科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