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丝织品应急保护工作
浙江黄岩宋墓抢救性考古发掘以来,在国内相关文物保护机构的倾力支持下,七十余件珍贵文物得到了科学有效的应急保护,使得精美的文物重现往日华彩。考古发掘目前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众多文物考古、科研人员的心血凝聚和智慧结晶。
专家驰援
5月4日,考古发掘的第一天,负责宋墓考古发掘清理工作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专家郑嘉励,判断棺木内可能存在有机质文物。经浙江省文物局协调,“丝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依托单位,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专家第二天一早便驰援黄岩,派出的是技术部正副主任汪自强、周旸的团队。
在赵伯澐棺木打开之时,在场的人员被满满当当的一棺木丝织品所惊呆了。专家们对前一天给棺木钻洞放水的决定特别嘉许,那是棺材里面珍贵丝织品得以保全的关键一步。假如让尸体浸泡在水中运输,稍有颠簸,有机物文物可能化成汤水。
丝绸属于蛋白质,是最难保存的文物之一。为了确保文物安全,做到万无一失,专家们集体讨论研究文物提取方案。清理工作必须赶在一天内完成。按正常工作进度,清洗一件丝绸衣服一位工作人员将耗时一天。经十余个小时的连续紧张工作,第一次清理共整理出50余件丝织文物。这些丝绸服饰包括了衣、裤、袜、鞋、帽、饰品等形制,有绫、罗、绸、缎及绢、纱、刺绣等品种,涵盖了一年四季的所有穿戴,其丝绸的图案花纹尤为精美,反映了南宋时期的丝织品工艺水平。
好事多磨
5月17日,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联系黄岩区副区长陈金华和文广新局副局长符艺楠,“中国丝绸博物馆经数月装修整理正处布展尾声。黄岩出土的丝织品如此精美、完整,可以代表南宋的典型服饰,而且是浙江省本土的,希望借调一件入馆展出。”
一周之后,赵馆长亲自来到黄岩鉴定遴选丝绸文物。他来到出土的服饰前,蹲下身去双膝触地,尽可能近地看清丝织品经纬线的结构和花纹图案。每一件丝织品他都要进行四五厘米的近距离细致观察。
来到现场赵馆长发现出土的衣服如此宽大,有的衣服袖子展开长达3米。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所有恒温恒湿展柜都已经定制好了,而且每个展柜的照明及湿温控制设备电线,都固定从顶部及地板上走,更改展柜已经来不及了。这就意味着黄岩的出土丝绸将无缘中国丝绸博物馆展示。现场陷入尴尬沉默。
6月8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黄岩区政府联合举行“黄岩宋墓考古发掘新闻发布会”。一时间,黄岩的考古发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6月16日,中国丝绸博物馆派出两名技术人员到黄岩指导文物清理。用时一周,第二批冷藏的出土丝织品全部清理完毕。至此,对66件文物基本保存状况和品质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经多次协调,编号为38号的文物,一件身长95毫米,袖展182毫米,袖口宽49毫米的对襟双蝶串枝菊花纹绫衫,得到专家认可并经突击清洗修复保护,顺利入展中国丝绸博物馆。
上一页 123 下一页关键字:丝绸,考古,中国,博物馆,出土,发掘,黄岩宋墓内容标签: 丝绸 考古 中国 博物馆 出土 发掘 黄岩宋墓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